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成果名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成果完成人窦建华吴永忠程文娟丁志中潘敏成果完成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推荐等级建议一等奖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推荐时间2010年6月24日成果科类085122编号安徽省教育厅制1一、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元)授奖部门2005年9月高教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三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6年10月安徽省多媒体教育软件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7年9月安徽省多媒体教育软件一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7年11月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优胜奖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委会2007年10月全国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优秀奖教育部2008年8月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12月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教育厅成果起止时间起始:2005年1月完成:2008年3月主题词教学大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网站;创新1.成果主要内容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对我校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及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1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理论研究,并制定新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在深入探讨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调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原则,结合教学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制定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1.2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①采用“小班分层次”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况以及计划要求进行大小班变化调整。习题课采用小班教学,教师能掌握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这种教学法已在多门课程中进行了教学试点,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另外,采用小班双语教学,对不同层次外语水平的学生进行授课,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2②建设具有共性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及个性特色的教学课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在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设立了课程教学论坛,建立了校级精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网站、省级精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网站,实现了网上答疑、网上讨论以及网络资源共享等功能。课题组先后研制出“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套课程教学课件并获奖。③采用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的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需要,介绍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下节课上进行课堂讨论。还挑选几处易懂且易于拓展的内容,让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师生交流。④指导学生撰写课程专题论文讲解科技论文写作要领,提出相关的专题,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查找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最后完成撰写。通过撰写课程专题论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科学生文化功底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撰写论文的能力。1.3进行考试手段的改革为了有效克服学生只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学习的弊端,增加了期中考试的环节。期末考试成绩实行综合记分方法,如:实验、平时练习占10%、期中考试占10%、科技论文占10%,期末考试占70%。1.4课程建设以及教学队伍建设根据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要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编著出版了4部教材。编写了新的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队伍,承担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1.5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基金的研究和各类电子设计竞赛指导学生申请创新基金、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撰写论文。2005-2009年,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4项、安徽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成功申请了多项校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创新基金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1.6积极总结阶段成果课程组成员总结经验,发表了十几篇教学论文。32.创新点(1)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原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主导的教学模式。(2)提出“小班分层次”、课堂讨论、专题研讨以及撰写专题论文相结合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自主创新能力。(3)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设立了课程教学论坛,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开发了《电路分析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网站等教学资源,实现了将课上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实时互动以及网络资源共享等功能。(4)培养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课程论坛以及网站上及时在发布课题组成员科研信息和科研成果,积极支持本科生参加创新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在课程学习中撰写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技短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应用情况(1)制作的《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逻辑电路》等多部教学课件,已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04-08级等20几个班级的教学中使用,部分课件还在兄弟院校使用。课程教学论坛和《电路分析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网站从2006年投入到教学当中。网络协作教学平台和课程设计协作交流系统也从2005年投入到协助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中。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课时有限、课后难点解答、和资源共享等问题,教学效果很好。研究开发的Multi-Agent的远程多媒体教学平台软件已经通过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2)“小班分层次”、课堂讨论、专题研讨以及撰写专题论文相结合教学方法从07年开始在课程中进行了教学试点,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3)自2005年起,培养、指导的学生参加创新基金的研究、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以及老师的科研课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成功申报创新基金7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4项、安徽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3篇。4二、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一完成人姓名窦建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54年10月最后学历大学参加工作时间1970年10月高校教龄33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务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联系电话13085004718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学、模拟电路设计电子信箱jsjtxdjh@hfut.edu.cn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邮政编码230009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优胜奖;2005年获安徽省教委高教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三等奖;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教育部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优秀奖。主要贡献(1)主持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探讨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主持了“电路分析基础”合肥工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3)研制了“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4)进行了教学论坛和电路课程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工作;(5)编写了“电路分析基础”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大纲;(6)主编教材一部,撰写教学论文多篇;(7)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基金项目,撰写论文。本人签名:2010年6月24日5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二完成人姓名吴永忠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6月最后学历博士参加工作时间1990年7月高校教龄8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务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联系电话13805697307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学、科研电子信箱wyz64@163.com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邮政编码230009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8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全国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优秀奖;2007年安徽省教育软件一等奖。主要贡献(1)开展了网络环境下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应用等;(2)参与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探讨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3)主编出版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教程》;(4)开发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通信电子线路》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多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5)05~07年指导并带领合肥工业大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本人签名:2010年6月24日6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三完成人姓名程文娟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12月最后学历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1993年7月高校教龄17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务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联系电话13339296589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箱cheng@ah.edu.cn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邮政编码230009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8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6年安徽省多媒体教育软件二等奖;2003年安徽省多媒体教育软件二等奖;200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2年安徽省首届高校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主要贡献(1)主持了省级重点教研项目“高校信息类专业“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主要参与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建设;(3)编著了《微机组装升级与维护》以及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教程》;(4)开发了“Pascal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多个多媒体课件以及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交流协作系统;(5)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A”、“程序设计基础B”课程,应用多种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相关教改实验。本人签名:2010年6月24日7主要完成人情况第四完成人姓名丁志中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年11月最后学历博士参加工作时间1983年7月高校教龄21年专业技术职称教授现任党政职务系主任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联系电话2901552(办)现从事工作及专长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信箱zzding@mail.hf.ah.cn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邮政编码230009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主要贡献(1)主持了合肥工业大学双语教学研究项目“信息论与编码”;(2)主要参与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通信专业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研究和NC认证中心的建设”、“面向通信专业的嵌入式技术框架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3)主要参与了2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4)编写了“电路与系统”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大纲,研制了“信号分析与处理”多媒体课件;(5)编写了教材一部,撰写教学论文多篇。本人签名:2010年6月24日8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五完成人姓名潘敏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10月最后学历在职博士参加工作时间2005年3月高校教龄5年专业技术职称讲师现任党政职务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联系电话13814544367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学、科研电子信箱panmin@ialab.hfut.edu.cn通讯地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邮政编码230009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优胜奖主要贡献(1)作为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开展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2)与项目组成员共同研制了“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课件;(3)进行了教学论坛和电路课程网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工作;(4)与项目组成员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基金的研究;(5)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本人签名:2010年6月24日9三、主要完成单位情
本文标题: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7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