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克服职业倦怠-做幸福教师
克服职业倦怠,做幸福教师屈正良CONTENTS教师职业倦怠介绍一积极干预,做幸福教师二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1什么是职业倦怠(JobBurnout)02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03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04教师职业倦怠的层级水平05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06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1什么是职业倦怠(JobBurnout)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长期、持续、紧张的从事于某一行业而导致精神和身体疲惫的一种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2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感到自己的能量和资源耗尽、用完。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才智耗竭、情感耗竭三个方面。1、耗竭感2、疏离感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负性的、冷漠和疏远的态度(学生、同事)。3、低个人成就感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缺乏适应性与创造能力。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3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1、资源守恒理论Hobfoll(1989)提出:•人具有努力保护和获得资源的倾向,最有价值资源的损失会使人产生不安。•心理压力产生的来源之一是损失。•职业倦怠是工作所需的资源耗尽率大于补充率时所产生的现象。当教师的资源受到威胁,不足以应付需求,或投入珍贵资源却无法得到预期回报时,易产生职业倦怠。思考题请您思考:作为教师的您拥有哪些资源?哪些资源正在受到威胁?2、社会胜任模式Harrison(1980)提出职业倦怠不是从事某些工作的必然结果,与自我对工作能力的知觉即胜任能力有关。高胜任感会提高助人动机,反之,则产生职业倦怠,降低助人动机。教师对职业胜任力的预估体现在教学效能感上。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3、生态学模式代表人物:Carroll和White职业倦怠是一种生态学上的功能失常现象,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强调任何因素都不是造成职业倦怠的惟一因素;研究职业倦怠必须从环境与个人交互作用这一动态的视角去把握。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教师职业倦怠,须探究教师个体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4、匹配—不匹配理论代表人物:马勒诗等(Maslach&Leiter,1997)职业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非建设性关系。它决定于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越易产生倦怠。六个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①工作负荷,指工作过量。②控制,对工作所需的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对使用的工作方式没有足够的权威。③报酬,经济报酬、生活报酬。④和工作场所中的其他人没有积极的联系,工作把个体隔离、没有社会联系,与他人冲突。⑤公平,工作量与报酬不一致,付出得不到回报。⑥价值,价值观的冲突。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4教师职业倦怠的层级水平1、初级倦怠2、中级倦怠3、高级倦怠你职业倦怠吗?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5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1、对教师个体的影响(1)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导致教师的亚健康状态,甚至生命的早衰(2)影响教师的家庭和个人生计即影响经济生活的安全和家庭的幸福1、对教师个体的影响(3)阻碍教师职业生涯的向上发展,阻碍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4)降低教师的教育水平(5)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2、对学校的影响(1)降低教学质量(2)降低工作士气,破坏学校组织氛围(3)导致校内人际关系恶化,冲突加剧3、对学生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教师职业倦怠介绍06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学校因素(工作环境或组织环境)(1)领导风格和工作氛围(2)竞争机制与评价机制(3)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职业教育的特殊性(4)社会支持(人际关系)(5)学生问题(6)职业学校招生的压力2、教师职业(工作)特征⑴教师职业的相对封闭性⑵教师职业工作过程的无限时间性(班主任老师工作的无边界性)⑶教师职业活动角色的多样化⑷教师职业成果的隐蔽性和滞后性⑸教师职业的低自主性与低创造性3、社会因素⑴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⑵信息社会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技术进步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⑶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变和不确定性,社会竞争压力和通胀压力⑷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4、教师个人因素⑴个性特征⑵教学效能感⑶认知评价偏差⑷职业生涯发展的历程⑸其他个人背景因素二、积极干预,做幸福教师二、积极干预,做幸福教师01认知调节0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03学会积极的应对技巧二、积极干预,做幸福教师01认知调节1、了解自我,认同自我练习1:我是谁?练习2:请用三到五个词语描述你自己练习3:心理测试:我的五样2、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现象3、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二、积极干预,做幸福教师0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界关于幸福最有代表性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E.Diener):长达二十五年的研究高收入、高学历、婚姻、年轻貌美等对幸福感的实质贡献很小,最起作用的是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至爱亲朋的关怀,温暖社会支持以及适当的社交技巧1、摆正家庭与工作的关系2、建立运转正常的社会支持系统二、积极干预,做幸福教师03学会积极的应对技巧1、学会倾诉2、学会委任3、学会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4、形成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实现的专业目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合理的饮食和锻炼5、求助专业工作者(如心理咨询与治疗)6、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宣泄•自我暴露•P·A·C自我写照法•森田疗法•理性情绪理论,又称ABC理论ABC理论A:Adversity任何挫折、逆境,以及能引发后果的事件B:Belief什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事件的含义如何。C:Consequence由事件和信念导致的情绪的和行为。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Ellis)积极发现者VS错误发现者你专注的东西会升值,当你专注于生活中的好事上,你就能创造出更多的好事。机会,恋情,甚至钱都会向你滚滚而来。当我学会感激,不管我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都是好事!---西方哲学家积极关注创造现实积极关注创造现实•皮革马利翁效应•螺旋上升还是螺旋下降?•关注负面,负面也会增长•你是如何对待孩子、学生?eg.那一分哪去了?7、学习和践行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美德、优势、潜能和正面的力量幸福学积极心理学的“51”目标:“到2051年,全球51%的人将拥有蓬勃丰盈的人生(flourishlife)。”中国积极心理学的3个“51”计划(幸福指数排在前51位,2016年3月联合国世界幸福指数报告排在83位,2017年79位)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中国发展面临的心理危机——•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2017•WORLDHAPPYINESSREPORT•中国仅排79位•问题出在哪里?+-经济实力(GDP)社会支持(文化传统)健康状况(人均寿命)自由度(选择工作、婚姻)社会公益(个人捐赠)社会责任(敌意归因)主观幸福感(无视或鄙视幸福)幸福人生的五个元素:PERMA1、经常呈现2、有价值3、让别人敬仰4、社会提倡5、有先天成分6、后天可以提升7、普适性(Peterson&Seligman,2004)幸福人生的基石:美德与优势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H=S+C+VH:幸福持久度S:幸福的范围(幸福基线)C:生活环境V:自己可控因素S变量限制一个人幸福感的上限,C和V两个因素可以提高幸福感。C变量:包括钱、健康、婚姻、宗教、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交等生活环境可以影响幸福感,但改变生活环境很难、成本很高,甚至不切实际V变量指积极情绪(影响过去、现在、未来的),改变它们,可以提升幸福感幸福的法则法则1、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感恩、宽恕对美好时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念念不忘是不幸福的罪魁祸首。感恩和宽恕能改变记忆,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宽恕则将痛苦记忆消除,它们会使你更幸福。情感健康•最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长期生活满意度•预防抑郁症身体健康•抗压能力•长寿•更低心脏病风险•睡眠质量更好社会关系•被人们喜爱•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科学研究发现感恩有助于….感恩的方法:感恩三件事感恩信幸福的法则法则2、抓住现在的幸福:愉悦、满意愉悦是感官和情绪的,生理上的满足;满意来自施展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心理上的满足。你为你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吗?理所当然的幸福给丈夫吃草的妻子适应力•人类强大的适应力有进化功能•关注变化,应对危险•过滤身边的杂音副作用:“幸福的跑步机效应”,让我们对幸福视而不见!持久的幸福更像是投资而不是消费。增加愉悦需要利用感官刺激,这种刺激不但会迅速消失,有时还会产生消极后果。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美德会获得持久的幸福,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福流(flow)的产生。愉悦比满意更容易得到,福流会带来满意,但它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技能,同时也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什么是福流?60年代观察企业家、美术家、国际象棋高手、攀岩者、作曲家、运动员等,发现:•这些人全神贯注地工作,时常遗忘时间的运转轨迹以及周遭环境的知觉•参与的活动完全出自于其内在的乐趣,乐趣来自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报酬•这种经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他称之为Flow,并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体验。如何体验FLow米哈依曾说:体验的内涵和质量,决定我们人生的品质Flow是一种最佳的体验产生福流的三个客观条件(米哈伊,1997):技能和挑战性的完美匹配目标明确及时的反馈福流的特征1、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2、深深的投入(沉浸其中,陶醉其中)3、控制感(驾轻就熟)4、忘我(物我两忘)5、时间停止央视该问的问题:你福流过吗?•1.这件事让你产生浓厚兴趣,专注而沉浸其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2.你始终被一种预约的力量推动着,虽然这件事对你有挑战,但你不断探索,觉得能控制它•3.活动完成,你无比喜悦,体会到创造性的乐趣•如果上面的情景都曾出现,毫无疑问,你就是拥有过Flow体验的人工作的三个层次工作:为钱;职业:为成就感和权力;事业:对工作本身充满热情和奉献,创造价值。工作是体验心流的最好场所在工作中体验心流需要:•找出优势•选择可以使用这些优势的工作•加入可以有选择空间、权责平衡的组织幸福的法则法则3、未来不全像你想象乐观、希望乐观的人(积极的归因)积极风格永久性(时间)普遍性(范围)个人化负面事情有时如此个别情况我/非我正面事件总是如此普遍情况我/非我悲观的人(消极的归因)消极风格永久性(时间)普遍性(范围)个人化正面事情有时如此个别情况我/非我负面事件总是如此普遍情况我/非我如何培育乐观?乐观还是悲观,不是取决于你遇到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而是你如何看待这些事情。•战胜永久性悲观:当一件坏事发生时,不要把它推广成永久的坏事。它不见得以后还会一直发生。•战胜普遍性悲观:当一件坏事发生时,不要把它推广成普遍的坏事。它不见得还会在其他领域发生。•战胜素质性悲观:当一件坏事发生时,不要用自己的素质因素,而要用可控制因素来解读它。积极归因的步骤1、当坏事发生时,注意自己心中对此的解释2、这个解释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的?3、这个解释是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4、完全做素质化的解释合理吗?是否有可控因素?5、这个解释有事实依据吗?也许它是错的?6、根据事实,更加准确地重新解释这件坏事什么是真的幸福?幸福的身心反应GarySherman胸膛发热全身温暖迷走神经张开“开心”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平和积极的神经化学递质分泌:多巴胺、催产素、类非肽、血清素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幸福的人行动更积极总结积极心理学长达25年的各种研究:幸福的人比不幸福的人(至少在其他国家)•工作效率高31%创造力高3倍•寿命平均多7.2岁•年薪平均多25000美金•参与公益、社会和政治活动量多一倍如何创造幸福的感受?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抚摸身体深呼吸专念自言自语大喊大叫写作倾诉冥想的作用•延缓衰老线粒体末端研究•促进身体健康,对抗疾病•缓解慢性疾病,疼痛MIT医学院•提升免疫力艾滋病病人研究•抗高血压高血压病人研究•抑制老年痴呆•优化大脑结构•海马区灰
本文标题:克服职业倦怠-做幸福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1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