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研究
天津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研究姓名:刘朵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蒋国平20090501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研究作者:刘朵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蒋国平.刘朵.JIANGGuo-ping.LIUDuo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28(2)突破性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荻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企业何时采取突破性创新的策略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对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讨论出发,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了企业研发因素对突破性创新时机预测的影响.本文结合突破性创新的市场占领轨道图,分析了新品上市可能的市场反映,运用概率论、决策树以及敏感性分析等相关技术,试图分析出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的恰当时机,以便企业能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从而使企业能及时进行战略转换.2.学位论文陈有孝高速轨道交通方式发展时机的QE-VI预测模型与实证2006高的时间价值、出行的快捷需求、地面交通方式的高速化,是世界客运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高速交通技术的扩散轨迹呈现出显著的点带特点,这说明出行的快捷需求源于由高经济收入决定的高时间价值。目前,高速轨道交通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地面交通技术创新领域,预测其可行的产业化区间(包括时间区间和空间区域)是确保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关键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实用的发展时机预测模型,以期解决高速轨道交通方式发展时机的科学预测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归纳运输方式发展理论与客运交通行为理论,建立了高速轨道交通方式发展时机预测模型——QE-Ⅵ模型方法,包括长期预测模型(TravelingVelocity-AverageNationalIncomemodel,简称Ⅵ模型)与短期预测模型(Transportproductqualityevaluationmodel,简称QE模型),并且以京沪客运通道为例对特定的高速轨道交通方式发展时机进行了实证分析。QE模型建立在旅客对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模拟基础之上,通过对影响旅客选择因素的分析,获得短期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结论,其特点决定了QE模型适用于短期的、确定的运输方式发展时机预测之中。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Ⅵ模型建立在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我国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运输结构变化趋势的总结和归纳,以及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数据的分析,获得了基于各国铁路经验数据基础之上的经验模型。该模型适合于长期的预测。QE-Ⅵ模型可以在交通运输规划、客流量预测、新交通工具发展时机研究等领域发挥作用。在实际预测工作中,两种模型可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并且考虑到评价对象的现实情况,才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本文通过以京沪客运通道为例的实证,证明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834c71ec-a2ab-4a48-907f-9df2011fbf13下载时间:2010年9月15日
本文标题: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