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083231—15号特点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等。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土壤、粪便、青储饲料和干草内能长期存活,秋冬时期在土壤中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冰块内也可存活3~5个月,许多冷冻肉类都是它的“温床”这种细菌对高温的抵抗力也比较强,能在100℃下挺15~30分钟,在70℃下可存活30分钟以上。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2.5%福尔马林20min可杀死此菌。该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抵抗力易感食物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潜伏期&临床症状潜伏期:潜伏期长,从食用受污染食品至发病,一般间隔1至8周,通常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临床表现: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诊断要点除临床表现外,确诊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如:血及其他标本的培养、脑脊液涂片与培养、血清学检查等。下列情况应怀疑本菌感染:①新生儿败血症与脑膜炎②有血液系统肿瘤、艾滋病、器官移植、使用皮质激素的病人③孕期发热。以上病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且单核细胞超过8%。脑脊液涂片检查应注意勿误认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或类白喉杆菌。本菌所致的脑脊液变化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似,白细胞分类的变异甚大。
本文标题: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3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