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九年级数学复习策略九年级数学备课组一、数学复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即单元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专题复习。第三阶段:中考模拟。具体实施如下:第一阶段: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我们将初中三年来的知识分成九个单元,即:《数与式》、《方程和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象》、《统计与概率》、《图形初步认识和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和解直角三角形》、《圆》、《图形的变换、投影与视图》。第一阶段的复习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了数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明确了每位教师的任务。即对每个单元的复习必须出示至少4份试卷。第一份试卷,以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归纳和总结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为主。教师要力求对每个概念以及公式定理讲解到位,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内化”的要求,并形成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对每个重要的概念和公式,要有专门的跟踪练习,这部分练习不易过难,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份试卷试卷一般提前3天完成。第二份试卷,以归纳总结本单元的常用结论、解题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为主。第一轮复习要扎扎实实地抓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6月1日---6月20日)进行如下专题复习:“图表信息问题”、“阅读理解题”、“情景应用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方案设计问题”、“综合性问题”等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些题型。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因此第二轮复习的时间少,相对集中,以综合题为训练重点,以题组为训练的方式来进行,主要集中在中考热点、创新点、重点内容及第一阶段的弱点上,特别要关注教材中的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解题方法的掌握。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第三阶段:中考模拟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适应性的训练,试卷的讲评,注重典型错误的分析,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1、解题模式训练有些试题的解答结构基本稳定,具有一类试题解答结构的代表性,如果掌握了这些试题的解答要点,加强训练,形成基本稳定的模式,再来解答此类试题就轻车熟路迅速准确,简明扼要,中考数学复习,要加强解题训练,但不能无目的地解题陷入题海,要学会一题多用、多题一用,举一反三。2、模拟考试训练: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出好或选好试卷:测试试卷要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2)认真评阅试卷:有效地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3)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巩固(4)做好08、09年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3、考试方法训练,考试过程,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复习工作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这一阶段的模拟考试与单元复习穿插进行。复习进度:第一周:(月日---月日):复习《数与式》主要内容: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4月7日---4月15日:复习《方程和不等式(组)》主要内容:方程与方程组(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月16日---4月23日:复习《函数及其图象》主要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4月24日---4月29日:复习《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统计、概率5月4日---5月9日:复习《图形认识初步和三角形》主要内容:图形的初步认识、三角形5月11日—5月14日:复习《四边形》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行、梯形、5月15日—5月20日:《相似和解直角三角形》主要内容: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5月21日——5月26日:复习《圆》主要内容:圆的有关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5月27日---5月29日:复习《图形的变换、投影与视图》主要内容:视图与投影、图形的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变换6月1日---6月20日:专题复习一、复习目标:通过总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2)精讲多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适应各种题型的变化;(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复习方法与措施:1、挖掘教材,夯实基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对教材的理解是零碎的、解题规律的探究是肤浅的。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总复习时,首先2、共同参与,注重过程中考复习切忌教师大包大揽,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复习活动的主角,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去说、去做,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体现,教师的指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基础复习时,我们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讨论的时间去探索,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知识的满足,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综合题的教学过程中,点中要害,透彻理解,及时总结。一定要把思路与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评析到位,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分析,弄清错误原因,清楚自己薄弱环节,熟悉一般分析思路,并与学生一起深入研讨,要注重为什么要这样解?说明思路,如何设计解题格式?如何找寻问题的突破口?3、强化训练,注重应用,发展能力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及综合能力。教师可以自觉地、有目的地加以培养。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加快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各种思维方法合理、简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分析近几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能力题: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推理分析,总结规律,归纳其结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培养探索、发现、创新能力是中考命题必然趋势。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利用创意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开放性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4、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理解掌握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提高数学的能力的前提。初中数学中已经出现和运用了不少数学思想和方法。如转化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这些方法要按要求灵活运用。因此复习中针对要求,分层训练。(1)采取不同训练形式。一方面应经常改变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方法未变,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另一方面改变题目的结构,如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2)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一方法进行专题训练,能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学生印象深,掌握快、牢。5、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寻找其它解法;⑵改变题目形式;⑶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⑷改变题目的条件;⑸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⑹串联不同的问题;⑺.类比编题等。6、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差异较大,我们具体研究现阶段各层次学生最欠缺什么知识与能力,最需要提高哪方面的数学技能,寻找出他们存在的差异和问题,进而有选择、有重点地实行突破性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鼓励他们超前学习,中等生进行引导,后进生进行帮扶,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达到最基本学习要求。三、数学总复习的课堂结构复习教学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通过复习,要从更高的层次、从新的高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数学能力,对数学复习课的课堂结构,重点考虑以下几个环节:1、回忆整理本环节主要是解决基础知识的梳理问题,教师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的每课时基础知识,使内容条理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知识点理解准确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揭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2、精选例题,揭示规律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精选例题要有利于抓准基础知识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定理、性质和公式等,分散在各个章节中,复习的选例就要围绕和含盖这些知识来选例,使每道例题都尽可能包含若干知识点,并注意在覆盖所有知识点的基础突出重点与难点。精选例题要包含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必追求偏、怪、难;不要贪多,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中的作用。(2)分析过程要强化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模式。教学中应重视题目分析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特点。探索解题思路,尤其在沟通已知与未知的关键点上,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思考,切实掌握解题的核心和本质。(3)解题规律要总结,例题解答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要予以归纳概括、揭示规律,提示学生今后注意运用。3、强化训练这是对复习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继续,训练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注意练习题目的变式性和系列性,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二是注意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反馈,对其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要及时地矫正补充。4、课堂总结这是对整节课的系统和概括,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课堂总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完整地归纳概括复习内容,阐明复习内容与其前后知识间关系。(2)概括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说明适应范围和应注意的问题。(3)对复习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调,必要时可选配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练习。2、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复习中,千篇一
本文标题:九年级数学复习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8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