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建设创新型国家地方政府的职能思考
1建设创新型国家地方政府的职能思考李国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是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教训,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下作出的战略决策。这对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重大战略调整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认识不清,形动迟缓,跟不上中央战略调整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学习,敷衍了事,没有坐下来认真研讨对策、举措,怎样付诸行动,二是将科技工仍然列为社会事业序利管理,很少时间和精力过问2科技工作。科技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在思想上,行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实际中部崛起,要实现后发赶超,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须紧跟中央的战略调整步伐,深刻领会中央战略调整思路,认真履行各级党委政府职能,推动实施好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战略。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认为地方党委政府应当作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定好位:科技创新应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决定出路,经济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GDP、财政收入、人平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一种外延扩张型增长,是一种(高)耗资源、耗能源,耗环境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带来了较严重的后果,一是造成资源短缺,浪费严重,从总量来说,我国属世界资源大国,但是按人均水平,却又处于世界贫困线以下,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50%,水资源为28%,森林资源为14%。耕地为32%,草地为32%,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及科技水平低下浪费情况也很严重,我国矿产资源回采率只有约30%,低于国外10-20个百分点,能源使用效率不高,我国单位产值能3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品能耗量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均在40%以上;二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债务沉重,由于不合理、不文明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我国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全国年排放污水360亿吨,而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率约为1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全面被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5万亩,沙化面积以每年5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增值179万平方公里。全国约有1.7亿人受到荒漠化危害和威胁,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源、能源、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省第九次党代会在三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更加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靠什么?靠科技、靠科技创新、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走高效、低能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二、用好人: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科技创新关健在人才。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创新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4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政府要鼓励科技人员领办科技服务实体,服务于广大农村、农业、农民;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各方式、各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允许国有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索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三、决好策:研究制定一系列支持鼓励科技创新的政府政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必须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政策,必须确保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应有的回报。1、实施灵活的人才政策,一是要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体现工作业绩,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各自特点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企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探索产权激励机制,二是要建立规5范有效的的人才奖励政策,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要加大对科技进步和重大专利实施人才的奖励额度与幅度,要坚持奖励与惩戒相结合,做到奖罚分明,实现有效激励。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重要人才政府投保制度,完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加快福利制度改革,逐步实施福利货币化,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2、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支持、引导科技创新,一是加大科技的财政投入,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要为了科技发展规划加大对科技的经费投入,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投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增幅。真正把科技创新摆在主打战略位置上,要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二是要加大专利申请的资金资助力度,降底科技人才的成果申报成本。要加大对支柱产业企业的专利实施资金资助,促进企业的重大专利成果,及时运用与转化。三是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四是改善对高新技术6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立投资和资本市场,五是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制定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办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与产品实施政府首购政策和定购制度,六是在继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防止育目重复引进。四、执好法: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科技创新的结果最终体现为科技成果或专利成果,成为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的利益,不仅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进科技创新的需要,也是树立国际信用,开展国际合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促进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范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同时,要建立对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滥用知识产权而对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正当的限制,阻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7产权制度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的这一至理名言,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地方党委政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资源,我们的环境,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使我们在经济的发展战略上别无选择。无论是工业化战略还是农业产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我们都只能走内延提质的发展道路,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的换代升级,企业的竞争力,只能依靠科技技术,科学技术创新来支撑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战略,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各级党委政府要紧跟中央战略调整步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推动创新工作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2009年4月
本文标题:建设创新型国家地方政府的职能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