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报告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二0一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学院概况..................................................1一、发展沿革....................................................1二、建设现状....................................................11、切实推进内涵建设,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12、人才培养工作规模稳定,质量提升...........................33、优质资源对外辐射,学院影响力得到加强.....................64、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十二五”建设.........................7第二部分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与成效..................................9一、以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9二、服务信息产业链,科学构建专业群.............................101、紧扣产业发展,调优专业布局..............................102、实施“集群、动态、特色”发展策略,打造专业优势..........11三、专兼结合,建设高职特色师资队伍.............................121、德能并重,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素质..........................132、初步形成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模式........................143、逐步提高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参与度....................14四、引入企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工作.............................151、“订单式”培养稳定开展..................................152、“校中厂”建设渐具规模..................................163、携手企业大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164、尝试“双主体”办学,推进校企深度融合....................175、成立“南信科技园”,搭建多元化办学平台..................18五、“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全面建设“新四块”课程体系...........................................................181、职业素质课程全面化......................................202、岗位能力课程实用化......................................213、专业知识课程综合化......................................214、个性拓展课程多样化......................................22六、学做一体,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221、三段推进,建立实践教学体系..............................222、校企共建,完善实践教学条件..............................243、规范管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25七、“显隐结合,三全育人”,着力打造素质教育体系...............251、学院文化环境建设........................................262、开展多种实践体验活动....................................273、个性发展平台建设........................................28八、“引导兴趣,分层训练”,初步形成创新教育体系...............281、创新研究性学习模式......................................292、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03、广泛开展院内外技能竞赛..................................304、开设电子创新特色班......................................31九、“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311、以学院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32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333、以社会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34十、以生为本,搭建学生服务平台.................................34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342、建立就业指导平台,提供系统的就业教育与服务..............353、建立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354、建立资助服务平台,关注贫困学生成长......................365、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36十一、“三位一体”初见成效,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371、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推进产学合作不断深入..................372、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逐步扩大社会培训规模..................38第三部分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与改进思路.............................39第四部分学院评建情况.............................................42一、迎评工作...................................................42二、自评结论...................................................43-1-新一轮评估是我院全面梳理办学实践,提升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良好契机。学院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经过一年多的迎评创建活动,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切实推进。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苏教高〔2011〕19号),对学院近年来的办学工作进行自查自评,请专家组审阅。第一部分学院概况一、发展沿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国有公办学校,隶属于江苏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学院前身为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中专校,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曾受到周恩来、陈毅、习仲勋等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六十年代初,学校已成为全国电子工业系统中规模最大、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习条件齐全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1996年,学校成为省内首批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试点学校之一。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办学50年,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线,不少人成长为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2002年,学院独立升格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学院搬迁到南京仙林大学城。“十一五”期间,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工作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实现了整体办学水平的“三步跨越”:2006年,通过江苏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级;2008年入选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二、建设现状1、切实推进内涵建设,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十一五”以来,学院将工作重点全面转向内涵建设,以“服务全体学生、服务信息产业、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提升-2-人才培养工作水平。2007年,学院实施了评估整改“八大工程”;2008-2011年,学院完成了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的建设。学院大力开展管理改革和创新,以提升管理水平,激发发展活力。2007年,全面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次年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目前,学院的管理体系运行正常,主要工作大多已建立基于PDCA流程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工作的持续改进,今年又顺利通过再认证外审。2008年,学院总结前三年两级管理改革的经验,出台《两级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深化管理改革,以“权责下移、经费包干”为特征,配套推出了一系列涉及教学、科研、师资、学生、行政、后勤、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和考核制度。这一举措使学院的管理架构更为清晰,适应了学院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多元发展的需求,促进了二级教学部门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激发了各部门的办学活力。2008年,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学历教育、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把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发展列入到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层面。这一举措,不仅拓展了学院的服务空间,更主要的是密切了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的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时多方位地锻炼教师的业务能力,让科研和培训反哺教学,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全院教职工的努力下,学院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校园稳定、就业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技能大赛等方面,先后获得数十项省级表彰,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为地方经济和信息产业服务的能力明显加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信息类职业技术学院前列”的目标。2010年,学院进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行列,这既是对学院过去几年潜心内涵发展的肯定,也为学院“十二五”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表1-12006年以来学院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一览表获奖名称获奖时间颁奖部门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2007年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明单位2008年江苏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2008-2009年度省教育厅-3-江苏省平安校园2009年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2008年2010年省教育厅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2006年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2009年2010年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省教育厅江苏省“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2009年省教育厅江苏省节水型高校2010年省教育厅、省水利厅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0年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省教育厅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2011年团省委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2011年省教育厅2、人才培养工作规模稳定,质量提升目前,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学院、微电子学院、通信学院、信息服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码艺术学院、素质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部、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共11个教学部门,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影视动画等35个专业。与2006年参加第一轮评估时相比,人才培养工作整体呈现出“规模稳定,质量提升”的态势。表1-2学院2006年、2011年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指标对照表类别指标2006年2011年备注基本办全制日在校生10119人1113
本文标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