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建筑概况“中国第一斜”:广州新图书馆南北楼合拢地下两层(地下一层有夹层)地上十层建筑高度50米总占地面积2.1万㎡建筑面积9.8万㎡地上面积6万㎡地下建筑面积3.8万㎡基底面积7818㎡结构:混凝土+钢结构日本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广州设计院方案(九号方案)2006年7月18日开工种种原因建设搁浅现正在建设中创意之源——美丽书籍一册一册、不同题材、不同思想内容的书籍,整齐而安静地并列在一排排的书架上,展现着颜色各样的装祯,散发着纸张和油墨的芬芳⋯⋯。设计理念实现本建筑的建筑象征性,最大限度地融合广州的气候风土特点、地域文化。--岭南地域引用广州地区典型的骑楼下空间的建筑符号,对各主要入口进行挑高设计,在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空间的自然过渡。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功能特点:遮风挡雨、遮阳凉爽,中西合璧、多元共存,温馨亲近、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广州青少年宫文化艺术广场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博物馆广州歌剧院读者自修区书库区门厅学术报告厅小型会议室多功能展示厅负一层平面地下二层读者阅览区门厅区读者服务区读者阅览室少儿,青少年借阅室首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七层平面八层平面读者借阅区专项阅览研究区专项阅览研究区多媒体信息服务中心读者借阅区专题服务区各类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九层平面十层平面南北立面层叠的墙面机理,寓意书籍的重叠和文化历史的沉积。石材体现建筑的稳重性格。东西立面墙体为主避免南方地区夏天强烈日晒的影响同时减少空调耗能。较大厚度的层叠外墙,有效的阻挡夏季强烈的直射日光,保证阅读的高度舒适性。石材堆砌开放砍痕平面立面天面三面“之”字结构设计1.结构采用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系统2.外周柱子主要分布在分割缺口处,内部采用9m柱网作为结构设计基本模数3.分割缺口处采用大梁的框架结构南、北楼外形上均呈平面圆弧、竖向倾斜,南楼结构框架向内倾斜8~17°,北楼向内倾斜8~10°、向外倾斜5~12°,两侧也随建筑扭转而倾斜。科技创新结构设计利用南、北楼各自相对倾斜的特征,在层8设置连杆和局部楼面连接,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8层栏杆内部空间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阅览空间的设计空间的体块化现代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空间的体块化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灵活性空间体块化趋势中庭缩短交通流线流动性、灵活性,------中庭、二侧小中庭及天窗采光空间的透明性与易识别性快速找到地方空间的透明性与易识别性重要自动扶梯垂直观光电梯人行步梯功能分区的空间合理性大开间趋势干扰空间合理性重要地下负一层动区处理,负一层西门引导读者进出南塔楼次静区。北塔楼大开间设置有效减少功能区相互干扰。入口大堂•全层通高的中庭形式•以玻璃幕墙围合的高大空间•自然采光和风景充分引进室内•与广场的水景、雕塑空间上融为一体•对外服务中心。中庭空间体量的分割大小各异的多个中庭。入口大堂的高大中庭观光电梯,自动扶梯等垂直交通系统静的空间带来流动因素现代建筑的跃动感。•气压差空气循环系统自然通风条件建筑节能•中庭的通透效果,确认自己的所在,快速到达屋顶花园“之”字形屋顶花园呼应地面广场景观,高低错落的变化空间休憩场所,室外专题展览展览陈列空间展览陈列空间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设置专门的展厅、陈列室或专门的展览陈列空间。二是结合走廊、走道等布置展览陈列。将来的发展趋势负一层一个约2000平发米的展览厅,可以进行大型展览,可以灵活地分隔为两个展览厅多功能厅及学术报告厅国外和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建的一些图书馆,除了有安静舒适的阅览室、陈列厅、展览厅等场所外,报告厅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部分。负一层与珠江新城的地下空间相连,独立的进出口展览厅、学术交流室、600座和300座的多功能报告厅各一个,以满足不同需求。阅览空间的多样化空间的多样化有助于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空间。通过家具的组合和空间的变化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各楼层阅览区域不同规格阅览桌南塔楼多个专家阅览室、个性化阅览室,供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读者使用。阅览室室内透视开架阅览室室内透视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设计?
本文标题:广州图书馆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2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