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第2章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吕晓艳第二章就业和就业政策第二章就业和就业政策(P13)就业和失业的概念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一)就业1、就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讲——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如何理解定义——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有劳动主体(合法年龄)(2)合法的生产劳动(3)必须有报酬从实际操作把握就业——从事社会劳动的时间长度、劳动报酬以及经营收入标准做出具体规定。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如何把握?●国际上:(1)劳动合同(2)劳动时间(3)劳动报酬●我国就业者构成——8种(P14)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2、就业的形式——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形式决定就业的具体形式。(1)按城乡划分城镇就业乡村就业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2)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就业第二产业就业第三产业就业(3)按灵活和稳定程序划分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正规就业——特点正式单位劳动合同(法律保护)●灵活就业——特点(五无)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无固定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分类①非全日制就业与全日制就业区别——工作时间少于全日制②临时就业短期性就业季节性就业③派遣就业(每周或每月)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4)按劳动力利用的饱满程度划分●充分就业凯思斯理论——(P14)国际劳工组织——特点①不管男女②自由选择③得到报酬④生产性就业●不充分就业(隐性失业)——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3、就业的意义①谋生手段②个人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二)失业(P16)1、失业的概念理论上——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特点(1)失去劳动机会(2)没有报酬(3)时间规定(4周)、30天)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我国对失业的认定(1)法定年龄(年满16岁)(2)失去工作及职业(3)一定时间求职,有就业愿望但找不到工作(4)没有收入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2、失业率外国: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就业转失业没有就业经历3、失业的分类(1)结构性失业●概念——是由于劳动者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产生原因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劳动者素质偏低。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3、失业的分类(1)结构性失业●概念——是由于劳动者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产生原因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劳动者素质偏低。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2)摩擦性失业●概念——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异而形成的。●主要表现求职者(P18)5项雇主(P18)3项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特点短暂与充分就业状态并存原因市场动态变化信息不完善、不对称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3)需求不足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总量超过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而引起的失业(4)季节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6)隐性失业(7)自愿失业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4、失业的影响一、就业和失业的概念(1)经济系统紊乱,效率降低;(2)大量社会问题产生;(3)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1、我国的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概念(P21)作用:三个有利于二、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2、我国积极就业政策(1)再就业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五大支柱①经济调控(提高经济增长拉动再就业)②政策扶持(优先下岗失业人员)③市场服务(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④政府调控(规范企业减员、建立预警制度等)⑤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二、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六个领域(小、三、多、密、外、活)构成——吸纳劳动力的渠道①中小型企业②第三产业③多种经济形式④劳动密集型产业⑤劳务输出⑥灵活就业二、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十项措施(十项政策)①税费减免②小额贷款③社保补贴④就业援助⑤主辅分离⑥就业服务⑦财政投入⑧社会保障⑨企业裁员⑩社区平台二、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2)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12条政策措施•两个取消•不得收取费用•纳入公共服务•培训•解决拖欠、克扣工资•改善条件•工伤保险•禁用童工•保护女工•子女义务教育•不得遣送、拘留•卫生与安全(宿舍)二、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3)大学生就业现行政策——五项①农村基层②西部建设③非公有制企业④人才合理流动⑤未就业政策二、就业方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三、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作用的载体——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主要以就业服务为载体。就业服务直接——就业服务过程间接——在就业背后(教育、培训环节)三、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作用(一)促进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二)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1、中介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有序流动(1)职业指导促进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2)职业指导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2、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两个帮助)三、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3、帮助用人单位获得高素质劳动力4、传递职业信息三、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三)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良好发展(四)促进教育培训的改革考考你?一、失业分类?答:结构性/摩擦性(时间差)/需求不足性/季节性/周期性/隐性/自愿。二、摩擦性失业原因?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信息不完善不对称。三、失业的影响?答:经济紊乱效率低/产生社会问题/失业者的精神物质损失。(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考考你?一、灵活就业的分类?答: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二、就业方针?答: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展就业门路,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三、积极的就业政策?答:经济拉动/再就业扶持/灵活就业/农村流动/大学生就业政策。考考你?一、再就业政策的五大支柱、六个领域、十项措施分别是什么?答:五大支柱(经济拉动/政府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社会保险)六个领域(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多重经济形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输出/灵活就业)、十项措施(免税/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主辅分离/就业服务/财政投入/社保/企业裁员/社区平台)。三、免税税种?答: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关键概念就业: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这就是现阶段的就业方针。就业政策:我国积业的就业政策主要包括(1)经济拉动就业政策(2)再就业扶持政策(3)灵活就业政策(4)农村流动就业政策(5)大学生就业政策关键概念正规就业:一般是指在正式单位就业,并签定劳动合同,其权利和义务有法律保障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三大类)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凡是梳计确定有工作能力,且在此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的人,时间达30天。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充分就业:包括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的含义(P15)不充分就业:不等于失业,是提劳动力利用不充分,而不是完全失去工作岗位。关键概念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关键概念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自愿失业: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保险福利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关键概念新成长劳动力:是指年满16周岁的未能升学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即没有就业经历,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等于城镇失业人数除以城区失业人数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非全日制就业:一般指少于法定的或集体合同规定时间的就业。派遣就业:属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临时就业:劳动者都不是单位的正式员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定的有一定期限的临时合同。谢谢!
本文标题: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第2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