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沪教版-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
沪教版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概念:物质的特性之一定义:定义式:单位:引入过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的测定原理:方法用量筒测量物体的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识记水的密度值:含义:应用鉴别物质计算质量或体积密度相同不同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千克/米3体积质量ρ=m/Vρ=m/Vρ水=1.0×103千克/米3ρ=m/VV=m/ρm=ρV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方向定义作用点大小应用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的托力竖直向上物体的重心浮体或悬浮物体浮力:F浮=G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浮力:F浮=G-G’★阿基米德原理(普遍性):F浮=G排=ρ液V排g浮力的产生原因(压力差):F浮=F2-F1轮船排水量:F浮=G排=G船加货m排=m船加货密度计:F浮=G计(定值)V排=F浮/ρ液g竖直向上定义:定义式:固体压强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具体关系如何:①当压力一定时,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作用效果越明显;③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等时,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越大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引入过程P=F/S单位:帕1帕=1牛/米2气体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压力(水平支撑面):F=G物=mg压强P=F/S特例: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P=ρgh计算公式压强:压力:F=PSP=ρgh特例:柱形容器内液体的压力与压强F=GP=F/S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托里拆利实验P0=1.01×105帕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计算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力,然后由公式P=F/S求压力。2、液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由P=ρgh求压强,然后由F=PS求压力。3、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与固体、液体和气体。P=ρgh只适用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基本解题思路:1、p=ρgh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强关系、密度关系、高度(面积)关系等。2、F=PS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力。3、F=G,P=F/S柱状固体也属于固体压强可以用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有变化的情况下基本解题思路:1、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竖直截去时△P=0即压强无变化。2、在柱体上增加压力或放上物体、减小压力或水平截去部分时关键要抓住△P和△F,再根据原有压力或压强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而△P和△F可以用基本公式来表示:压力的变化:△F=△G压强的变化:△P=△F/S1、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2、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3、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4、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浮沉条件解题规律: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5、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计算浮力方法:1、读数差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4、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基础题训练质量为2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1)酒精的体积V酒精。(2)液面下0.1米处酒精产生的压强p酒精。(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09年中考)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例1、三个高度相同,分别由铜、铁、铝制成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A.铝圆柱体B.铁圆柱体C.铜圆柱体D.无法确定解答:根据p=ρgh,且h铜=h铁=h铝,因为ρ铜ρ铁ρ铝,所以p铜p铁p铝。C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例2、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且ρ1>ρ2>ρ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也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不能确定。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因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ρgh因为ρ1>ρ2>ρ3所以h1<h2<h3推出S1<S2<S3B分析:(1)三个正方体的高度关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根据F=pS,推出F1<F2<F3(2)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关系?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练习1、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甲、乙,如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图1甲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C(1)两个正方体的密度、高度关系?与桌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2)两个正方体的压强关系?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根据已知和图1可知:ρ甲=ρ乙,h甲h乙,S甲S乙根据p=ρgh,p甲p乙。根据F=PS,F甲F乙练习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ρ甲ρ乙。若把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p甲和F乙、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根据F=G=mg,因为m甲=m乙,所以F甲=F乙。B根据V=m/ρ因为ρ甲ρ乙所以V甲V乙由V甲V乙可推得S甲S乙。根据,且F甲=F乙,因为S甲S乙,所以p甲p乙。SFp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1)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关系?(2)两个正方体对地面接触面积关系?(3)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基本解题思路:1、p=ρgh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强关系、密度关系、高度(面积)关系等。2、F=PS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压力。3、F=G,P=F/S柱状固体也属于固体压强可以用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计算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力,然后由公式P=F/S求压力。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与固体、液体和气体。•2、液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由P=ρgh求压强,然后由F=PS求压力。•P=ρgh只适用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例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中正确的是…………………()B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p甲=p乙。例4、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03年中考题)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判断。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增加质量相等的铜块△F=△G铜,而△P=△F/S再根据S甲S乙S丙。所以△P甲△P乙△P丙A(1)三个正方体的高度关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根据p=ρgh,已知压强相等,ρ甲ρ乙ρ丙所以h甲h乙h丙推出S甲S乙S丙。(2)三个正方体放上铜块之后压力增量△F和压强增量△P的关系?(3)三个正方体放上铜块之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放上铜块之后P=P原+△P根据△P甲△P乙△P丙推出p甲p乙p丙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练习3、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部分别水平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都有剩余),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判断。截去质量相等△F=△G,而减量△P=△F/S再根据S甲S乙S丙。所以压强减量△P甲△P乙△P丙(1)三个正方体的高度关系?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大小关系?根据p=ρgh,已知压强相等,ρ甲ρ乙ρ丙所以h甲h乙h丙推出S甲S乙S丙。(2)水平截去质量相等部分之后压力减量△F和压强减量△P的关系?(3)水平截去之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水平截去之后P=P原-△P根据△P甲△P乙△P丙推出p甲p乙p丙A密度均匀柱状固体压强问题分析有变化的情况下基本解题思路:1、因为柱形实心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与底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竖直截去时△P=0即压强无变化。2、在柱体上增加压力或放上物体、减小压力或水平截去部分时关键要抓住△P和△F,再根据原有压力或压强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而△P和△F可以用基本公式来表示:压力的变化:△F=△G压强的变化:△P=△F/S练习4、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图1D讨论题
本文标题:沪教版-压力与压强章节复习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3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