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议作业成本法在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的应用0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科)专业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在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的应用研究学员姓名邓斐学号(四号黑体)入学时间2006年指导老师职称试点学校徐州办学点-2-浅谈作业成本法在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的应用【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作业成本计算法基本原理进行阐述,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的作业成本进行分析,通过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核算对象的设计,进而进行作业划分及成本动因分析,之后对资源至作业分配设计、成本至产品分配设计,最终论证了作业成本法能有效解决了公司成本数据不准确,制造费用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同时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其应用是具有一定的条件的。卡特彼勒徐州公司虽然具备了一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但也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不完整等因素的制约,实施作业成本法以实现成本计算、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的改善。【关键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法卡特彼勒徐州公司前言作业成本计算法起源于二十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美国会计学家科勒(E.Kolher)的思想,而它作为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是由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教授首先提出来的。1971年,斯托布斯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论述,揭开了全面研究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序幕。后来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珀(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Activity-basedCosting),并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ABC包括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其中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和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即作业成本法不仅提供了一个更准确的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还提供了传统成-3-本计算制度所无法提供的关于作业成本方面的信息,为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了一种运行机制。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直接归入产品,而把间接成本按成本动因的不同分为数量驱动的制造费用和非数量驱动的制造费用两类。对于数量驱动的制造费用,按数量基础分配到产品线中,而对于非数量驱动的制造费用则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基础思想,进行二阶段成本分配。在第一阶段,把那些非直接成本归集到作业;在第二阶段,每一类作业的成本以选定的成本动因按比例分配到产品中去,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作业的认定,第二步:资源分配至作业,第三步:建立作业中心,构成同质成本库,第四步:计算成本库分配率,第五步:计算标的成本。二、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简介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CXL)座落于徐州市金山桥开发区内,是卡特彼勒公司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建筑设备生产厂商之一)于1995年创建的合资企业。CXL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一流液压挖掘机和工程机械的生产厂商,其工厂占地面积达170,000m2,其主要产品是闻名于世的Cat300系列挖掘机。卡特彼勒徐州公司财务部下设两个小组:总账组和财务成本分析组。财务部经理是由外方聘用的,全面负责整个财务部的工作,直接对总经理汇报。财务成本分析组负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此外它还负责分析成本数据,向管理经营决策人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从而控制产品的成本。三、卡特彼勒徐州公司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核算对象的设计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产品成本计算的步骤是首先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这一步骤涉及到资源的取得及其价值的消耗,然后将作业归集的资源费用分配到产品中。由此看出,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法原理下表现为各类资源流出的价值经由作业流入产品这个物质聚合体的价值之和,产品成本的核算要经过作业这个中间因素,才得以形成最终产品的成本。因此以资源、作业、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实际上是指以资源作为产品成本的最终来源而对其进行-4-价值耗费的计量、以作业作为中间成本计算对象而对其进行资源费用的归集、以产品作为最终成本计算对象来进行资源价值耗费到产品中的最终分配。四、卡特彼勒徐州公司作业的划分及成本动因的分析(一)作业的划分为了恰当地划分作业,必须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不同规格的产品生产流程不同,但主要工序基本相同。一般部件的生产都要先进行下料,然后送到加工车间进行车、镗,再到综合车间进行焊接以后再送回加工车间去车、磨、抛光等操作,在最后的车和抛光之前还要在电镀车间进行镀光,最后对完工的部件进行清洗和检验。为了简化作业划分,也方便资料的收集和核算,本文直接以工序为基础进行作业的划分,并对每个作业选择了相应的成本动因,表4-1作业划分表工序号工序名称所属车间名称工序号工序名称所属车间名称01锯物资13磨加工02调直物资14抛光加工03搬运综合15搬运综合04车加工16镀光电镀05粗镗加工17搬运综合06精镗加工18车加工07浮镗加工19抛光加工08车加工20清洗加工09搬运综合21搬运综合10焊综合22检验检验11搬运综合23装配装配12车加工根据流程划分作业如表4-1,但因为搬运和清洗发生的费用很少,而搜集它们单独发生的费用也比较困难,所以把两个环节分别合并到它们所在的车间作业,例如搬运发生的费用合并到了综合车间中去,清洗发生的费用合并到了加工车间。-5-表4-2作业表作业号作业名称车间作业号作业名称车间1锯物资处7焊综合2调直物资处8磨加工3车加工9抛光加工4粗镗加工10镀光电镀5精镗加工11检验检验6浮镗加工12装配装配(二)作业成本动因的确定对成本习性的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辨别各种成本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又称成本驱动因素,是引起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业务活动或事件的特征。卡特彼勒公司挖掘机生产的成本动因确定如下:1、下料库中锯和调直两个作业的发生与生产产品的数量有关,属于单位级作业,又由于每单位产品需要几次下料,所以以下料次数作为其成本动因更有意义。2、粗镗、精镗和浮镗具有相似的作业特点,可以合并为一个作业,称为镗。而车和镗都与机器的工时有关,选择机器工时作为成本动因。3、焊接、磨、抛光等作业发生的过程中消耗的制造费用主要有电费、低耗品等,而且在选择成本动因时考虑到动因获取的难易程度,所以选取工时作为焊接作业的成本动因。4、镀光发生的制造费用与产品的表面积有密切关系,表面积大的产品消耗的工时和材料都会比表面积小的产品消耗的资源多,选取产品表面积作为成本动因。5、检验费用一般与检验次数有关,但徐州卡特公司实行全检,所以选择产品产量作为其成本动因。6、装配车间的生产主要是机器作业,发生的费用以机器工时作为成本动因进行分配。这样各作业确定的成本动因如表4-3所示:-6-表4-3成本动因表作业号作业名称作业级别成本动因车间01锯单位作业下料次数下料02调直单位作业下料次数下料03车单位作业机器工时加工04镗单位作业机器工时加工05焊单位作业机器工时综合06磨单位作业机器工时加工07抛光单位作业机器工时加工08镀光单位作业产品面积电镀09检验单位作业产品产量装配10装配单位作业装配机时装配(三)作业成本库的划分根据作业成本动因的相似性划分作业成本库,把具有相同成本动因的作业分成一个作业成本库,以便于成本信息的收集及分配。表4-4作业成本库序号库名包括作业车间成本动因1下料锯、调直下料下料次数2加工装配车、镗、焊、磨、抛光、装配加工、综合、装配机器工时3电镀镀光电镀产品表面积4检验检验装配产品产量五、卡特彼勒徐州公司资源至作业分配的设计(一)作业成本的归集四个成本库对应六个不同的车间,需要将不同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到各个成本库。下面是五个主要车间的制造费用:表4-52006年12月各车间费用-7-下料车间本月未分担制造费用,在下料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计入了综合车间,由于检验发生的费用计入了装配车间,这样为了得到每个成本库的费用总额,需要将车间内发生的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1、分配机修车间费用机修并未单独作为一个作业进行划分,自然也没有归集到单独的成本库,但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机修费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将机修车间费用分配至各个成本库,在分配时按每个车间所耗用的机修小时数量进行分配。各个车间耗用机修小时数量及比例如下:表4-6机修车间费用分配表车间加工车间电镀车间综合车间装配车间合计耗用机修小时696593237010169283所占比例75%10%4%11%100%分配机修车间费用13845.541853.02735.792020.2518454.61这样将机修车间耗费的费用分别分到每个车间后的新的成本如下:表4-7分配机修车间费用后各车间费用车间加工车间电镀车间综合车间装配车间合计实际费用414896.1846939.3947165.79116322.16625323.52车间加工车间机修车间电镀车间综合车间装配车间合计工资19082.908769.105962.1012885.2020021.1066720.40福利费2671.611227.67834.691803.932802.959340.85劳保用品291.7390.37149.91570.495.321107.82折旧费264273.203866.4435369.0914044.2938560.96356113.98修理费17666.191045.662361.402971.545115.8329160.62机物料消耗35251.751008.092093.1613149.2049077.74100579.94低值易耗品75658.802447.28169.041741.14738.2680754.52合计414896.1818454.6146939.3947165.79116322.16643778.13-8-分配机修车间费用13845.541853.02735.792020.2518454.61合计428741.7248792.4147901.58118342.41643778.13到现在为止,电镀成本库消耗的资源费用已经归集出来了,即上表所归集的最终结果。而下料成本库和加工成本库还需要对综合车间费用进行分配,检验成本库和装配成本库需要对装配车间的费用分配得出。2、分配综合车间费用在对综合车间费用进行分配时,下料车间锯毛坯时会发生制造费用,而加工作业库中焊接的过程需要消耗综合车间资源,在选择具体分配方法时,通过与生产领导和财务处长进行咨询后决定按简单的比例分配法将综合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至下料作业和加工车间:并得到了下料库和加工库总的费用如表3-10。表4-8下料库和加工库费用类别下料库加工库合计原有金额0428741.72428741.72分摊比例30%70%100%分摊金额14370.4733531.1147901.58合计14370.47462272.83476643.303、分配装配车间费用在将装配车间费用分摊到装配成本库和检验成本库时,由于制造费用中占大部分的是机器设备的折旧,而装配成本库的总的制造费用又比较多,所以按照机器设备折旧价值进行分配:表4-9检验库和装配库费用类别检验库装配库合计原有金额0118342.41118342.41机器设备折旧额9640.2428920.7238560.96分摊比例25%75%100%分配后金额29585.688756.81
本文标题:浅议作业成本法在卡特彼勒徐州公司的应用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