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一、教科研论文的类型二、教科研论文的体例三、教科研论文的结构四、教科研论文擅写的一般程序五、格式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六、写作技巧一、教科研论文的类型1.从教科研论文的内容上看(1)创新性论文(2)商榷性论文(3)补说性论文2.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分(1)经验型论文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是取得成绩的原因和条件。经验型教育论文就是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就是经过优化组合的理论总结。(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例如《五剂良方,教会聋生掌握平面几何语言》,其题材就来源于作者亲身实践的教学经验。作者认为帮助聋生理解平面几何语言,掌握平面几何知识,从而顺利达到让聋生学会平面几何的目的。共总结五点体会:一是,文图结合,让聋生透彻理解平面几何术语的意义;二是,剖析命题,使聋生分清平面几何语言的层次;三是,加强训练,提高聋生的推理能力;四是,及时复习,归类对比,使聋生掌握的平面几何语言系统化;五是,规范表述,正确作业,准确运用集合语言。(2)研讨型论文它是专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性文章。它着重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或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或方案和措施。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例如《全纳教育的实践困惑及其反思》,作者首先分析了全纳教育以及全纳教育在国际上受到的重视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总结了全纳教育在我国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惑又三:第一,全纳教育社会学范式的实践危机;第二,全纳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学困境;第三,全纳教育在班级教学中遇到的挑战。最后,作者对全纳教育进行了反思。第一,全纳教育不是唯一、万能的特殊教育模式;第二,简单的全纳教育并不能使得特殊教育有效;第三,不能孤立、机械地执行全纳教育。(3)评述型论文它是针对教育、教学领域内在一定时限里的活动、情况、现象、论争、做法、特点、教派、问题等进行专项综述和评析的论文。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达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例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评述》,作者概括出三点:一是,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稳步推进;二是,测评工具的开发、修订与大型数据库建设日臻完善;三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广泛运用。(4)学术型论文学术型论文是专门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和表达科研成果、阐述学术观点的高层次论文(它并不意味着上述三种类型论文不具备学术性)。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份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例如:《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词汇阅读的眼动研究》二、教科研论文的体例教育科研论文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的不同,而有多种写作格式和体例。依据研究方法和获取资料的不同,教育科研论文的体例可分为如下三类。1.以直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主而撰写的论文这类论文常见的主要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测量报告等。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通过对某一教育现象、事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研究,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论文。这类论文在写作上除了与其它体例的教育科研论文具有共同的要求外,还有两个应特别强调的要求:(1)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等必须写得完备清楚,以便别人根据同样的条件进行验证,或做更深入的研究。(2)格式要求较为规范。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表述形式,才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工作及成果的特征。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都是比较规范的教育科研基本方法,因此,其表述形式也就相应地要求比较规范。所以,应该努力写成规范的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测量报告。2.研究间接的第二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这类论文常见的主要有教育史论文、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论文等。一般说来,这类研究的跨度都具有时间长(古今上下几千年)、空间广(国内国外)的特点,研究者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只能通过分析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通过查阅文献,获取间接的第二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3.综合运用第一、第二手资料撰写的论文这类论文常见的主要有教育经验总结报告、专题教育教学研究文章等。由于这种论文往往事先没有明确的课题研究计划,只是在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后,取得了某些成功或形成了某种观点、看法,于是从结果逆向考察原因,总结有效的教育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这类论文中既有实践中获得并积累下来的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也有文献理论中借鉴而来的间接的第二手资料。三、教科研论文的结构(一)基本结构就教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作一阐述。一篇论文,一般都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1.题目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如《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说明该文研究的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实验法。2.署名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3.引论这是一篇论文的前言。不同体例的论文,引论部分阐述的内容有所不同。如调查报告主要写明调查的目的、原因、意义等;实验报告则主要写明实验的缘由、目的,提出假说。但不论何种体例、类型的论文,其引论部分都应该符合两个要求:(1)交代清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2)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引论部分在论文中可以冠以明确的标题,常用的如“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也可以不加标题,只在立论的前面写上一段话。一般说来,规范的研究报告通常都冠以标题。4.主论(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不同体例的论文,对主论部分的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运用文献资料为主进行研究的论文,一般都将主论部分分成若干部分,或加以标题,或标以“一”、“二”、“三”等,逐层展开论述。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报告等规范性要求较高的论文,则将主论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研究方法。即写清楚研究对象的情况。如调查或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取样方式、样本容量、控制条件、调查项目或实验因素、研究结果的检验方式、操作步骤等等。(2)研究结果与分析。(3)讨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如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等等作进一步阐述。5.结论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获得的成果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在调查报告中,这一部分应着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6.引文或参考文献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二)主要类型的基本结构1.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例如:《家庭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调查》2.经验总结经验,即经历和体验,原本是指本人实践中亲身感受的感性知识、体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则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要上升到理性,把握事物的规律,经验总结主要指能反映规律的实践经验和认识经验,更偏重实践中的作法和自身感受。经验总结要体现三性:实践性、概括性、个性。经验总结的类型大致分汇报式、报告式、理论式。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类型不一样,表达的方式也不同。探索性实验是对所研究的领域尚属空白,或认识贫乏所进行的开发性实验,其报告一般用探讨性语句。而验证实验是对已有实验进行重复实验,或同类实验进行移植,以验证某些结论,报告多用决断性语句。4.测查报告这里所说的测查报告主要是指,一项普教科研课题完成、结题之际,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数据、资料,检验效果等测查、统计工作所作的报告。测查报告的目的在于向课题管理、评审机构说明、论证有关数据、资料来源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可靠性,并对测查结果做出统计分析。测查报告通常内课题管理机构委托有关部门会同课题承担单位共同完成,以确保其权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5.评审意见教育科研成果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正确评定研究人员的劳动成果、肯定成绩、表彰先进,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研究成果的评价要遵循综合评价的原则,实践检验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课题水平、资料水平、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影响范围、与同类研究成果对比等都要进行客观的评价。6.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或称教育个案)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教育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提示寓于教育个案中的教育规律。这既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所必需的,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必须的。教育个案研究,既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学习、研究、运用教育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实行进一步使理论向实践靠拢的一个具体措施。例如:《一例情绪不良生的心里个案分析》四、教育论文擅写的一般步骤一篇论文从构思到修改完成,最终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怎样选题一个好的论文题目都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颖。真理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研究也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的新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即要有动向水平。具有开创性的题目,就很新颖。二是指在原有的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也具有新颖性。(2)宜小。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过大,即切口要小。题目过大,容易写得空泛,初写论文时更是如此。如《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这个题目就太大了,难以写好。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如《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初探》,这样的题目比较小一些,容易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论教育目的》)有必要说明,我们并不一概反对选大题目,只是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3)准确。这是指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要名实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一篇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的,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也可以是不明确点出题意的。如《影响初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几个因素》,哪几个因素不具体指明、还可以问题式的,如《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论用哪种形式,题目都应该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反映所要论述的内容。(4)简短。题目要简短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如果题目过长,或过于拗口,就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心理,减弱兴趣。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这个题目就显得太长了些,可以改成《中学语文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省去十个字,题目更简短
本文标题: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1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