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稿)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稿)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二级学科名称生态学(是否博士点[√])二级学科代码071012研究生院填表日期:2005年11月21日二级学科名称:…生态学………………………(学科代码:071012……………….)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一、学科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生导师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研究生导师(职称、是否博导)1种群和进化生态学研究种群的大小及决定其大小的生物学过程,以及物种的适应性起源及其机制。主要以濒危物种和入侵种为对象,研究其重要的种群参数和过程,从而认识物种濒危或种群爆发的机制;研究重要生态类群或功能群,将比较生物学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着重研究这些类群的进化形式、速率和方向以及选择压力,进而揭示其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性进化及机制。李博教授博导陈家宽教授博导钟杨教授博导马志军副教授硕导傅萃长副研究员2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的生态、行为与进化。主要研究鸟类种群的动态与行为、土壤动物与鱼类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系统学与进化、动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以及线虫、鱼类及鸟类作为环境指示生物的应用,认识动物多样性的发生、维持与丧失的机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监测提供对策与方法。吴千红教授博导吴纪华副教授硕导马志军副教授硕导董慧琴副教授硕导傅萃长副研究员3景观生态学应用GIS与遥感技术研究人类干扰对生态景观的影响,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和规划,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赵斌副教授硕导任文伟副教授4生态系统生态学通过研究生态系统中调节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因素,并将有机体和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生态系统过程的调控,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受损系统的修复途径、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维持、可持续发展。方长明教授博导骆亦其教授博导李博教授博导吴纪华副教授硕导赵斌副教授硕导5.入侵生态学研究外来种的生物学性状与生态系统特性相互作用的式样和过程、外来种的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种间生态关系(如竞争、捕食、寄生和互生),揭示物种成功入侵的机制;研究物种入侵的生态学后果,尤其是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讨入侵种的控制方法,为有害生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李博教授博导陈家宽教授博导吴纪华副教授硕导马志军副教授硕导赵斌副教授硕导6.生物地理与宏生态生物地理学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过程的一门科学。宏生态研究是在地理空间尺度和进化时间尺度上搜寻物种多样性自然格局的研究领域。主要通过研究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范围与个体大小三者间的关系,整合生物地理学、生态学与系统发育生物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与过程,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与对策。陈家宽教授博导赵斌副教授硕导傅萃长副研究员7.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如何遵循生态规律的科学。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衡量和生态经济的整合模型,探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等,以此来谋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式。戴星翼教授博导陈家宽教授博导吴千红教授博导任文伟副教授8.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和动态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壤水、热交换;碳、氮动态和营养元素循环;土壤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土壤与地上植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调控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生态过程和相关基础理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理论问题和测量、环境和全球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土壤的响应。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建立和应用数学模型模拟土壤生态过程,预测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长明教授博导李博教授博导吴纪华副教授硕导董慧琴副教授硕导9.湿地生态学研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主要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发生、维持的格局与机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退化机制、受损系统的修复途径、生态服务价值。为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与对策。同时也为湿地重建与恢复提供方法与手段。陈家宽教授博导李博教授博导骆亦其教授博导吴纪华副教授硕导马志军副教授硕导赵斌副教授硕导傅萃长副研究员二、培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本专业特点及基本学习年限,以及今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适应面等;硕士生、博士生应分开阐述)根据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培养生态建设和环境及资源保护事业需要的、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态学专门人才。毕业的研究生不仅能开展生态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而且也具有充分的能力担任高校的教学工作,或者在农、林业及环境科学等实际部门开展应用性的研究。硕士生:1.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2.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具有团队精神、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要求四会(读、听、说、写)3.全面掌握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生态学当前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格。博士生:1.首先要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论文理论和江泽民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热爱祖国,尊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2.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更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具有团队精神、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3.能深入掌握生态学各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热点所在,能掌握各个重要方向的理论思想,研究方法;并具有独立解决理论和应用生态学问题、开展富有原创性研究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格。三、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以下未包括必修环节的4学分;各学科专业在满足全校最低学分数要求下可提出各自的学分数要求)1.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二至三年或习惯称三年制)总学分31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须修4门10学分学位基础课须修3门6学分学位专业课须修2门5学分专业选修课须修4门8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须修1门2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院系任课教师生物多样性科学导论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陈家宽生态学研究方法472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吴千红等生态系统生态学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李博、赵斌硕士学位基础课分子生态学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宋志平土壤生态学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方长明等生物地理学354第二生态与进化系傅萃长野外生物学472第二生态与进化系陈家宽等硕士学位专业课科学论文写作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卢宝荣景观生态学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赵斌生物安全236第二生态与进化系卢宝荣进化与生物多样性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张文驹生物信息学236第二生态与进化系钟扬高级生态学专题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姜丽芬生态经济学236第二生态与进化系任文伟鸟类生态学236第二生态与进化系马志军硕士专业选修课科学发展战略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陈家宽硕士跨一级学科课程2.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三至四年或习惯称三年制)总学分1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须修3门8学分学位专业课须修2门4学分专业选修课须修1门2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须修1门2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院系任课教师生物多样性科学导论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陈家宽生态学研究方法472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吴千红等生态系统生态学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李博等生物地理学354第二生态与进化系傅萃长土壤生态学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方长明等博士学位专业课科学论文写作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卢宝荣景观生态学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赵斌生物安全236第二生态与进化系卢宝荣进化与生物多样性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张文驹生物信息学236第二生态与进化系钟扬高级生态学专题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姜丽芬博士专业选修课分子生态学236第一生态与进化系宋志平科学发展战略354第一生态与进化系陈家宽博士跨一级学科课程四、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4学分)(一)实践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包括教学实践、医疗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开发和服务等内容的基本要求、工作量及考核方式)1.硕士生需参加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实习工作,从事本科生的生态学或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或野外生物学教学。一般时间为一学期,带课老师负责具体打分考核。2.博士生在读期间,能熟练地应用掌握实验设计原理并应用于论文实验设计,能合理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检验实验假设和数据。同时参加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实习工作,从事本科生的生态学或其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或野外生物学教学,并参与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时间为一学期,带课老师负责具体打分考核。(二)学术活动的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等内容的要求及考核方式)1.硕士生(1)形式:为书报讨论,结合定期的专题讲座(12-24次)。(2)方式:口头及书面的读书报告及下题报告。(3)考核方式:由专家组按照学生阅读的量和抽质进行综合打分,并决定是否通过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以系为单位,集中统一进行。3-5名的专家组成评议小组参与审核论证。2.博士生(1)形式:每年邀请国内外专业围绕前沿热点问题作专题讲座15次以上,并由博士生将其内容整理成摘要汇总,作为研究生教学资料;组织文献阅读班,博士生每年提出报告一次,轮流宣讲其内容;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报告。(2)方式:口头及书面的读书报告及下题报告。(3)考核方式:由专家组按照学生阅读的量、质进行综合打分,并决定是否通过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五、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者必读或选读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普通生态学生态学家面临的挑战:问题与途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植物进化生物学简明植物种群生物学生物安全植物竞争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概论植物分子遗传学植物基因及分子操作植物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数学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植物学报动物学报EcologyEcologyPlantEcologyActaOecologia郑师章、吴千红陈吉泉等著/高教社李博、赵斌等译/高教社陈家宽、杨继李博、董慧琴等译/高教社刘谦/科学出版社李博/高教社赵斌/四川教育出版社刘良武等编著顾红雅等编著荆玉祥等主编李春喜等/科学出版社徐克学/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M.Begon等/BlackwellM.C.Molles/高教社M.Crawley/Blackwell必读必读必读必读必读必读选读选读选读选读选读选读必读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AdvancesinEcologicalResearchAmericanJournalofBotanyAmericanNaturalistAnnualReviewofEcology,SystematicsandevolutionBiodiversityandConservationBioScienceBiologicalConservationBiologicalInvasionsConservationBiologyDiversity&DistributionsEcographyE
本文标题: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7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