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
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作者:李刚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参考文献(51条)1.参考文献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3.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20034.FreemanCNetworksofinnovators:asynthesisofresearchissues19915.JaffeAB.TrajtenbergMGeographiclocalizationofknowledgespilloversasevidencedbypatentcitations19936.彭相如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47.刘晓基于知识网络的软件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38.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期刊论文]-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9.彭相如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410.曾忠禄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期刊论文]-南开经济研究1997(1)11.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1(11)12.王冰.顾远飞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期刊论文]-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1(2)14.沈玉芳.张超加入WTO后我国地区产业调控机制和模式的转型研究——兼论区域产业群落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替代关系[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2002(1)15.王雷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期刊论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17.骆静.聂鸣发展中国家集群比较分析及启示[期刊论文]-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18.嵌入性、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学视野里的集群研究200419.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199920.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2000(11)2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22.安凡所分工、溢出效应和收益递增--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理及其启示[期刊论文]-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4)23.朱方伟.高畅.王国红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演进分析[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24.李顺才.常荔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扩散影响因素分析2001(06)25.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期刊论文]-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26.汪应洛.李勖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0)27.赵涛.艾宏图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创新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2004(1)28.郑健壮.吴晓波论传统产业集群知识转移途径[期刊论文]-经济体制改革2004(6)29.RuiBaptistaDoinnovationsdiffusewithingeographicalclusters200030.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4(1)31.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200332.MartinHoeglTeammemberproximityandteamworkininnovativeprojects200433.WilliamHRedmondInterconnectivityindiffusionofinnovationsandmarketcompetition200434.HunLeeTheEffectofProductRadicalityandScopeontheExtentandSpeedofInnovationDiffusion200335.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36.卢丹.黄胜忠产业集群的学习行为及其效应研究--以中国名品衬衫之乡与中国衬衫之乡为案例[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37.MoYamin.JulietOttoPatternsofknowledgeflowsandMNEinnovativeperformance200438.ElisaGiulianiThemicro-determinantsofmeso-levellearningandinnovation:evidencefromaChileanwinecluster200539.CohenWM.DALevinthalInnovationandlearning:ThetwofacesofR&D198940.魏江.叶波企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分工和知识流动[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9)41.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4(1)42.郎杰斌.袁安府论知识扩散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期刊论文]-情报杂志2004(7)43.冯斯波.吕筱萍知识扩散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分形特征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44.李高.张成洪知识联盟中核心知识侵权的利益分析[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45.肖小勇.文亚青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2005(04)46.田慧敏.李南.邓丹弱连接在促进隐藏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作用[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47.赵涛.艾宏图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创新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2004(1)48.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学习与创新活动[期刊论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9.李令德产业升级的战略措施分析[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2000(3)50.王海山基本技术创新与渐进技术创新的选择1993(04)51.MarkPRice.GinaColarelliO'Connor.LoisSPeters.JosephG.MoroneManagingDiscontinuousInnovation,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8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万幼清.王战平基于知识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扩散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2)基于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定义,详细介绍了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组成部分,并从产业集群知识的流动机制、网络的联结机制和集群知识扩散的实现机制3方面对基于知识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扩散进行了综合性研究.2.期刊论文谢荣见.孙剑平.XieRongjian.SunJianping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下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扩散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7)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与知识链的内涵,在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下,基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创新知识链,研究企业内及企业间知识扩散过程,分析知识扩散程度的影响因素及成本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知识扩散方式,揭示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与知识管理理论的相互作用关系.3.学位论文符韶英产业集群学习机制研究200319世纪末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开始了聚集经济的研究,当时关注的是直接效果,如交易成本的降低、设施的共享等.21世纪产业之间的竞争是以知识为主的竞争模式,产业内部的知识获取、共享、传播与运用的效率已经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如何提高聚集区内组织的知识创新、转移效率,并创造知识的溢出效应,培养对聚集内组织发展与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将成为产业聚集研究的新焦点.该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的学习互动过程分析,探讨影响集群整体学习效率及效果的各方因素,并指明目前产业集群学习所存在的不足,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根基.要促进产业集群中的学习,前提是创建一个有利环境,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知识经济及集群的特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应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及集群学习的重要研究,为论文的展开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指出知识扩散的过程就是企业学习的过程,分析了知识在由企业、中介机构和科研机构组成的网络内的传递过程.在集群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或优势?第三章就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集群学习的诸因素.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宏观环境和集群这个中观环境下,企业学习更需要注意些什么.第四章具体地指出产业集群在整体学习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对症下药.而问题的解决要从国家、地方、企业、社会机构多管齐下.要获得良好的集群学习效果,首先要营建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第五章即是从中介机构、科研机构与政府角度阐述其所应采取的措施.4.期刊论文缪小明.李刚.MIAOXiaoming.LIGang基于企业认知角色的产业集群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根据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学习能力、接近集群边界外知识能力的不同和在产业集群技术知识扩散中的贡献大小,将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分为领导者、跟随者、外部明星和孤立者四种不同的认知角色,并按集群中不同认知角色的数量将产业集群分为明星集群、问题集群、金牛集群和瘦狗集群;进而分析了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过程中集群类型的演进,为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在企业层面上的操作提供了新的思路.5.学位论文武超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意扩散研究2009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主要模式,在城市产业结构、竞争力和文化氛围等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兴建创意产业园区。同时,学术界对创意产业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网络结构等问题成为时下的研究重点。这些研究基本上围绕着“创意产业及集群缘何产生、如何发展”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而它们所使用的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入手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这种宏观的研究方式具备对各种产业研究的普适性,却难以做到与创意产业特性的完美融合。另一方面,“创意”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在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扩散构成了创意产业及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描述所有创意活动的最微观层面。本文试图从“创意扩散”这一微观现象入手,自下而上重新诠释上述的核心命题。本文的观点是“没有扩散,创意便不会形成产业,更不会形成产业集群。”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探讨了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意扩散现象。本文的研究共分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界定了创意扩散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指出创意扩散分为知识扩散和产品扩散两个过程。第二部分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创意扩散的原因,并阐述了创意的知识特性和产品特性。第三部分借鉴罗杰斯的理论,从创意的产生及商业化,扩散渠道,扩散网络及采纳者,时间四个要素入手刻画了创意扩散的微观过程,并对集群内部的知识扩散和集群外部的产品扩散两个过程分别进行了描述。得出了:大众渠道是传播创意的有效手段;人际关系渠道中则存在着“弱式链优势”;时尚领导者对创意扩散作用重大等一系列结论。第四部分总结了知识扩散和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其中对知识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借鉴了Teece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来自创意源、创意采纳者、创意属性和集群环境四方面,而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则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第五部分研究了从三方面创意扩散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第六部分运用前文的理论对两个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一个案例研究了上海田子坊、M50两个创意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扩散;第二个案例研究了“老徐博客”创纪录点击量后隐藏的产品扩散过程。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展望,并基于本文的研究对创意企业和政府分别提出了若干建议,具体包括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锁定时尚领导者、形成有效的知识交流机制、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等。6.期刊论文赵君丽.吴建环全球生产网络下知识扩散与本地产业集群升级-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从知识扩散和知识吸收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集群升级问题,把集群外部知识源、企业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之间交互作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为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7.学位论文邵鸯凤产业集群成长机理:基于浦江水晶产业集
本文标题: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