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毕业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张玉东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张玉东内容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效果的标准。财务管理的目标既要与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目标相一致,又要直接、集中反映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体现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对企业生存,发展、优化理财行为以及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目标作用及特征的分析,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评价,指出了我国指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要求和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最终分析得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张玉东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选择张玉东•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希望实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全部理财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并且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纽带。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建立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组织,遵循什么样的财务管理原则,运用什么样的理财方法,建立什么样的财务指标体系,同时也影响企业生存、发展、获利总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指导企业的理财行为,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玉东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基本特征张玉东(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张玉东1.导向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理财目标的作用首先就在于为各种管理者指明方向、树立目标,使企业按照既定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运作。张玉东2.激励作用。•目标是激励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企业创造最大财富。企业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当内部各级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利益一致,企业的发展才有可能,企业在竞争中才会更显活力。张玉东3.凝聚作用。•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企业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目标。企业目标明确,能充分体现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就会极大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张玉东4.考核作用。•目标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评价企业职工工作的好坏,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以明确的目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就能按职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进行评价。张玉东(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张玉东1.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变动性。•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企业理财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形成实际上是一定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企业的理财环境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因此财务管理目标也将随之变化,不会一成不变。张玉东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样性。•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是这组契约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非只是股东目标,债权人,政府,客户以及员工等的目标与股东不同,即使同是股东,他们的投资目的,追求目标也不完全一样,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体现各主要利益主体的目标,因而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张玉东3.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层次性。•企业经营活动的层次性决定了财务决策权具有层次性,投资者,经营管理者,财务人员有着不同的管理权限和在总体目标一致下的各自的分部目标,不同的管理层次,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但都围绕总体目标。张玉东4.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使得企业及各管理层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而且要有数量标准,即具有可计量性,否则,难以评价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财务管理目标不应是空中楼阁,应与企业的客观条件及现有的主观努力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张玉东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几种观点的评价张玉东在中国,由于传统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加上政企不分,使企业的职责单纯地表现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这使得人们错误的以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完成各种财政上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对企业有了重新的认识,财务管理目标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张玉东(一)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就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代表着剩余产品的多少,剩余产品越多,意味着社会财富越多,所以利润的最大化意味着社会财富的极大化。利润的多少决定了资本的流动,为追逐利润,资本只会流向利润最大化的行业和企业,所以,利润最大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的结果会使企业或者得到超额利润,或者得到平均利润,或者得到低于平均利润的利润,或者得不到利润甚至亏损,激烈的竞争使得不到平均利润的企业被市场逐渐淘汰。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表明了企业竞争的能力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因为利润如此重要,所以,利润最大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张玉东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1)没有考虑所获得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是一个绝对数,它没有反映出所得利润同投入资本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不同期间之间进行对比。•(2)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是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利润,它并没有说明利润时间的价值。•(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的风险大小。一般而言,报酬越高,风险越大,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可能会增加企业风险,以至使企业不顾风险大小而一味追求最多的利润。•(4)利润最大化也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利润额的增加,往往使得企业产生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即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期发展。张玉东(二)股东财富最大化•所谓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是指股东所持股票的每股市价最高化。股价的高低,反映股东财富的大小,可以直接衡量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观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诸多缺陷,是我国目前比较普遍和流行的观点。这一观点起源于西方资本市场比较完善、证券业蓬勃兴起的美国。而股东财富最大化不可能成为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张玉东这是因为:•(1)我国目前股份制企业还不具有普遍性,上市公司的比例偏小,不足以代表我国所有企业的共同特征,股东还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2)我国目前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用股票市价来衡量理财的结果很不客观。在我国股市中,投机的气氛十分浓厚,庄家炒作现象十分严重,加上政策面的影响较大,股价波动的幅度也较大,因而股票市价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3)股东财富最大化难以兼顾企业其他财务关系人的利益。企业的财务关系人,除了股东,还包括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特殊组织。无论何种财务关系人,都应享有对企业财富的分配权。•(4)股东财富最大化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股票价格的高低来衡量股东财富的多少,使得绝大多数股东原本靠获取企业剩余价值为主转为了以赚取股票差价获取股票转让收益为主,这无疑符合股东的当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股票价格最大化牺牲了债权人等其他财务关系人的利益,由此会产生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张玉东(三)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近现代最为流行的理财观点,被当今理论界视为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受到高度评价。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理财目标,具有其合理性。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它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总价值的市场评价,它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就是通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资产总价值最大。该目标较好地克服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实质上也体现了相关权益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思想,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张玉东(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在考虑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基础上,增加企业长期总市场价值。其中,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顾客、政府等利益受到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又通过特定手段影响着企业经营的主体。我国学术界关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定义是: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财富达到最大。张玉东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理财目标应该与企业多个利益相关者有关。可以说,理财目标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相互妥协并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一定条件下,某一利益相关者可能会起主导作用,比如股东。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而置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于不顾。仅仅将理财目标集中于某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而应该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强调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张玉东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的相关问题考虑张玉东(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总目标张玉东•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这是企业的重要本质属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应以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为总目标。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就要对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只有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才能具备继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只有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最后,只有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企业才能获利。张玉东•可见,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就要求财务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运动的效益。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在财务上的反映和体现。张玉东(二)财务管理目标应协调各契约关系主体的利益张玉东•随着经济学界契约理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把企业视为一个契约网络的观点,即企业组织中各成员间的一系列实际的和隐含的契约作用的具体化。这种契约关系主要有: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职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契约关系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要素所有者的地位,现代企业不再仅仅属于股东,而应归属于各利益关系主体,如债权人、股东、员工等等。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加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张玉东•另外,从“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关系看,各契约关系的主体都为企业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他们的收益大小与其承担的风险高低相对称。一般而言,低收益对应低风险,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因而他们就有权利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所以说,影响企业利益的是多方契约关系的主体,企业利益是多方契约关系主体博奕的结果。财务管理目标应力求使各契约关系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张玉东(三)财务管理目标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张玉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考虑社会责任。企业在采用正当、合法的手段来谋求利益的同时,更应担负起其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如维护消费者利益、创造就业机会、加快技术更新、保护生态平衡、支援发展社区的的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等。企业只有考虑其经济行为对国家、社会、公众的影响,才可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张玉东•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其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往往是对立的,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作为生产资料的知识技术则具有明显的可共享性与可转移性,企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大大推动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因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更加广泛而深入。也就是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为此做出经常性地努力。张玉东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7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