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1.意象的生产(1)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2)这里的生产既有孕育分娩的意思,即实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3)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之涵义。2.简述审美趣味的标准(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到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观点;(2)审美趣味作为主推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3.【简答】美育的内涵(1)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2)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3)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4.梁启超的美育观(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倡导美育的先驱之一,他的美育思想因他本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而颇受时人重视。(2)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拿趣味当目的,才是真正的美育。(3)他认为,美育是用过情感去感化别人的。他把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种力,强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式他趣味教育观的补充。5.简述悲壮的特征(1)悲壮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2)悲壮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与超越。(3)悲壮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6.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1)指艺术品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旋律、词语等,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2)是艺术品直接性的物质存在。(3)直接指示、负载若艺术的意象世界。7.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1)蔡元培是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美学家,也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着。(2)他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美育。(3)他十分推崇美育的价值,剔除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他把美育看成是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8.简述柏拉图的美育观(1)在西方,柏拉图是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哲学家。(2)柏拉图认为必须从幼年起对人施行严格的教育,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美育,他认为用故事形成儿童的心灵,比手形成他们的身体还要费更多的心血。因此,必须用高尚的文艺作品陶冶青少年的心灵。9.简述独特的艺术意象与客观对象的原型的区别(1)客观对象的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2)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3)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4)表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10.有意味的形式(1)克莱夫.贝尔提出。(2)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3)以为指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4)突出了审美本质,但脱离了人类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11.简述优美和崇高时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1)优美和崇高时两种不同形态的美,是人在社会实践汇中呈现出的两种存在状态。(2)优美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而崇高则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3)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的人生境界。12.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的联系(1)经过审美的加工,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扩展艺术品的领域,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情趣。13.简述自由是美学与实践存在论之间的中介(1)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2)自由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3)人生在世一旦达到自由状态,审美情境就会应运而生。14.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审美经验的超越性2/3(1)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2)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3)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跨越。15.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原始发生的重要意义(1)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题的精神能力。(2)巫术活动的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3)巫术活动独特的操演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16.荒诞(1)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2)荒诞的本义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诞不真。17.审美体验(1)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独特精神状态。(2)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18.简述意象的结构(1)作为一种心理存在的审美表象系统。(2)“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意”借“象”而成形。(3)“象”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饼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19.虚静(1)排除功利杂念,集中精神;(2)超越知性逻辑;(3)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4)使日常的“自我”暂时隐退与丧失,却能在审美状态中以虚空的心境接纳万物,孕育意象。20.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请举例分析喜剧的特点。(1)喜剧汇总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现实生活内容的反应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喜剧有两种形式,即讽刺与幽默。(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论的形式特征。(3)喜剧的表过表现为笑。喜剧的笑既是一种讽刺和批判,也是一种快乐和肯定。还要举例子哦21.审美理解(1)是在把握对象感性形象基础上做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和评价。(2)有非概念性和多义性。2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1)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剧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2)在人生实践中,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蛇莓境界发展。(3)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才成为现实的审美主体,对象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客体。23.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审美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根据这段话,论述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1)从审美对象角度看,审美经验具有直观的特点,与对象实际存在不发生利害关系。(2)从审美主体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产生审美愉悦,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3)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24.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1)艺术鉴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观是指街火速这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的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2)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构成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25.审美情趣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剧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等。26.生物本能说(1)认为美学活动发生于人的某种自然本能的学说。(2)生物本能说着重与生物学意义上的美感能力,代表人物是达尔文。(3)精神分析学的本能说着重与性本能,认为审美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代表人物是佛洛伊德。27.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1)第一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2)第二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成活动。(3)第三阶段是评价阶段,值得是主体对意境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28.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3/3(1)审美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2)审美实践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审美的创造与欣赏离不开人生实践。29.举例说明艺术敏感是艺术家生产意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感性和悟性。(2)艺术家对生活的敏感是形成意象雏形的最初动力。(3)艺术敏感为艺术家意象创造准备了丰富的素材。(4)艺术敏感与先在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本质关系,可以赋予意象以艺术意义。30.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论述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1)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2)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3)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31.审美趣味(1)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2)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品味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3)审美趣味呈现最明显个性差异,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是影响神秘趣味的主要因素。32.简述崇高的审美特征(1)宏伟壮阔的力量之美。(2)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3)恢弘豪迈的尊严之美。33.净化说(1)是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悲剧时提出来的。(2)他认为,悲剧能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也就是使情感得到陶冶。34.简述游戏与艺术的区别(1)游戏给与我们的单纯的虚幻性,艺术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2)游戏使人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地快感中,艺术能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什么快乐以外的人生启迪。35.以李商隐的诗《锦瑟》为例,分析通过艺术想象创造艺术意象的过程。(1)触物而感,“锦瑟无端五十弦”。(2)由这一感受引发体验,“一弦一柱思华年”。(3)再由这些体验引发过去的所见、所闻、所读,在想象中联成一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引发出强烈的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6.意境(1)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2)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题意味的境界中。37.简述悲剧的特征(1)悲剧通过对人存在的否定性体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与超越。(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38.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1)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的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2)在人生实践中,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3)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才成为现实的审美主体,对象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客体。39.美育的怡情养性功能(1)美育能够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人格的完善。(2)美育的方式是从内心、从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3)美育对人的感化能够使人亲和,充满爱心。40.简析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从属于哲学。(2)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不能仅仅依靠科学和实验方法。(3)美学涉及到人的生存实践等本源问题,只有哲学方法才能掌握。(4)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须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离不开哲学思考。
本文标题:自考美学0003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95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