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案例分析:“价格屠夫”格兰仕一、格兰仕的价格战表现特点效果及影响二、格兰仕成功价格战的背后生产的规模经济性成本领先的其他实现途径三、思考:格兰仕的价格战还能持续多久?格兰仕:中国家电业的“价格屠夫”——价格屠夫论“价格屠夫”——价格杀手论“价格杀手”——价格大鳄论“家电大鳄”——价格鲨鱼论“大白鲨”——价格虎狼论“中国狼”——价格不败论——价格武器论格兰仕降价备忘录(1)1996年8月,发动第一次降价,平均降幅40%,推动微波炉在国内的普及。当年实现产销65万台,市场占有率超过35%。1997年10月,第二次降价,降幅在29%-40%之间,当年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到47.6%,产销量增至198万台。1998年5月,以“买一赠三”和抽奖等形式进行变相降价,逐步将市场重心转移到海外。年产量达到450万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厂家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2000年6月,第四次掀起大规模的价格大战,降幅达40%,以“五朵金花”系列等中档机为主。格兰仕降价备忘录(2)2000年10月,第五次大降价,直指高端市场,黑金刚系列微波炉降幅接近40%,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6%,国际市场占有率突破30%,晋升中国家电出口二强。2001年4月,推出300元以下微波炉,令淡季市场空前火爆。2002年1月,数码温控王系列微波炉降价30%,使高档机价位直逼其他品牌中低档产品的价格。格兰仕降价备忘录(3)2002年2月,打响空调价格大战第一枪,对近20款畅销主力机降价,平均降幅约30%,最高降幅约35%,推进国内市场上高档空调的“平民化”。2002年3月,“黑金刚”系列中高档微波炉价格全面下调,最高降幅超过30%,平均降幅25%左右。2004年3月,在钢、铜、铝、电等原材料普遍连续上涨的背景下,将高端产品光波炉大幅降价,降幅高达57%,有的甚至高达70%。格兰仕价格战的特点持之以恒地坚守价格战连续降价:1996年8月-2004年3月前后10次大规模降价大幅度降价:每次降幅都在30%以上主动降价:每一次降价都是主动发起的规模—降价—规模—降价:一波波的良性互动价格战的效果企业得以迅速扩张,顺利成为国内微波炉产业绝对的龙头老大打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树立了格兰仕的品牌形成了格兰仕独特的“成本文化”推动了中国微波炉产业的发展与成熟造福了中国消费者形成“恐吓”效应和成本壁垒:进入阻止(将海尔、荣事达等强大的竞争对手排斥在外)格兰仕的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年份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国内市场25.1%34.5%47.6%61.43%67.1%国际市场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内市场76%70%国际市场30%35%45%以生产的规模经济性支撑成本领先战略看到微波炉在中国是一个曙光初现的产业:大家电普及、微波炉市场基数小(到1993年仅20万台)、增长速度快、竞争对手弱小(1993年龙头老大蚬华内销规模为12万台,且大部分在上海)。只要倾全力投入,努力实现规模经济,使成本领先于对手,就很容易取得竞争优势。1991-1993年,实施战略转型,卖掉年赢利上千万元的羽绒厂、毛纺厂,引进全套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1993年,1万台微波炉投放市场。格兰仕规模扩张历程(万台)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目前规模110256519845012001500规模—降价—规模—降价:良性互动当生产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将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成本领先战略的其他实现途径1.生产设备上:拿来主义亚洲金融危机后,微波炉生产强国韩国向欧美抛售微波炉,遭遇反倾销。格兰仕放弃正在开拓的东北市场,很快就取代了韩国的地位,在欧美市场提高了10%以上的占有率。当时日本微波炉比欧美便宜很多,格兰仕答应每生产一台给8美元费用,美国人将生产线转给格兰仕用。由于劳动力成本比日本低,格兰仕答应每生产一台给5美元费用,日方将变压器生产线转给格兰仕。进入国际市场一定要注意相关法律,如果格兰仕的产品超过35%,就容易被人投诉垄断,因此我们必须与他们合作,类似于OEM,可以贴对方的牌子,然后共享利润。他们赚了钱,我们获了利,占住了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免费引进一条法国的生产线,按照法国人的工作制度,一天工作6个小时,一周工作4天,实际有效工作时间为24小时。但他们24小时的工资比我们几个月的工资都高。我们实行三班倒,一天24小时开机,这样每星期花一天时间为他们“打工”,其余6天都可以为自己生产。——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2.在原材料采购上:重视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一些关键部件,不是自己生产,而是进口或合作生产,从而确保了高质量,相应降低了成本。一些辅件,自己生产成本更高,就从国内采购。3.在促销方式上:重视公关宣传格兰仕善于创造性地制造新闻,从而使自己的知名度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以软广告保持与消费者的亲和力,提升自己的形象,同时降低促销费用。每年报刊专题报道的次数都在1000次以上,而且一年总有两三次成为媒体爆炒的热点。在广东顺德,除了劳动力成本低这一中国企业普遍拥有的优势外,还具有产业集群优势。顺德不仅造就了格兰仕、科龙、美的等知名家电企业,还是全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家电配件生产基地。在顺德,不出50公里,大多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家电配件,买配件就如在超市购物一样简单。顺德容桂镇:家电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4.在管理方式上:奉行“苦行僧”式的成本文化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减少管理层次、塑造企业文化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管理费用只有同类企业的一半左右,工人劳动生产率要比同类企业高50%以上。即使企业规模一样,格兰仕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措施,也使其产品成本比同类企业低5%—10%。5.在研究开发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开发上采取项目制,其开发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尤其是日本、美国和欧洲。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既降低了开发成本,又提高了开发效率。由于产销量大,分摊在单位产品上的开发费用很低,规模经济性非常明显。总成本领先并未与差别化相脱节1.致力于“降低价格,提高价值”,达到“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水平”。2.1997-1999年,在出口产品中,自有品牌与贴牌之比从1:9到3:7,再到4:6。3.1996年,成立家用电器科研所,主要进行微波炉产品的设计与新产品开发。1998年,在美国设立了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引进数十名权威专家,进行家电产品类尖端技术及新材料、智能化的应用研究。4.科研方面的投入已超过10亿元,获得了百余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当未来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格兰仕微波炉该怎么办?格兰仕微波炉的价格战有没有必要持续进行下去?在空调业务上,格兰仕可否沿袭微波炉的发展模式?问题与思考:格兰仕的成本领先战略是否需要改变关于格兰仕空调2000年9月,格兰仕投资20亿进军空调业,声称在最短时间内铸造微波炉产品之后的第二王国。宣称采用世界空调业“最”顶尖的三菱电机的“最”新技术、“最”先进的美国OAK热交换器加工设备、“最”顶尖的日本东芝大型注塑机、“最”先进的意大利开料机、世界“最”先进的电泳涂装生产线,集成了全世界“最”先进尖端生产装备,极大地确保其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2000年12月,格兰仕空调上市,与同型号的海尔、格力、海信空调比,每台价格便宜300—400元。关于空调市场空调市场正处于成长期,1999年城镇拥有量只占9%,远低于彩电、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拥有量100%左右的水平,并已逐渐从高档消费品向生活必需品转化。1999年国内市场需求为800万台左右,国内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300万台。空调市场集中度比较低,近十几个品牌集中瓜分了80%的市场份额,前三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15%、15%,谁也不拥有对市场的决定权,品牌忠诚度较低。
本文标题:格兰仕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62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