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
1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2008年11月15日)一、课题立项背景和研究目的1、立项背景《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经盐城市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委托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组织实施。其立项背景为:(1)盐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战略发展定位。盐城东濒黄海,西襟淮扬,南临通泰,北接连云港,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座新兴工商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北翼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是江苏省推进沿海开发的一方战略要地,也是苏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替代的产业高地。作为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要产业支撑的汽车制造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在进一步明确盐城市战略发展定位和落实盐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面临着“提升产业整体能级,壮大产业综合实力,克服产业发展瓶颈,推进产业有机融合”的重大战略任务。(2)盐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汽车制造服务产业发展路径。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在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汽车制造和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盐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业自身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改善行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能力”的重大营运问题。(3)盐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推进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企业地位和社会组织作为。盐城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在推进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着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凸现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推进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和“切入点”。2、研究目的《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其研究成果运用和要达到的目的是:(1)根据《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和《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政府规划和文件精神,结合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2体系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布局安排、重点项目和重大措施。(2)根据国内外汽车制造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总趋势,结合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重点发展行业的基础平台、发展时序和经济规模。(3)根据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盐城市经济社会和汽车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将《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政策、有序的流程、有力的保障和有机的工作机制。二、课题报告主体内容和关系构成1、主体内容《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报告的主体内容由5个部分构成。(1)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构建盐城市汽车产业配套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3)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4)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2+4+4”支撑体系和基本对策;(5)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基础平台、重点项目和进度要求。2、关系构成《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处理和平衡好5个关系。(1)宏观经济走势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外力作用与盐城市汽车产业的内生作用的关系;(2)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与汽车服务业提升的融合性作用的关系;(3)盐城市汽车制造业韩系企业的阶段性引领作用与本土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作用的关系;(4)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发展过程的政府政策的服务作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主体作用的关系;(5)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发展的本土化效应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性3联动的关系。三、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构建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总体上看,受经济全球化加速、能源技术革命加快、市场配置调整加剧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加深的共同作用影响,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技术创新和产业再造”将成为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和调整的主题。在这个主题的作用之下,汽车产业的投资和消费、研发和制造、营销和服务、集成和配套、能源和材料、工艺和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总趋势:一是汽车制造趋向更高程度的集成化。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托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良好衔接作用的产业集群组织更为有效的集约化生产。二是汽车服务趋向更具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人性化。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将按照不同的市场定位嬗变为专业的汽车制造服务商,汽车服务的领域将围绕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多方面的拓展。三是汽车研发趋向更具适应环保、节能和安全潮流的创新化。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将围绕环保、节能、安全的基本要求,广泛运用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和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展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车型换代,节能、环保、安全等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竞争的制高点。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和变化的总趋势与阶段性走向,也必将对盐城市建设汽车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具体可以概括为“三大机遇三大挑战”。机遇之一:世界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国际资本提高投资增值预期、发达国家强化成本控制和发展中国家拉动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汽车产业投资重点已经并继续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出台了投资国内汽车产业的政策和计划,但是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移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已经不可逆转。汽车产业投资转移的目标地区主要是中国和亚洲新兴汽车市场国家,而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投资回报大为提高,已经成为国际汽车产业巨头首选投资地。至2007年末,中国汽车需求量为879万辆,比2001年的244万辆净增635万辆,增长2.6倍;4中国汽车消费占全球的比重为12.0%,比2001年的4.3%增加7.7个百分点;中国汽车需求量在全世界的排名也从2001年的第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提高了5个位次,且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单一市场。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在国际汽车产业巨头已经基本完成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布局之后,将继续以新增投资和追加投资以及调整投资结构等方式保持和扩大在华投资。从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抓住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已经刻不容缓。从整车投资来看,主要是韩系汽车的增资扩容意愿较为明显,且韩国投资方对做大中国市场份额亦有一定的战略安排,盐城市成为韩系汽车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则有待于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克服“同门竞争”和“同质竞争”弊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加快形成。从汽车零部件投资来看,主要是韩系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新增投资,和为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所产生的新增国内外投资。韩系汽车零部件的新增投资的核心是适应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按照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和模块化、系统化供货能力建设的要求,予以确定。为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所产生的新增投资的关注点是调整现有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招商引资办法,顺应跨国公司整车厂按照QCDS或QCDD原则所制订的采购战略,通过参与竞争性采购来引进国内外的投资。机遇之二:国内汽车产业加快整合所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经过30年的发展,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内的汽车生产与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尽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汽车产能明显过剩、产品结构趋于失衡的现象(据预测,我国汽车产业在建和规划的生产能力在2010年将达到1200~1300万辆,而汽车销量将突破11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过高,2007年占了全国汽车产量的73%以上,到2010年,全国汽车市场将形成乘用车70%、商用车30%左右的格局),但是加快产业整合、推进产业升级仍然是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主体趋势。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团确定了“资源集成+服务集成”、“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品牌总成+零部件采购”、“总部经济+产业园区”、“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创新”等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并在这些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引领下,加快了资源服务集成、研发制造集中、生产配套集约、产业合作集群的进程。这种集成、集中、集约和集群的作用,5已经和正在继续影响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汽车行业(包括制造和服务)的新一轮“洗牌”和整合将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内展开。从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抓住国内汽车产业整合和升级的机遇已经刻不容缓。从资源服务集成来看,一是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东风汽车集团和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产业制造资源,成为“东风”、“现代”的区域产业资源集成商;二是可以充分灵活运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嫁接利用国内其他主要汽车产业集团的零部件制造资源和汽车专业化服务资源以及其他市场性资源,成为区域产业资源集成代理商。从研发制造集中来看,可以发挥作为国内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的作用,引进国内外汽车研发机构,克服盐城汽车产业“短腿”现象。从生产配套集约来看,可以充分利用盐城市汽车产业现有基础,适时推进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集约化程度。从产业合作集群来看,可以依托“长三角”,主动接受和进入国内汽车产业的整合,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专业化服务为纽带,形成与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团紧密联系、有机互动的盐城汽车产业集群以及集群效应。机遇之三:世界汽车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后发性机遇。目前,世界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期,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新的发展期的主题,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新的发展期的核心内涵,节能、环保、安全、电子信息等技术则成为新的发展期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国际汽车产业巨头和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团为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有利地位,无不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无不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研制和对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进程。从新能源技术应用来看,电动汽车、混合汽车、天然气汽车、氢气汽车、太阳能汽车以及其他新型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有所加快,关键技术有所突破,预计可能在未来20年内逐步替代以燃油为主的汽车。从环保技术应用来看,限制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汽车噪声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政策在汽车产业上的着力点,环保技术通过强制性标准成为汽车制造商的必然选择和汽车服务商的“市场法宝”。从安全技术应用来看,汽车安全智能化、汽车材料新型化的趋向更加突出,安全技术成为汽车制造服务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来看,汽车的全面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汽车零部件制造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将得以升级,并有可能由此加快汽车零部件各相关系统的信息化集成。6从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抓住世界汽车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后发性机遇已经刻不容缓。从汽车整车生产情况来看,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建成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和检测等5大先进车身工艺生产线奠定了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在全国汽车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技术基础。从汽车零部件生产情况来看,盐城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除为韩系车配套的韩方独资、控股的企业外,大多为非专业化生产传统汽车零部件,缺乏规模效应和竞争能力。若换个角度思考,可以将目前的相对劣势转化为后发性机遇,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一批用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组织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强竞争能力、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新的发展优势,以保证盐城市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若干个“制高点”,在未来的发展中留有若干个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亮点”。挑战之一:盐城市汽车产业面临加快自身发展模式“转型”所带来的挑战。盐城市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国内汽车市场争得一席之地,与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韩国现代起亚作为战略投资者,构筑汽车生产基地,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分不开的。这种主要依托外资发展的模式在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国内汽车产业进入以“总体整合、全面升级”为标志的发展新阶段时,这种主要依托外资发展的
本文标题: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55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