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本培训个人总结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来到二龙山农场学校工作后,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校本培训,令我受益非浅。从对培训的精彩内容的学习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我将自已通过校本培训作作出如下总结: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教学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已向畸形方向演变,课堂教学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最终导致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成为灌输式的教学,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而且,教师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中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自由愉快地学习。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角色,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探究,进行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种新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首先,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好坏都要给每个学生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再次,要懂得欣赏学生。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最后,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三、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富有情感的氛围和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富有感情的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信任教师,甚至把教师当成朋友,主动与教师交流、向教师请教。(二)联系生活实际及学生个人实际,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生锻炼了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生存环境的精神和责任感。(三)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师生间的换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新课标强调“自主参与、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因此让学生走上讲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开放式教学,突破了原有学科封闭状态,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争论,自主学习,增强了问题意识,提高了创新的能力。(四)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也要多一点诙谐与幽默,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本文标题:校本培训个人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6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