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管理会计作业练习题1
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练习题计算分析题:1、某公司2000年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月份123456合计维修工时(小时)40004500300050004300480025600维修费(元)22002400200026002300250014000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3)采用散布图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4)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4600小时,用高低点法预计7月的维修费是多少。第三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2.中原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连续三年的生产量均为6000件。销售量每年分别为6000件、5000件和7000件。产品的单位售价为25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性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12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8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为销售收入的4%,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发生额均为12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连续三年的损益表。(2)比较两种方法下税前利润的差别,并说明原因。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连续三年的销售量均为8000件,生产量则分别为8000件,10000件和6000件。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为18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4000元,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发生额均为15000元,假设全部为固定费用。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2)分析两种方法下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4、某企业最近三年有关生产、销售和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期初存货(件)―――――600100本期生产(件)300020004000本期销售(件)240025004000期末存货(件)600100100单位售价(元)100100100制造费用(元)单位变动成本505050固定成本总额360003600036000推销及管理费用单位变动成本555固定成本总额300003000030000要求:(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三年的收益表。(2)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净利润的差额。(3)用利润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第四章本量利分析1、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9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4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2000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9年的40%。要求:(1)预测2000年的保本销售量;(10分)(2)若2000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9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2、已知:某公司1999年销售收入为200000元,销售成本为18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0元,若2000年计划增加广告费80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要求:(1)预测2000年该公司的保本点;(2)若2000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第五章预测分析1、某企业连续两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1998年1999年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贡献边际固定成本利润60120006000004000002000006014000700000400000300000要求:计算经营杠杆系数。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按0.6的平滑指数预测的今年8月份产销量为1850件,5-8月份的实际产销量和总成本资料如下:月份5678总成本(元)20000198003100030000产销量(件)1000120018002000要求:(1)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用平滑指数法预测9月份的产销量。(3)利用成本性态模型和9月份的预测产销量,预测9月份的总成本。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1、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产品名称甲乙丙预计售价1006030预计单位变动成本503012单件定额机时402010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2、某企业本年计划生产甲产品2000台,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0元,现有一公司向企业发出定单,要求订货500台,其定单报价为170元/台。要求:就以下各种情况分别作出是否接受此订货的决策。(1)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3000台,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2)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200台,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3)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500台,但追加订货需要使用某专用设备,该设备的使用成本为2000元;若不接受追加订货,则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出租,可得租金5000元。(4)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400台,追加订货需要追加3000元的专属成本;若不接受追加订货,则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贡献边际总额为4000元。《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一)答案(1—6章)成本习性:1、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30(元/小时)a=y-bx=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2)7月份的维修费为:1100+0.30´4600=2480(元)变动成本法:1、(1)损益表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销售收入2400002500004000008900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120000125000200000445000变动销售成本12000125002000044500变动成本合计132000137500220000489500贡献边际108000112500180000400500期间费用固定生产费用360003600036000108000固定销售费用30000300003000090000期间费用合计660006600066000198000税前净利4200046500114000202500(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36000÷3000=12(元/件)第2年=36000÷2000=18(元/件)第3年=36000÷4000=9(元/件)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12×600=7200(元)第2年=18×100=1800(元)第3年=9×100=900(元)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0(元)第2年=7200(元)第3年=1800(元)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利润差额如下:第1年=7200-0=7200(元)第2年=1800-7200=-5400(元)第3年=900-1800=-900(元)(3)利用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如下:第1年=42000+7200=49200(元)第2年=46500-5400=41100(元)第3年=114000-900=113100(元)第四章本量利分析1、(1)销售单价=16¸40%=40(元/件)销售量=64000¸16=4000(件)固定成本=(40-16)×4000-18000=78000(元)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件)(2)税前利润=(40-16)×4000×(1+8%)-78000=25680(元)2、答:(1)销售量=200000¸40=5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80000-80000)¸5000=20(元/件)保本销售量=(80000+8000)¸(40-20)=4400(件)(2)目标销售额=(80000+8000+100000)¸(40-20)×40=376000(元)第五章预测分析1、解:产销量变动率=(14000-12000)¸12000=17%利润变动率=(300000-200000)¸200000=50%经营杠杆系数=50%¸17%=2.952、(1)高点的坐标为(2000,30000)低点的坐标为(1000,20000)b=(30000-20000)÷(2000-1000)=10(元)a=20000-10×1000或(=3000-10×2000)=10000(元)y=10000+10x(2)9月份预测产销量为:X=0.6×20000+(1-0.6)×1850=1940(件)(3)9月份预测总成本=10000+10×1940=29400(元)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1、解:(1)根据资料编表如下: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剩余生产能力800080008000最大产量8000¸40=200400800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5060303012单位产品贡献边际503018单位定额机时402010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贡献边际总额50¸40=1.251.25×8000=100001.5120001.814400由上表可知:从单位贡献边际来看,甲、乙两种提供的较多,但丙能提供的贡献边际总额最多,为14400元,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2)如丙产品的年市场需求量为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首先应安排丙产品600件的生产,这时仍剩余机时2000小时(8000-600×10)。由于甲产品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是1.25,乙为1.5,因而剩余的机时应全部安排乙产品的生产,可以生产乙产品100件(2000¸20),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贡献边际最大,为13800元(600×18+100×30)。2、(1)因为定单报价17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140元/台,所以,可以接受追加订货。(2)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接受订货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变动成本170×500=8500088000140×200=2800000机会成本200×300=60000相关损益-30000因为拒绝接受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拒绝接受追加订货。(3)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接受订货相关成本合计变动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170×500=8500077000140×500=700002000500000相关损益+80000因为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4)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接受订货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合计变动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其中:冲击正常任务收入设备出租可获租金170×500=8500083000140×400=56000300024000200×100=20000400000相关损益+20000因为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与答案(7—9章)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一、名词解释1、货币时间价值2、年金二、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A折旧费B经营成本C各项税款D建设投资2、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营业支出为60万元,其中折旧为10万元,所得税率为40%,则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为()A26万元B34万元C40万元D50万元3、普通年金是指()A后付年金B先付年金C永续年金D递延年金4、投资方案各年税后现金净流量等于()A税后收入-税后成本B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所得税C税后净利+折旧×所得税率D税后收入-税后成本+折旧×所得税率E税后净利润+折旧5、如果某项目分两次投入流动资金,第一次投入200万元,第二次投入260万元,经营期内没有发生提前回收流动资金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该项目流动资金投资合计460万元B第一次投资时的流动资金需用额为200万元C第二次投资时的流动资金需用额为460万元D第二次投资时的流动资金需用额为260万元E终结点回收的流动资金为660万元6、某投资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100万元,项目投产后的现金净流量依次为10万元、20万元、50万元、40万元和30
本文标题:管理会计作业练习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30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