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三
诗歌鉴赏选择题姓名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复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C、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D、《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B、这里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C、诗的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D、诗的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4、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A、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僧人惠崇所作的画上题写的七言绝句。B、第一句中的“三两枝”说明时间是早春。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的景物,如鲜嫩的蒌蒿、短壮的芦芽、逆水上游的河豚。D、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的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5.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B、“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也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D、这首诗文字浅近,想象独特,写景逼真,展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6.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A、‘渔歌子’是题目,这首词的语言通俗流畅,清新自然,具有民歌风味。B、“鳜鱼肥”表明这是垂钓的大好季节,“青箬笠,绿蓑衣”标示了渔父的身份。C、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自然景物,刻画了一位怡然自得的垂钓渔翁。D、这首词托物言志,借渔翁的生活表达自己摆脱官场羁绊后,热爱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7.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破阵子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A、“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C、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D、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8.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A、《出塞》,乐府旧题,古代一种军歌。塞,边疆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B、“龙城飞将”古人对汉朝防守边疆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代称英勇机智的统帅。C、“胡马”指古代北方民族的军队。胡,古代对北方民族的通称。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9.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A、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瓜洲,怀念金陵住所的诗,一般认为是作者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时所作。B、“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音为jiān,中间。这句诗交代了两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C、“绿”意为“吹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表现力。D、这诗借春风、明月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10.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11.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12.渔家傲·塞下秋来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①下列词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②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13.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14.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15.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16.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17.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B、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C、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18.关于下面袁枚的《马嵬》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B、人间的“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19.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2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即事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①下面是两首元曲,对它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元曲分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此二首《天净沙》均属小令。B、《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和《即事》都是曲题名。C、《天净沙·秋思》全篇28个字,没用一个动词,全由名词和它的修饰语组合而成,但却构成了一幅有机的图画,有一字千金之感。D、《天净沙·即事》全篇28个字是由14个重叠字构成的,其中没用一个动词,但却处处显示出动态。②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5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