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成本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却是专案经理想要和老板沟通不得不练就的功力。假设绩效(产值)是众老板们最关心的重点,那么成本绝对是排名第二的项目,好的专案非但能开源,还能节流,替公司省下大笔预算。成本管理的第一课,是要了解实获值管理(EarnedValueManagement,简称EVM)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透过计算预计成本、预计进度、实际成本、实际进度之间的关系,来澄清专案现况,并进而预测未来还需花费的时间及资源。但今天并不深入谈实获值管理,即使它是相当重要的工具,但对于新创公司或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开源节流远比分析现况来得重要,毕竟预算是很难追加的(或者一开始根本没有预算可言)。老板们在意的或许是最初的成本估算,有了初估的预算后(当然算出来也不一定代表拿得到),才能更有效评估专案的可行性。成本估算可透过几种方式:(1)类比估算:简单来说,就是套用过去经验来估算,但每个专案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这一类的算法容易有误差,但却也是最常被使用的方式,特别是当专案还在评估阶段时,手边的资讯经常是有限的,因此不得不利用类比估算法来作为第一次的预算粗估。(2)参数估算:使用历史资料或统计关系得到一个估算值,可以想像是类比估算的数值化,例如过去执行的经验显示,A工作需原件100组,每组原件100元,组装需一个月,每人薪资约3万....经过计算后,可得到A工作的成本估计。(3)由下而上估算:配合WBS,针对一个一个已经拆分好的工作包进行估算,最后累加而得,由于估算的层面较为广而深,因此一般来说会比较精确,且过程中还可套用类比或参数估算的方式进行。(4)三点估算:当过去的经验已无法作为参考时,或专案包含太多不确定性,此时可以使用三点估算或PERT估算法,就是将成本分为最可能、悲观值、乐观值三种,也可以想像成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但总有万一或不幸、拼一点可以达成(而通常第三项大概是普遍老板们会想听到的),再将这三项加权平均而得一个估算值。
本文标题:成本估算的几种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1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