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龙源期刊网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作者:千艳红侯凤莲白敬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除会阴型患儿采用阴茎腹曲矫正术外,其余均行Ⅰ期阴茎下曲矫正尿道成形术。结果拔除尿道支撑管时间均在术后8~10d,住院10~20d,平均住院时间为(12.6±1.3)d。术后2例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均与感染有关。随访1~2年,患儿排尿均正常,外形美观。结论加强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治愈率,减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关键词]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4(c)-0167-02尿道下裂是指男性下尿路与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畸形,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史,发病率为0.3%~0.4%[1]。由于前尿道发育不全,造成尿道口达不到正常位置,部分患者可伴有阴茎下弯等现象,不能站立排尿,射程短,成年后可影响性功能与生育,所以须采用手术矫正畸形。目前,手术是尿道下裂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伸直阴茎,尿道口移位至正常位置,修复尿道。但手术难度较大,精细度较高,新尿道应做皮瓣,易发生并发症,且并发症为手术主要失败原因,其中尿瘘、尿道狭窄与感染约占15%~30%[2]。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治愈率,既要依赖于手术技术的完善,又要取决于围手术期护理,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5月—2012年7月收治84例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取尿道成形术及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84例,均为男性,年龄4~11岁,平均年龄(8.3±1.5)岁。其中阴茎型48例,冠状沟型13例,会阴型23例,包括阴茎阴囊转为5例,蹼状阴茎6例,合并双侧隐睾4例,单侧隐睾10例。尿道缺损范围5~8cm,平均(6.6±0.3)cm。1.2方法阴茎型、冠状沟型患儿均行Ⅰ期阴茎下曲矫正尿道成形术,会阴型患儿仅行阴茎腹曲矫正术。1.2.1术前护理龙源期刊网心理护理患儿排尿方式异于常人,常常会存在孤独、羞愧及自卑的心理,对治疗也会拒绝、排斥。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特点,主动与其沟通,鼓励说出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尊重患儿隐私,建立友好关系。并向患儿家属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成功案例等,消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焦虑的心理,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1.2.1.2皮肤护理患儿包皮与会阴部大部分会存在污垢,术前3d应督促患儿洗澡更衣,会阴部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次/d,年龄较大患儿要按常规剃毛清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果患儿阴囊、包皮发生炎症、溃烂,治愈后即可手术治疗。1.2.1.3术前准备术前避免着凉,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练习床上排便。术前3~5d增加饮水量,可起到冲洗尿道作用。术前1d备皮。术晨开塞露通便,术前6h禁食、禁水。1.2.2术后护理1.2.2.1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巡视病房应10~15min/次,对患儿的面色、口唇色、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观察与记录,若出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1.2.2.2伤口护理术后切口上方使用支架被支撑,将盖被托起,防止重力压迫伤口。对患儿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血、渗液及阴茎头有无发绀、水肿现象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严重的发绀、水肿现象,需松解绷带,给予重新包扎,纱布、绷带应平整,厚度、松紧适宜,防止造成皮肤表皮坏死,不利于切口愈合,甚至造成尿道部分或全部开裂。1.2.2.3疼痛护理麻醉苏醒后,患儿疼痛感最强,常规给予镇痛或镇静处理。10岁以上阴茎发育较好患儿,术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阴茎勃起,特别夜间严重,可造成切口开裂、出血,应给予口服乙烯雌酚,避免阴茎勃起,减轻疼痛与出血现象。1.2.2.4饮食护理食易消化、易吸收、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由于便秘用力排便时可导致新建尿道过早排尿,使切口受到污染后切口开裂而发生尿瘘。2结果该组84例患儿拔除尿道支撑管时间均在术后8~10d,住院10~20d,平均住院时间为(12.6±1.3)d。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57%,其中尿瘘2例,尿道狭窄1例。随访1~2年,患儿排尿均正常,外形美观。3讨论尿道成形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为尿瘘与尿道狭窄,主要与新尿道供血不足、排尿不通畅、术后感染及支架管远端梗阻相关。徐丽芬[3]等文献报道,70例观察组患儿发生尿道狭窄2例(2.86%),尿瘘3例(4.29%),而对照组患儿发生尿道狭窄8例(11.43%),尿瘘10例龙源期刊网(14.29%)。该组84例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3.57%),与其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尿瘘2例(2.38%),6个月后进行尿瘘修补痊愈,尿道狭窄1例(1.19%),术后经过尿道扩张痊愈,发生原因均为支架管阻塞,尿液从支架管周围溢出,发生感染。术后应及时更换伤口渗湿敷料,保持其干净,可采用0.1%苯扎溴铵棉球清洗尿道口,2次/d,并采用红外线照射15min,1次/d,具有保持创面干燥作用,加快创面血液循环,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照射时要注意保护大腿两侧皮肤,避免烧伤。感染是造成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主要因素,术后导管的护理是避免感染的关键[5]。因此,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发生扭曲、挤压、脱落等。由于患儿对术后疼痛与膀胱痉挛耐受力差,过度活动容易造成引流管脱落、移位,从而引流不畅。因此,应采用双腔硅胶气囊尿管,可避免尿管外退、刺激膀胱颈部,减少尿道分泌物、降低尿道内压,无菌条件下使用0.9%生理盐水20mL低压冲洗尿管,2次/d,可避免尿管附壁对膀胱三角区造成刺激,注意冲洗时动作应轻柔,防止用力过度或摆动阴茎而疼痛,与王红林[6]报道结果一致;术后应鼓励患儿大量饮水,1500~2000mL/d,可有效清理尿道分泌物与积血,避免尿道感染、尿管阻塞而形成尿瘘,更换1次/d尿袋,并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等;尿袋应在低于膀胱下水平位固定,避免逆行感染;常常术后8~10d将尿道支撑管拔除,若患儿尿道外口或吻合口狭窄,而出现尿线变细,严重者为滴尿,应定期做尿道扩张。由于小儿生性活泼好动,出院时须嘱家属1年内禁止患儿做激烈运动,避免重力挤压、撞击、摩擦阴茎。综上所述,加强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治愈率,减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熊亮,王爱莲.儿童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8-10.[2]许淑君.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70-71.[3]徐丽芬,杨荆艳,昌蕴梅.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0(6):28-29.[4]张运霞.Duckett术式治疗先天性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4):135-136.[5]杨萍.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中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2):80-81,92.[6]王红林.尿道下裂手术后尿瘘修补术的护理[J].淮海医药,2012(1):84.龙源期刊网(收稿日期:2013-01-20)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9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