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历史高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 课件(共22张)
第三课宋明理学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杨《中国人史纲》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2、儒、佛、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2)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3)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二、宋朝的程朱理学“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的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1、宋朝理学的产生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1)时代背景派别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朱熹求“理”方法:“;“存,灭人欲”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就是。王守仁王守仁——致良知。2.探究理学思想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论文集》卷七十材料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3.“理”为何物——走进“理”的天地材料三: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王阳明全集》材料四: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材料五:陆九渊认为明“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既然有“理”,如何明“理”?3.“理”为何物——走进“理”的天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陆九渊与杨简的对话—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杨:“本心”到底指什么?陆:你断案的时候,心中的是非标准是什么?那便是你的本心。可见本心就是人心中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何谓发明本心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发明本心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材料六: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明“理”之后,关键是如何做到言行举止合“理”而不“非礼”?3.“理”为何物——走进“理”的天地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以理杀人?贞洁牌坊背后的血泪“美丽”的三寸金莲二十四孝故事——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影响:1、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性。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长沙)时,湖南安抚使李芾及部属沈忠、杨震等在城中矢尽,弹尽粮绝情况下战斗到最后,为国殉葬。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子弟理学门生也全部战死殉国。不少长沙百姓在城破后也自杀殉国。宋坚持抗争一直到最后。厓山(广东江门市)海战悲壮的亡国,丞相陆秀夫背负九岁的幼帝赵昺投海。“后宫诸臣,从死者众”“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民族精神?影响:2、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学两大流派有何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理的由来求理方法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同(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都是对儒学的发展,都承认理的存在。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形象比喻差别: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寻求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A.致良知B.发明本心•C.经世致用D.读圣贤书•人名中蕴涵着时代观念和人生追求。某部正史中多次出现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人名。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该时期主流价值观是()•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校高中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要为陆九渊设计台词。下列设计合适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这主要反映了()•A.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B.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C.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D.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A.孟子的“人性本善”•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D.王守仁的“致良知”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高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 课件(共22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9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