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华容道义释曹操 展示稿改
此时的关羽,处在“忠”与“义”的尖锐矛盾之中,经受着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从忠于汉室,忠于刘备集团的立场来看,曹操是图谋篡逆的“汉贼”,是刘备集团的死敌,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又是除刘备、张飞之外的关羽的平生知己,对关羽可谓恩深义重,关羽很难用自己的手去捉住曹操。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矛盾冲突,分三层描写了关羽放走曹操的过程。当曹操在马上向他欠身施礼时,他本来应该马上动手,抓住曹操以成大功,但他竟然称曹操为“丞相”,这彬彬有礼的态度实际上暗示关羽没有忘记旧情。机警过人的曹操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信号,立即向关羽告饶,本来关羽是不想放走曹操的,还立下了军令状。然而,在曹操的软语央求,曹军的跪求下,他却无论如何也强硬不起来。他回答——昔日之恩,已回报了.这话看来也有道理,却留下了很大的漏洞:当年关羽曾在辞别曹操的信中许诺“他日再报恩”,何况此后又有送行赠袍、过五关斩六将之事,他又欠下了曹操更多的恩义,这样一来,他对曹操说的话就没有多少力量了。曹操正是抓住关羽这个漏洞,马上用五关斩将,春秋时期庾公之斯不杀子濯孺子的故事来打动,提醒关羽以信义为重。这在关羽心中掀起了莫大的波澜!于是,关羽恩怨分明的性格终于占了上风。再加上曹军的垂泪跪求,他的思想防线就此崩溃了。只见他勒回马头,吩咐众军四散摆开,放走了曹操。此刻,他的心中躁动着以恩报恩的情感,什么军令状,什么两军的生死搏斗,一时都顾不得了。这叫声,包含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有不得不违背将令的懊恼,有“义气”得以保全的激动,也有抓住剩余的曹军以为补偿的念头……这时,曹军皆下马哭拜于地,而曹军中与关羽关系最好的张辽恰恰又在这时赶到,于是关羽又动故旧之情,放了曹军。作品描写了关羽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今人对于关羽的放曹多持否定态度,认为关羽丧失立场,为了一己私恩而出卖原则。然而,对于的关羽,这却是由他的性格所导致的必然行动。按照“士为知己者死”的古代观点,关羽为了顾全旧交而放走曹操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刘备也原谅了关羽。
本文标题:华容道义释曹操 展示稿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9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