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家居行业 > 家具厂安全用电培训PPT
第1章安全用电第一节第一节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和电路模型第1章安全用电电路模型电路模型•各部分理想化模型1.电阻2.电容3.电感•由理想化的元件构成的电路常用R来表示常用C来表示常用L来表示第1章安全用电11:电:电----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22:电压:电压----也称作也称作电势电势差或差或电位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量差的物理量。(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11、、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电压的单位电压的单位VV常用单位常用单位kVkV、、mVmV、、μμVV换算关系:换算关系:1Kv1Kv==1000V1V1000V1V==1000mV1mV1000mV1mV==10001000μμVV22、常见电压值:、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一节干电池1.5V1.5V一节蓄电池一节蓄电池2V2V家庭电压家庭电压220V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6V33、正电压、负电压、相电压和线电压、正电压、负电压、相电压和线电压第1章安全用电•3: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源的电动势形成了电压,继而产生了电场力,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电场内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A)。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所有电性的基本单位。除了A,常用的单位有千安(KA)、有毫安(mA)、微安(μA)。•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U—线电压(伏);I—线电流(安)。第1章安全用电•5:功率---求功率的公式也为P=W/t=UI=I平方R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因为W=F(f力)*s(s距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F为力,V为速度)。6:无功--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或电容)的电路里,电感(或电容)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的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的能量贮存起来,在另外半周期的时间里又把贮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我们把与电源交换能量的振幅值叫做无功功率,以字母Q表示,单位干乏(kvar)。第1章安全用电6:视在功率--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用符号S表示,计算单位:伏安(vA)、千伏安(KvA)。变压器的容量是用视在功率表示。•单相:S=UI式中:S—容量(伏安)U—相电压(伏)I—相电流(安)。•三相:S=1.732UI式中:S—容量(伏安)U—线电压(伏)I—线电流(安)。•有功:P=UIcosφ---相电压视在功率(S)无功:q=UIsinφ第1章安全用电第一章安全用电1.1人身安全1.2电气火灾1.3用电安全技术简介1.4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安全是时时、事事、处处不能漠视的第1章安全用电一、概要1、掌握用电安全技术(包括接地保护、接零保护和漏电保)2、了解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流和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3、培养逻辑思维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安全用电的技术是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是本章的难点。第1章安全用电第一章安全用电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第1章安全用电1.1人身安全1.触电危害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型,即电伤和电击。1)电伤-非致命的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2)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第1章安全用电3)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①感觉电流: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②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mA)。③致命电流: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第1章安全用电(2)电流的类型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第1章安全用电(3)电流的作用时间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有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第1章安全用电(4)电流路径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5)人体电阻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一般为100KΩ左右,而一旦潮湿可降到1KΩ。人体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第1章安全用电(6)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第1章安全用电2.常见的触电原因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1)单极触电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极触电,如图1.1所示。图1.1-1(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图1.1-1(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第1章安全用电(a)中性点直接接地(b)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图1.1-1第1章安全用电2)双极触电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以及在高压系统中,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造成电弧放电时,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如图1.1-2所示。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为救他,立即断开电源!第1章安全用电图1.1-2双极触电第1章安全用电3)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点为圆心,半径20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人站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以0.8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如图1.1-3所示,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高压线第1章安全用电4)剩余电荷触电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带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设备带有剩余电荷,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检修前、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第1章安全用电3.防止触电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1)缺乏用电常识,触及带电的导线。(2)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3)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4)高压线路落地,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5)检修中,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接线错误,造成触电事故。(6)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第1章安全用电安全措施(1)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应在停电后进行,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①切断电源。②验电。③装设临时地线。第1章安全用电1.2电气火灾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第1章安全用电1.3用电安全技术简介低压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末端,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建筑的每一角落,平常使用最多的是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从安全用电等方面考虑,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系统、TT系统、TN系统。TN系统又分为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三种形式。1)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壳直接接地的系统,如图1.3-1所示。IT系统中,连接设备外壳可导电部分和接地体的导线,就是PE线。图1.3-1IT接地第1章安全用电2)TT系统T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壳也直接接地的系统,如图1.3-2所示。通常将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而设备外壳接地叫做保护接地。TT系统中,这两个接地必须是相互独立的。设备接地可以是每一设备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地装置,也可以若干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图1.3-2中单相设备和单相插座就是共用接地装置的。图1.3-2TT系统接地第1章安全用电3)TN系统TN系统即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壳等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点有直接电气连接的系统,它有三种形式,分述如下。(1)TN—S系统TN—S系统如图1.3-3所示。图中中性线N与TT系统相同,在电源中性点工作接地,而用电设备外壳等可导电部分通过专门设置的保护线PE连接到电源中性点上。在这种系统中,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分开的。TN—S系统的最大特征是N线与PE线在系统中性点分开后,不能再有任何电气连接。TN—S系统是我国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系统(又称三相五线制)。新楼宇大多采用此系统。第1章安全用电图1.3-3TN-S系统接地第1章安全用电(2)TN-C系统TN-C系统如图1.3-4所示,它将PE线和N线的功能综合起来,由一根称为保护中性线PEN,同时承担保护和中性线两者的功能。在用电设备处,PEN线既连接到负荷中性点上,又连接到设备外壳等可导电部分。此时注意火线(L)与零线(N)要接对,否则外壳要带
本文标题:家具厂安全用电培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3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