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4~6要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4~6要素)评审标准要素评审标准设置了12个A级要素,56个B级要素。1、法律、法规和标准2、机构和职责3、风险管理4、管理制度5、培训教育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7、作业安全8、职业健康9、危险化学品管理10、事故与应急11、检查与自评12、本地区的要求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4管理制度4.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2操作规程4.3修订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4.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化要求】1.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1)安全生产职责;(2)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4)安全生产费用;(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6)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7)安全培训教育;(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9)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10)风险评价;11)隐患排查治理;(12)重大危险源管理;13)变更管理;(14)事故管理;15)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16)消防管理;17)仓库、罐区安全管理;(18)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19)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20)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21)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23)检维修管理;24)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25)承包商管理;(26)供应商管理;(27)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28)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2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30)应急救援管理;(31)安全检查管理;(32)自评。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企业达标标准】1.通过识别和评估,将适用于本企业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定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并严格落实;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内容应符合标准要求;3.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要求;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5.除制定《通用规范》要求的规章制度以外,还应制定包括以下内容的规章制度:工艺管理、开停车管理、设备管理、建(构)筑物管理、电气管理、公用工程管理、易制毒管理、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定期巡线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厂区交通安全、文件、档案管理制度等。6.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审定并签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注:1.未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或进入受限空间管理制度,扣100分(A级要素否决项)。2.未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之一,扣40分(B级要素否决项):变更管理、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制度及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关于制度建立的解释(评审过程中把握)任何制度必须是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满足规章制度涵盖的内容,没有要求一定要求制定手册等。名称不重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内容目前,已有体系的企业比较多,如何来结合《规范》,只要管理内容与标准化要求符合都认可,现成一些文件清单展示出来比较好,在HSE/ISO18000对照新标准,对不足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融合形成更完整的体系完整性:32项制度是否齐全,不一定名称要对上,关键看是否有相关内容的管理制度;有效性: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制度的公布、评审和修订;制度的运行情况;可操作性:制度管理的范围、对象、内容和相关记录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标准化要求】2.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企业达标标准】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4.2操作规程【标准化要求】1.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企业达标标准】1.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为依据,编制岗位操作规程;2.发放到相关岗位;3.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技术负责人审定并签发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要求的安全技术知识、工作条件,特别是工作程序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应急处理程序避免编写不全。注:有岗位未编制操作规程,或岗位无法提供操作规程,扣40分(B级要素否决项)。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标准化要求】2.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企业达标标准】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应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注:投产或投用前未编制操作规程,扣40分(B级要素否决项)。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4.3修订【标准化要求】1.企业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1)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4)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6)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8)其他相关事项。【企业达标标准】1.规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修订的时机和频次;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3.按规定进行评审和修订;4.在发生有关情况时,应及时评审、修订相关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详解评审标准要素4【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2.企业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注明生效日期。1.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2.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注明生效日期。3.企业应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新旧版本同时使用的现象)企业现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的版本。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5培训教育5.1培训教育管理5.2从业人员岗位标准5.3管理人员培训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5.6日常安全教育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5.1培训教育管理【标准化要求】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企业达标标准】1.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2.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3.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实施。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提供培训、教育所需的人员、资金和设施。【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2.企业应组织培训教育,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一人一档)3.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按规定记录变更情况。(年末年初进行调整)4.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5.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1.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2.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6.企业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5.2从业人员岗位标准(新增)1.企业对从业人员岗位标准要求应文件化,做到明确具体;(对岗位的要求、重要岗位、学历、经历、资质的要求)2.落实国家、地方及行业等部门制定的岗位标准。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5.3管理人员培训【标准化要求】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企业达标标准】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总局3号令规定48课时)2.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每年16课时)。注: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或证书失效,扣20分(B级要素否决项)。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2.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企业达标标准】1.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2.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3.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标准化要求】1.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企业达标标准】1.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方法等培训;3.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20课时)。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2.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企业达标标准】1.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学时应符合安监总局令第3号文件的规定(一般单位24课时,危化等72课时)。注:未接受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合格上岗,1人次扣30分(B级要素否决项)。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3.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企业达标标准】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2.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复审;3.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帐。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4.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企业达标标准】1.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2.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管理台帐。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5.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达标标准】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对有关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标准化要求】1.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达标标准】2.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详解评审标准要素5【标准化要求】3.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企业达标标准】1.对承包商的所有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2.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对施工单位进
本文标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4~6要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6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