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1.孟德尔第二定侓,自由组合定侓: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侓的现代学解释: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例:A和a,D和d。非等位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例:A和B,A和D,A和d,a和B,a和D,a和d。[注意]B和B不是等位基因,叫做相同基因。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为连锁,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侓)(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当各种配子的成活率及相遇的机会是均等时,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亲本类型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能够稳定遗传的占比例为4/16.(4)孟德尔定律适合两对及三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实验。(5)自由组合定侓的验证:测交(F1代与隐性纯合子相交)结果: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为1:1:1:1有趣的记忆:YYRR1/16YYRr2/16双显(Y_R_)YyRR2/169/16黄圆YyRr4/16纯隐(yyrr)yyrr1/161/16绿皱YYrr1/16单显(Y_rr)Yyrr2/163/16黄皱yyRR1/16单显(yyR_)yyRr2/163/16绿圆亲本类型重组类型AaBBDd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2注意:符合孟德尔定侓的条件:1)有性生殖,能够产生雌雄配子2)细胞核遗传3)单基因遗传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10/16,亲本类型为6/16。记忆技巧:F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双显:单显:单显:双隐=9:3:3:1;F2有9种基因型比例:纯合子有4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每种占1/16,故纯合子比例为4/16;单杂合子有4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每种占2/16,故单杂合子比例为8/16;双杂合子有1种基因型,YyRr,占4/16。3.自由组合定侓在实践中的意义:理论上:可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实践上:通过基因重组,使不同品种间的优良性状重新组合,培育新的优良品种。4.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基因位置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F1配子类型2种,比值相等4种(2n种),比值相等F2表现型2种,显性:隐性为3:14种(2n种),双显:单显:单显:隐性为9:3:3:1F2基因型3种9种(3n种)遗传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应用①作物育种,出现隐性性状就能稳定遗传;显性需要连续自交选择。②禁止近亲结婚预防产生遗传病①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有目的地培育具有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②由于基因重组引起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5.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部联系:杂交的基因对数F1配子F2表现型F2基因型种类比例组合数数目分离比数目分离比12(1:1)142(3:1)13(1:2:1)124(1:1)2164(3:1)29(1:2:1)238(1:1)3648(3:1)327(1:2:1)3n2n(1:1)n22n2n(3:1)n3n(1:2:1)n记准底数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3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F1配子种类2n,比例为(1:1)n,F1配子组合数4n;F2基因型种类3n,比例为(1:2:1)n,F2表现型种类2n,分离比为(3:1)n;Fn杂合子(1/2)nn代表杂合子做亲本时的自交次数Fn纯合子1─(1/2)n(纯合子中显性和隐性各占一半)6.解遗传学应用题的思想、方法、技巧:(1)显、隐性状的确定法。(2)一对等位基因的结合方式与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3)分解思想。(4)隐性纯合突破法。(5)根据后代的分离比解题。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有关计算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因而可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显得简单易行。其基本策略是:(1)首先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aa。(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①配子类型及某种配子概率的问题:某生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这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则它产生的精子的种类有:AaBbcc↓↓↓注:某基因型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数=2n2×2×1=4[n=基因型等位基因对数(杂合基因对数)]即: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数等于各对基因单独形成的配子种数的乘积。配子中某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等于该个基因型中每个基因型出现概率的乘积。如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出现Abc配子类型的概率:1/2(A)×1/2(b)×1/2(c)=1/8(Abc)引申:后代组合数=两亲本配子数相乘。如AaBbcc×AaBbcc雌雄个体均产生4种配子,因此后代组合方式有4×4=16种。②基因型类型及某种基因型概率的问题: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AA:Aa:aa=1:2:1)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BB:Bb=1:1)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CC:Cc:cc=1:2:1)因而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即: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相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基因型中每对基因型出现概率的乘积。AaBbCc与AaBBCc杂交,出现AaBbcc的概率:2/4(Aa)×1/2(Bb)×1/4(cc)=1/16(AaBbcc)③表现型类型及某种表现型概率的问题: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4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A_:aa=3:1)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B_:bb=1:1)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C_:cc=3:1)因而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2×2×2=8种表现型。注: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相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子代个别表现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表现型中每对基因的表现型所占比例的乘积。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出现A_bbC_性状的概率:3/4A_×1/2(bb)×3/4C_=9/32④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计算两种遗传病概率。在求概率时,先分别求出每种病的发病率,注意遗传病与遗传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可按基因分离定律来做题。在求一种遗传病发病率时就不要考虑另一种遗传病,这样就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患甲病(用甲+表示)的概率为a,如患乙病(用乙+表示)的概率为b,不患病用(-)表示。然后可按如下组合,求出其他各种情况的患病概率:既患甲又患乙,即甲+乙+:概率为a*b只患甲,即甲+乙-:概率为a*(1-b)只患乙,即甲-乙+:概率为(1-a)*b既不患甲又不患乙,即甲-乙-:概率为(1-a)*(1-b)8.几种交配方式的子代表现型推测:(1)纯合体自交:子代均为该亲本的纯合体,表现型1种。(2)纯合体杂交:例AABB×aabb;AAbb×aaBB,子代表现型为1种。(3)纯合体×单杂: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子代表现型为1或1:1。(4)单杂自交:例Aabb、AABb,子代表现型之比为3:1。(5)单杂杂交: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子代表现型为1或1:1或1:1:1:1。(6)双杂单杂杂交:例AaBb×aaBb、AaBb×AABb,子代表现型之比为3:3:1:1或3:1(7)双杂自交:例AaBb×AaBb,子代表现型之比为9:3:3:1
本文标题: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知识点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9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