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科学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张爱珍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2页共40页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者备注第一单元张爱珍第二单元张爱珍第三单元张爱珍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一、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科学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汽车的科学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5.研究汽车车灯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3页共40页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1.交通工具的分类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3.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交通工具的发展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1观察、比较塑料袋2塑料袋能什么一塑料袋3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4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5减少白色污染1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2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二镜子3制作一个万花筒4用镜子反光1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2把钟表分类三钟表3计时方法4怎样知道时间5古人的计时方法6制作水漏1比较瓶子的相同和不同四瓶子2哪个瓶子装的水多3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1认识各种壶五壶2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3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4壶还有哪些秘密1把拉链分类2确定研究问题六拉链3研究拉链4拉链还能用在哪5拉链和扣子、绳子的比较一认识水1.观察水2.研究水是会流动3.研究水是没有形状4.辨别哪一杯是水二水的游戏1.毛细现象的游戏2.水面变化的游戏3.吹泡泡游戏4.小船游戏5.沉浮游戏三水与生活1.认识水的用途2.调查喝水量和用水量3.了解北京地区缺水的原因4.节约用水的方法5.认识节水龙头6.设计节约用水宣传画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4页共40页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用自己观点解释问题或假设,不重复别人观点,敢于向学生、老师,书本中观点质疑。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探气和间接经验未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观点。难点: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十八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进度12/25—29自行车的科学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23/3—8汽车的科学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10—15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研究汽车上的镜子417—22研究汽车车灯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组装、制作汽车模型524—29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分类631—4/4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5页共40页77—11交通工具的发展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814—18塑料袋观察、比较塑料袋塑料袋能什么921—25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用镜子反光1028—2/5镜子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115—9制作一个万花筒用镜子反光1212—16钟表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把钟表分类计时方法1319—23怎样知道时间古人的计时方法制作水漏1426—30瓶子哪个瓶子装的水多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152/6—6壶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壶还有哪些秘密169—13拉链1716—20认识水1823—27水的游戏1.毛细现象的游戏2.水面变化的游戏1930—4/73.吹泡泡游戏4.小船游戏5.沉浮游戏207—11测评212223单元教材分析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6页共40页课题:自行车的科学教学内容:交通工具自行车的科学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汽车的科学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5.研究汽车车灯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1.交通工具的分类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3.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交通工具的发展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行车和汽车、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周转物体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在探究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改进自行车、制作小汽车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引导学生探究自行车、汽车中包含的科学和技术,对自行车和汽车构造中可见的、简单的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自行车和汽车的简单构造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自行车和汽车、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周转物体奥秘难点:探究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时安排:6课时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7页共40页课型: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自行车的科学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行车的构造,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妙的兴趣,并乐于去年探究其中科学道理的态度和情感2.通过研究自行车的结构、自行车的反光片、车身的管状结构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自行车有各种各样的,各种各样的车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了解自行车的简单构造和这些构造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教学难点:学会观察自行车的各部分结构教学准备:活动1:教师准备材料——自行车的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活动2: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反光片、手电。分组实验材料——三张一样材料和大小的纸、胶带或胶水、硬纸板、钉子等重物。板书设计:自行车的设计1.认识各种自行车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8页共40页2.认识自行车的结构3.自己设计一辆自行车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二)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分别研究反光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行车,以便学生课上充分交流教师也可收集一些自行车的图片出示给学生,丰富学生对自行车多样性的认识。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设计有所了解。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自行车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说一说这些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作用。(2)观察比较书中自行车的图片,归纳出自行车的相同点。(即:都有车把、鞍座、车轮、踏脚、框架、链条等。)自行车虽然各式各样,但在结构上都有相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了自行车在构造上的相同点,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后面探究自行车的科学打下基础。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细铁丝弯折一个“自行车”(1)可引导学生讨论:“一辆自行车上面有哪里些东西?为什么自行车上要有这些东西?”讨论中可能会涉及到如下一些部分:1.车把手,把握行车的方向;2.车闸,在紧急情况时,减小车的速度或者停车,以确保安全,车闸不灵,很容易撞到别的物体,骑车人也不敢骑快;3.车轮,是车的主要部分,有了车轮,车才能行驶。有的车轮外带很有弹性,行车时可以减小震动;4.车链,自行车的传动部位;5.脚踏板,人脚用力的部位,使车链带动后轮,驱动自行车行驶。以上是自行车必备的。另外还有:1.车铃,让前面的人知道后面有自行车在行驶,提醒前面的人注意避让;2.鞍座,骑车人坐着骑车比较轻松,如果没有座位,骑车就会很累;3.车筐,自行车上有车筐就可以放一些东西;4.车锁,起防盗作用……(2)例如:“车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为什么车把上要安上套?”“车座下为什么有弹簧?”“车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车身为什么使用圆柱形管材?”“车后为什么要安反光片?”等等。。1.研究反光片的结构和作用的教学活动中,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9页共40页片的结构和作用、管状车架的结构和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自行车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问学生:“自行车的哪里些部位有反光片?”观察反光片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反光片是红的或者黄的?”“为什么反光片的里面凹凸不平?”反光片颜色可起醒示作用。进行反光片反光的实验活动。活动可以在教室里进行,教师将教室创设较暗的环境,学生用灯光或手电照射反光片,观察反光片的变化。也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用三张反光纸,一张是平整的,一张沿着一个方向反复折叠,一张揉搓,把纸都展开,然后用灯照或到阳光下照,从而了解反光片在不同的方向照射下都会反光。最后再说一说反光片的作用:反光片在夜晚反射灯光,可引起后面车的注意,起到夜间行车安全的作用。2.研究管状车架的结构和作用的活动也是一个对比实验,比较相同材料在不同形状下的承重能力。实验时提醒学生记录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重物的数量,以便分析实验,得出结论。3.研究反光片和这状态车架只是两个范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自行车的其他方面进行探究,不必局限在这两个方面。改进自行车(一)在分析自车缺点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改进办法,用给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二)本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时,对那些有独到见解的、设计合理新颖的同学要加以鼓励。(三)如果学生给制自行车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改进方案文字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课后反思课题:汽车的科学课型:新授课一课时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10页共40页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汽车的科学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5.研究汽车车灯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教学目标:1.通过浅显地研究一些汽车配件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2.尝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在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用已有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积极开展探究活动。3.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汽车的科学,了解轮子、镜子、安全带、车灯等在行车中如何起作用。教学重点:重点研究轮子的科学教学难点:难点制作小汽车教学准备:活动1:观察材料——汽车图片。活动2: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底盘模型、不同形状的轮子、铅笔、重物、橡筋。活动3: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底盘模型、木块、绳。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汽车(1)自行车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研制出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2)观察比较活动:汉小组为单位观察汽车的构造,比较汽车与自行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汇报交流:把学生们观察比较的结果向全班汇报。(4)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汽车的哪些事情?”“你还想研究有关汽车的什么问题?”二教学量,介绍汽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沉重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以便更好的开展更深一步的探究。三汽车的构造比较复杂。教学时只要求学生观察到汽车的外北洼路小学教学设计第11页共40页(二)活动2研究汽车的轮子](三)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轮子(四)总结开展本项活动时,侧重教学方法的指导,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体会其中的道理部构造即可。例如:车轮、车身、车灯、反光镜、方向盘、车座等等。(1)讨论:使用轮子有什么好处?或为什么要使用轮子?(2)确定研究方案:你想怎样验证你的想法?要验证你的想法需要哪些材料?(3)研究活动: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研究。(4)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实验的?结果怎样?得出什么结论?,轮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简单机械。研究汽车的轮子活动第二层
本文标题:科学二年级教案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7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