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教版初二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浙教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校区:学生姓名: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因素对气候无影响的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焚烧稻草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钠(食盐)C.汽油D.肥皂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4.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冬冷夏热B.晴转多云C.风和日丽D.狂风暴雨5.下列是电路中的某一部分,其连接方式能利用如图情景来比拟的是()6.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A.脑和脊髓8.脑和神经C.脊髓和神经D.脑、脊髓和神经7.下列实验现象与大气压无关的是()8.5月11—17曰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9.下列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的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10.小敏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序号液体深度/厘米橡皮膜朝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1水5朝上4.82酒精5朝上3.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敏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11.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1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将热敏电阻R1、定值电阻R2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如图所示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后,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13.已知物质X在20℃、60℃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30克、80克。在20℃与60℃时,各取6克的物质X加入含有10克水的试管中,充分搅拌后,记录两温度下︿试管中X溶解的质量并作图,则下图能正确反映物质x溶解质量的是()14.一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5伏上升到6伏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增大了0.5安。则该电阻的阻值为()A.2欧B.10欧C.11欧D.12欧1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是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且h3>h2>h1,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立方体B.长方体C.圆柱体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6.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步骤4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A.步骤1B.步骤2C.步骤3D.步骤417.如图所示,若取两个相同的密封杯,内装等体积的相同溶液,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及相同的海绵上。下列关于图中甲、乙磅秤读数的大小及丙、丁海绵下陷深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B.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C.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D.磅秤读数:甲>乙,海绵下陷深度:丙>丁18.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4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9.25℃时,一定量不饱和KN03溶液中逐渐加入KN0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20.实验表明:大多数鲤科鱼(如鲫鱼)的肚皮中都含告警外激素,鱼群对这种激素很敏感,0.01mm2鱼皮中所含的告警外激素就可以引起整个鱼群的逃离。现选一长方形鱼缸,鱼缸两端用细铁丝网隔出A、B两小室,使水流可以自由通过(如图)。将数条小鲫鱼放入鱼缸中央大室,然后将一尾小鲫鱼去掉几片鳞片(即释放出这种激素),轻轻放入A端小室,同时在B端放入一尾正常的小鲫鱼,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大室鲫鱼逃向A端B.大室鲫鱼逃向B端C.大室鲫鱼无异常反应D.无法确定二、简答题(本题l3小题,每空1分,共40分)21.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2)当你散步时,忽然踩到一只尖锐的钉,你的脚会自动弹起并感觉到疼痛。请完成脚自动弹起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构:足底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腿部肌肉(效应器)。(3)同学们进行百米赛跑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该反射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循环的不同环节中,④属于;(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_;(3)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到,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23.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探究压力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示意图。所用的器材是砝码、小桌子、海绵和木板。(1)实验中小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通过比较实验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且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__________。(3)比较实验乙和丁的实验现象,发现“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可压力的作用效果却不相同”。对此,你发现的问题是。2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解水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1、2两个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的是______气;(2)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25.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大气以_____运动为主,B层大气以_____运动为主。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26.人体之所以能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体在劳动或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2)当人体处于37℃以上高温环境中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类似于图_______(填字母,其中B表示人体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口径)。27.将乒乓球放在吸管管口正上方,用嘴吹气,如图所示,乒乓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当吸管稍向前移动时,乒乓球也向前移动,其原因是。28.小敏配制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图:(1)小敏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克;(2)指出图中一处实验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小敏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则下列原因可能会造成此误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29.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1)关于该实验中应控制的相同因素,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产热量%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161内脏568肌肉与皮肤1890其他101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2)经过相同的加热时间,如果水升高的温度比煤油升高的温度要低,则说明水的比热______煤油的比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小敏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所示,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7h(cm)024681012F(N)8.357.656.956.255.30______5.30(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首先把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第3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牛;(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_。31.如图所示为A、B、C三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当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B>A>C;(2)将30℃时,均为饱和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20℃,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物质。32.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1)其工作原理利用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______的规律.(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头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_______,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3.小敏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电阻R=10Ω,电源电压U=3V。(1)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请你帮助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2)实验中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端(选填“A”或“B”)。(3)连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取下电阻,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表示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_______安。(5)小敏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析计算题(本题4小题,34小题5分,35和36小题各4分,37小题7分,共20分)34.底面积为5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个质量为0.08千克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待金属块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牛。求:(1)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多大?(2)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35.小敏发现公园里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路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路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敏选择靠近路灯的几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查阅资料,小敏了解到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就用菊花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甲是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菊花植株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还可以知道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4)进一步探究:模拟“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小敏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B植株产生的开
本文标题:浙教版初二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7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