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设计II:幼儿园设计(32学时)城市规划专业09级陈萍城市规划教研室任务书解析总平面处理平面功能分区幼儿园建筑的平面构成方式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规范要点设计要点总平面处理•基地位置分析---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确定主次入口的位置,划分室外空间领域,确定建筑主体形态。•室外空间领域划分: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杂物院等。其中,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不得小于60m²,各班活动场地应和本班活动单元室内活动室有方便的联系,成为活动室的延伸部分,而与其他班级的室外活动场地之间应用建筑或者绿化带隔离,避免相互干扰。应有全园公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含30米跑道、游戏器具、沙坑、洗手池及储水深度不超过0,3m的储水池)。平面功能分区•幼儿生活用房:是幼儿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活动室、卧室、卫生间、衣帽间、音体活动室、贮藏室,幼儿浴室等。•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宿室、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职工厕所等。•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烧水间、洗衣房、锅炉房及库房等。儿童用房•其房间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间、储藏间等。各活动单元最好有独立的室内外出入口,避免各单元之间互相穿套,位于楼上的班级做好上下楼时有也互不交叉干扰,并易于隔离。•在儿童活动单元中寝室最好与活动室通套,也可将卧室布置在活动室的夹层空间或者阁楼空间内,可以节约面积合理利用空间。•盥洗间和厕所的位置宜设置在进入活动单元的必经之处。盥洗和厕所最好分开设置。•衣帽间可以单独设立为房间,也可以利用走廊、过厅等空间和角落解决,设置过道衣柜。其位置应该在各儿童活动单元的入口处,是儿童进入活动室的必经或者靠近的地方。穿套式走廊式分层式服务用房•行政办公房间应当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以便联系工作,同时兼顾对外联系的方便。如传达室、接待室、园长室的位置要考虑经常接待客人和家长的来访。因此,这些对外联系较多的房间不宜放置在建筑中较深的地方。辅助用房与儿童单元要有一定的隔离。楼房中的医务保健室应该设置在底层,并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幼儿园的行政办公和服务用房总数不多,所以经常把它们建在一起,其位置常常靠近入口门厅的一侧或者环绕在门厅附近布置。•晨检收容室宜设置在主体建筑正出入口处或者与门卫、收发室合建,但要与门卫、收发室隔开。•教师用的厕所应该单独设置,不要和儿童用厕所混用。•隔离室要有较好的朝向和安静的环境。为了方便患病儿童和防止疾病传染,应单独设立专用厕所。供应用房•主要有厨房、主副食仓库、总务库房和根据需要设置的洗衣、烘干房、浴室、锅炉房、工作人员厕所等。这些房间有的有油烟、蒸汽和污物,而且大多与幼儿没有直接关系,从卫生、管理和安全方面考虑,这些房间都应该离幼儿活动部分稍远一些,但要有较短的交通路线保证工作方便。•厨房与儿童活动单元需要隔离,以避免儿童擅自进入厨房,以免发生事故。•主副食库房用于存放短期使用的粮食、调料、干点和其他相关物品。库房宜靠近厨房的专用出入口,使存放和取用都方便。要注意通风、防鼠,确保物品安全清洁。交通辅助空间•交通辅助空间包括门廊、门斗、门厅、楼梯间以及联系各种房间的走道、外廊等。•门厅内要布置的活泼、开朗、色彩明快,结合走廊、楼梯、过厅等交通面积,明确的引导人流的去向,有组织的导向儿童活动单元、行政办公及公共服务等房间。•设计中应尽量减少辅助面积,缩短交通流线;又要根据儿童活动量大以及阴雨天不能外出活动等特点,交通辅助空间不宜过窄。门厅可兼作家长接送儿童时休息,进行晨检等使用。为了出入门厅避风雨,收放雨具需设门斗、门廊或雨蓬。入口台阶、平台前应设置擦脚槽垫,防止雨天泥土带进室内。幼儿园建筑的平面构成方式•分散式: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三者各自独立设置。其中幼儿生活用房应保证各方面要求得到满足。服务用房设在出入口处,便干对外联系。供应用房设于偏僻一角,自成一区。此种布置方式因建筑过于分散而占地较大,且三者联系不便,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就更感困难。最好设置廊道,这样,又势必增加交通面积。这种布置的优点是供应用房的气味、噪声、烟尘不会对幼儿生活用房产生影响。这种布置方式通常用于扩建、改建的幼儿园。幼儿园建筑的平面构成方式•集中式:将幼儿园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集中布置在主体建筑内,应首先保证幼儿生活用房的采光、通风等要求。供应用房设于主体建筑的一端,而把服务用房设于建筑主入口附近。这种布置方式能节约用地、交通面积较少,联系方便。但应注意妥善处理好供应用房与幼儿生活用房的关系,避免干扰。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并联式以走廊将若干活动单元并列连接呈一字形、锯齿形、弧形等。因建筑进深较小,各班都能得到良好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而且各班都有就近的室外活动场地,使用方便。但是,当拼接单元较多时,交通路线过长,特别是南廊的并联式常因过往人流而影响活动室内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将廊道布置在北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干扰。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分枝式用连廊将行列的若干活动单元像树枝一样串联起来。活动单元可连在走廊的一侧,也可交错布置在连廊两侧。每一“枝”以一个活动单元为佳。此种布局的突出优点是每班可自成—区,卫生隔离较好。每个活动单元都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而且,活动单元之间的间距可作为班级游戏场地,使用与管理均方便。这是我国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活动单元组合形式。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内院式以内庭院为中心,用联廊或服务、供应用房将两列活动单元连接。这种内院尺度适宜,可成为幼儿愉悦地观赏空间还可供作小型游戏的活动场所。具有我国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圆环式将活动单元毗邻连接成圆环或者半圆环形,中间围合成圆形庭院。其曲线的构图与造型的情趣使幼儿园建筑更富有儿童的个性。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放射式以垂直交通或大厅为核心,向若干方向放射布置各活动单元。各班自成—区,在型体上创造出别具匠心的构思。•单元式以竖或者横向交通空间(楼、电梯、走廊)连接各使用房间,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的组合方式,其特点是功能分区明确,单元之间相对独立,组合布局灵活,适应不同的地形。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风车式以中央大厅为核心,各活动单元按四个方向呈“风车”形的布局,同时将室外空间划分成互不干扰的班级游戏场地。为了争取好朝向,一般将活动单元布置在东、南、西三翼,而北翼因缺少阳光,只宜布置供应用房。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平面紧凑、交通面积少,节约用地。中央大厅可以通过种种手法的处理成为空间的趣味中心。但是,此种布局容易造成中心部位自然采光、通风条件较差。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供应用房对活动单元的不利影响。儿童活动单元的组合方式•自由式在不规则地形内为了更好的与环境结合,或者为了更强调幼儿园建筑的活泼个性,常将若干活动单元在满足使用要求情况下,灵活自如地组合,使其尺度更小巧、造型更生动。诸如蜂窝形、台阶形等。这些形式不受一定平面构图的限制,表现出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规范要点•日照间距阳光和新鲜空气对儿童血液循环、呼吸、新陈代谢是必不可少的。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楼梯设计休息平台的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110m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儿童攀滑。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不能设置横向栏杆,防止儿童攀爬。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规范要点•走廊设计生活用房双面布房走廊最小宽度1.8米,单面布房走廊最小宽度1.5米。供应用房双面布房走廊最小宽度1.5米,单面布房走廊最小宽度1.3米。•房间出入口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其余设计规范要点参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设计要点•总平面设计建筑物首先应有良好的朝向,特别是应保证幼儿用房布置在用地的最好地段与方位上。该地段要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并合理地控制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室外游戏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并且不应处于建筑物的常年阴影之中;流线互不干扰,尽可能设置两个出入口,分别供幼儿和供应使用,并且两者应有隔离指施。设计要点•合理安排园所内道路,园内道路应尽量少占用地。•正确选择出入口位置主要出入口(供幼儿使用)应设于面向主要接送幼儿人流的次要街道上,其位置可避开车辆繁忙的主要交通干道,以保证婴幼儿进出的安全。如主要出入口必须设于交通干道上时,则要设法后退一段距离以避开车辆和人流汇集地段。最好主要出入口前有一开阔的绿地,一方面可创造优美的入口环境,另一方面可起缓冲作用。从主要出入口到进入建筑的路线,应避免穿越室外游戏场地。次要出入口(供应用房使用)应与主要出入口分开,并保证交通运输方便。设计要点•儿童活动单元设计矩形活动室的平面尺寸不像中小学普通教宝常受课桌椅尺寸及其排列方式的制约,主要考虑平面比例应合适。按每班活动室最小使用面积20平方米计,则活动室进深一般在5.6m至6.6m之间。一般常用的平面尺寸为5.6X9.0m(使用面积为51.78平方米),或6X9m(使用面积为50.46平方米)。当采用正方形活动室时,必需有双面采光,否则因进深过大而造成活动室采光不均匀。有时从幼儿园建筑总的设计意图出发,可以打破矩形活动室的格局,采用扇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平面形式,以求幼儿园建筑的的多样性。设计要点•活动室的门活动室门的数量从使用及安全考虑宜设两个。其中一个门作为主要出入口,另一个门作为通向室外游戏场地(一层)或走廊、阳合(楼层)的出入口。并且应为不小于1.2m的双扇外开门。门的材料应采用坚固的镶板门,在距离地面1.2m高度以下不宜安装玻璃。为了方便幼儿自己开启关闭活动室的门,最好在距离地面0.7m处设置幼儿专用拉手。窗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室内采光和通风要求,便于开启并不妨碍室内的使用(内开)和走廊行人的安全(外开)。还应保证擦窗的安全和方便。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幼儿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及科学管理的要求决定了幼儿建筑的基本特征和设计要求。即满足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的要求;满足幼儿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运用儿童行为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幼儿建筑环境及其设计要点。•创造舒适的睡眠和良好的室内、外活动环境以适应幼儿生活规律的要求。•创造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的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创造安全,利于防护的环境,以保障幼儿的安全。•适应幼儿园科学管理的需要。设计要点•活动室的窗–窗的面积大小应使朝南一面的窗尽可能的开敞,不但使室内光线明亮、均匀,而且对幼儿心理也能产生开朗的效果。面朝北面的窗考虑冬季寒风对室内的不利影响,宽度可适当减小。当窗外是走廊时,还应将窗户适当提高,以减少外界的噪音和视线干扰。–活动室窗台的高度不同于一般公共建筑窗台的处理,主要考虑幼儿身高较矮,为保证幼儿水平视线不受实体阻隔,在心理上避免封闭感,朝南窗的窗台高度不宜大于0.6m。窗台宽度不应小于0.20m。窗的开启方式应给予足够重视。因为活动室窗台较低,窗扇开启方式稍不注意就易使幼儿碰头造成危险。因此,在距离地面1.3m以内不得设有平开窗扇。设计要点•寝室的设计由于床具为矩形,为考虑有效地使用面积,卧室一般以矩形平面为宜。其尺寸需根据每班床数及其布置方式而定。平均每床约1.6平方米。由于卧室内睡眠的幼儿多,如果长时间通风不良,不利于幼儿机体代谢,影响熟睡程度。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容易造成互相传染。因此,一方面要保证卧室有足够的空气容量,即确定合理的净高(不应低干2.8m)。另一方面窗的设计要保证良好的通凤条件和开启方式,应避免风直接吹到幼儿头部。卧室的采光不必过量,以保证幼儿午睡时不受强烈光线的刺激,最后设置深色窗帘。设计要点•盥洗间、卫生间设计卫生间属于活动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卫生防疫和方
本文标题:幼儿园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6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