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浙江省绍兴市XXXX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试题(绍兴一模)理综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高三教学质量调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1—17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8—2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i28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B.洋葱根尖细胞中均能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D.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不一定只分泌到细胞外2.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的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C.图2中为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不能使用EcoRⅠD.为了获取重组质粒,最好用BamHⅠ和HindⅢ同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释放到突触间隙的递质被受体吸收后,会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改变B.在动物体内,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膜受到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C.动作电位的大小会随着刺激强度的大小和传导距离的远近而改变D.乙酰胆碱一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一定能在后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4.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①~⑦为免疫过程,a~e为细胞,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a~e中,只有e不具有识别能力B.⑥过程表示d细胞识别e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C.③过程b细胞内的内质网膜面积会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会增加D.一个d细胞表面有多个受体,能对应多种抗原5.下列关于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克隆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起点为单个细胞B.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是要有一种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可抑制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对培养基进行某些处理,可以诱发和筛选优质的突变体D.为了提高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需要利用激素对受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6.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均分布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B.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C.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绍兴籍院士徐光宪被尊为我国的“稀土之父”B.X射线法是研究晶体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C.目前禁用的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属于苯的衍生物△D.酚醛树脂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作插座材料用以导电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L0.1mol·L-1葡萄糖溶液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02NAB.标准状况下,NA个已烷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8NAC.合成NA个CH3CO18OC2H5分子,需要46g乙醇参加反应D.含有NA个Si—O键数目的石英晶体的质量为30g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正确的是()A.吸滤操作可加快过滤速度,若吸滤完毕,则应先关闭水龙头,然后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液的橡皮管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若另取该溶液加稀硫酸后,微热后有气泡产生;可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NO2-C.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后,经氨熏,滤纸中无色带出现,一定是误将试样点浸没在展开试中D.结晶时,若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到容器底部,此时,进行分离的操作方法是倾析10.下图是一种由苄叉丙酮合成肉桂酸的工业流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的实质是有机物发生还原反应B.肉桂酸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苄叉丙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反应II先加入还原剂的目的是要还原反应体系中的有机物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少量的钠跟足量盐酸反应:2Na+2H2O=2Na++2OH-+H2↑B.过量Cl2通向湿润的淀粉KI试纸,先变蓝后褪去:Cl2+2I-=2Cl-+I2C.Ba(HCO3)2溶液与Ba(OH)2溶液任意比混合:Ba2++HCO3-+OH-=BaCO3↓+H2OD.向浓HN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Fe+2NO3-+4H+=Fe2++2NO2↑+2H2O12.缓冲溶液可以抗御少量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人体血液量最主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维持血液的pH稳定。已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时,反应H2CO3HCO3-+H+的Ka=10-6.1,正常人的血液中c(HCO3-):c(H2CO3)≈20:1,1g2=0.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液内Kw=10-14B.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血液的pH约为7.4C.正常人血液中存在:c(HCO3-)+c(OH-)+2c(CO32-)=c(H+)+c(H2CO3)D.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只有发生HCO3-+OH=CO32-+H2O的反应13.氨跟氧化铜反应可以制备氮气2NH3+3CuO3Cu+3H2O+N2↑,而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下面是制备氮化镁的四种实验方案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其中最合理的是()14.某种核X经过若干次,衰变后变为核Y,核X比核Y少10质子,核X比核Y少14中子,则()A.核X经过了6次衰变、6次衰变B.核X经过了2次衰变、2次衰变C.核X经过了6次衰变、2次衰变D.核X经过了2次衰变、6次衰变15.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推力F使A、B均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弹簧原长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A.23,23mglmgkB.23,23mglmgkC.,232mglmgkD.,232mglmgk16.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b中三条图线分虽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的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c表示的是电压表V1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情况B.图线d表示的是电压表V3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情况C.在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1U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变大D.在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1U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变小17.某同学在家中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来探究合力的方法,如图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不需要测出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长度相等D.多次实验中即使O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振源O产生的横波在纸面内向四周传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10m/s。当振源起振后经过时间1s,A点起振,又经过2s,B点起振,此后A、B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周期T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起振方向相同B.OB与OA距离之差为一个波长C.这列横波的波长为40mD.这列横波传播的周期为8s19.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成θ角,M、P两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t=0时对棒施加一平行导轨的外力F,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金属棒ab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金属棒ab在运动过程中()A.穿过回路abPMa的磁通量的瞬时变化率随时间均匀增加B.拉力F的瞬时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C.拉力F做的功等于金属杆ab增加的势能以及abPMa回路产生焦耳热之和D.拉力F做的功减去金属杆ab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金属杆ab增加的动能、势能之和20.在天文观测中,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和地球与被观测行星的连线的夹角称为行星对地球的视角。当视角最大时,地球上观测此行星的时机最佳。如图是地球与某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与r2,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公转周期T1和行星公转周期T2满足33122212rrTTB.该行星的最大视角21tanmrrC.该行星的最大视角21sinmrrD.若某时刻该行星恰处于最佳观测位置,则到下次最佳观测位置相隔的时间可能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第Ⅱ卷(综合题,共180分)21.(10分)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教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木板、白纸、几种不同形状的玻璃砖、直尺、量角器、铅笔及大头针若干。(1)某同学在纸上画出AO1直线,并在直线上适当位置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放上玻璃砖,然后插上P3、P4大头针,其中确定P3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应当是。(2)某组同学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到自己设计的下表中:序号入射角θ1折射角θ2入射角平均值1折射角平均值21sin2sin折射率12sinsinn110°6.7°45°26.23°0.7070.4421.76220°13.3°330°19.6°440°25.2°550°30.7°660°35.1°770°38.6°880°40.6°请问上表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测定折射率方法正确的是同学。(4)从操作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实验精确度的建议。22.(10分)为了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a.金属丝(长度0x为1.0m,电阻约5Ω-6Ω)b.直流电源(4.5V,内阻不计)c.电流表(量程0.6A,内阻不计)d.电压表(3V,内阻约3kΩ)e.滑动变阻器(50Ω,1.5A)f.定值电阻R1(100.0Ω,1.0A)g.定值电阻R2(5.0Ω,1.0A)h.开关,导线若干(1)该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定值电阻应该选(选填“R1”或“R2”)(2)有甲、乙两组同学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甲组方案:逐渐减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x,并调整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同时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通过计算得到金属丝电阻R甲如
本文标题:浙江省绍兴市XXXX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试题(绍兴一模)理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