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绪论单选题:1.()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A.道德观B.中国梦C.价值观D.财富观2.没有崇高的(),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A.世界观B.理想信念C.人生观D.爱国主义3.(),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A.创新能力B.科学文化素质C.专业能力D.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4.大学生应该把()作为首要任务。A.工作B.爱情C.学习D.交友5.法治素养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B.运用法治思维C.依法维护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D.精通专门的法律条款6.()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A.风俗习惯B.规章制度C.社会风气D.思想道德7.()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A.法治素养B.思想道德素质C.理想信念D.科学文化素养8.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法治保障。A.思想基础B.理论基础C.法律基础D.道德基础9.()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A.风俗和习惯B.规章和制度C.思想道德和法律D.社会风气和舆论10.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和本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的进程。A.民族复兴B.经济发展C.公民素质D.国际化单选标准答案:1B2B3D4C5D6D7B8A9C10A多选题:1.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形成的关键时期。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金钱观2.针对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下列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B.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C.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D.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A.政治性B.科学性C.理论性D.实践性4.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大学生应该以()为根本要求。A.有理想B.有本领C.有担当D.有热情5.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多选标准答案:1ABC2ABCD3ABCD4ABC5ABCD第一章单选1、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A.人的社会属性B.人性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本质(D)2、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石碑上刻着的“人啊,认识你自己”。是谁的观点?()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苏格拉底(D)3、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A.老子与孔子B.孟子与荀子C.孔子与孟子D.荀子与韩非子(B)4、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家是()。A.卢梭B.康德C.费尔巴哈D.马克思(D)5、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人的本质属性。A.自然属性B.精神属性C.社会属性D.人性(C)6、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就是()。A.人生观B.世界观C.价值观D.道德观(A)7、()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追求(B)8、在当今社会变革,利益关系调整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的社会条件下,人生观呈现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状态,下面人生观正确的是()。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A)9、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它主要回答()。A.世界的本源是什么B.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C.人为什么活着D.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B)10、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A.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B.个人的自我实现C.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11、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是()。A.存在B.享用C.索取D.贡献(D)12、下列不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的有()。A.不断提高的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B.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C.立足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D.良好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D)13、世界观是()。A.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B.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C.科学的人生态度D.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D)14、人生观是()。A.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D.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A)15、科学的人生观是指()。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以经济利益为核心C.以保护环境为核心D.以拜金主义为核心(A)16、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指明了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应确立的人生目标和方向。A.英雄人物B.人民群众C.宗教神灵D.统治者(B)17、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但并非所有人的人生态度都是正确的。下面哪些行为反映的是不正确的人生态度()。A.知难而进,乐观向上B.与时俱进,开拓创新C.浑浑噩噩,及时行乐D.勇于拚博,艰苦创业(C)18、价值观的内容里没有()。A.价值尺度B.价值取向C.价值追求D.价值诉求(D)19、如何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的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哪些要素是无限的()。A.价值B.长度C.宽度D.高度(A)20、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哪再者之间的关系()。A.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D.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B)21、人生价值具有两重性,即个体性与()。A.社会性B.经济性C.稳定性D.多元性(A)22、()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A.人生的社会价值B.价值观C.价值标准D.人生的自我价值(A)23、“是一棵大树,就做一个栋梁,是一片绿叶,就奉献自己的绿色。”这句话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了()。A.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B.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C.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D.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24、下列不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的有()。A.不断提高的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B.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C.立足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D.良好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D)25、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B.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C.个人价值就是社会价值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D)多选1、下列关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正确理解是()。A.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B.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C.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BCD)2、人生目的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它决定着()。A.人生价值标准B.人生信仰C.人生态度D.人生道路(ACD)3、人生态度是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它既具有态度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A.具有内在性B.具有针对性C.具有社会性D.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包括()。A.人生须认真B.人生当务实C.人生要进取D.人生应乐观(ABCD)5、人生实践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挫折,这就需要端正人生态度。以下不正确的人生态度是()。A.人生苦短,当及时享受B.人生是一次冒险的游戏C.人应面对现实,接受挑战D.人不能同命运抗争,当顺其自然(ABD)6、大学生在确立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树立正确的()。A.荣辱观B.得失观C.生死观D.幸福观(ABCD)7、客观、公正、准确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大小,要做到()。A.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B.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C.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ABCD)8、大学生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上应当做到()。A.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B.走制度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道路C.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的道路D.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AD)9、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确把握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和方法至关重要。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有()。A.自然条件B.政治条件C.自身条件D.社会条件(CD)10、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A.生存B.物质C.精神D.交往(BC)11、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以下哪些是幸福的重要因素()。A.人格完善B.行为正当C.职业成功D.家庭和睦(ABCD)12、个人主义指的是()。A.强调个人中心地位,个人是目的社会是手段B.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双向互动C.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至上D.强调个人尊严、个人的自由与平等(ACD)13、在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金钱”。下列有关人生与金钱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钱只是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条件,不是人生的全部B.金钱崇拜使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C.人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能做金钱的奴隶D.在市场经济时代,追求金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ABC14、正确认识人生矛盾,需要树立正确的()。A.荣辱观B.苦乐观C.价值观D.得失观(ABD)15、当代大学生要成就出彩的人生,应当做到()。A.与他人同往B.与祖国同行C.与历史同向D.与人民同在(BCD)材料分析题瑞士民众一向对资金来源不明确的福利方案抱怀疑态度。近年来,2012年延长法定带薪休假的“6周带薪假期”、2014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公投已经先后被瑞士民众否决。2016年6月5日,瑞士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向每位成年公民每月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7万元),结果近77%的瑞士人对这项夺人眼球的提案说“不”。照理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福利应该人人欢迎,为何大多数瑞士民众却毫不领情?1、你认为瑞士民众否决议案的理由是什么?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答案参考:1、首先,民众认知。在一般瑞士民众看来,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他们不愿接受“不劳而获”的钱财,更不愿耽于“不劳而获”的观念。很多瑞士人认为,通过工作赚钱养家,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人们什么都不去做,那就什么也生产不出来,整个国家会变穷。无条件领钱也会毁掉人们的劳动观念和进取精神,从而阻碍社会进步。即便是提出这项提案的人,他们的考量也不是“躺着挣钱”,而是认为无差别基本工资保障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当越来越多工种被机器人取代,当越来越多行业实现低人力成本的自动
本文标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3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