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技术与质量管理-随堂练习
第一章第一节1.9.以下哪个一般不属于质量特性值()A.计数值B.计量值C.计时值D.记件值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3.质量定义中的特性可由如下几个方面理解()A.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B.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C.只能是定量的D.有各种类别的特性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D问题解析:3.4.质量的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A.可以是是指产品质量B.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中的工作质量C.对质量的要求应考虑组织自身利益、供方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多种需要D.质量具有动态性和相√性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4.6.以下哪些属于产品质量()A.性能B.可靠性C.外观D.经济性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5.1.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需要的能力的某一种特性()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2.质量定义中的实体一般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人员或上述组合()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7.质量特性值是定性表示的质量特性或称质量适用性参数()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8.代用质量特性是用户所要求的使用质量特性()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10.不同类的质量特性值所形成的统计规律相同,采用相同的控制方法()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11.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1.12.人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因素()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二节1.18.检验质量管理阶段是以下哪个阶段()A.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初至40世纪60年代C.20世纪初至60世纪80年代D.20世纪初至40世纪90年代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16.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A.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B.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C.建立质量体系D.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3.13.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15.质量保证为了组织和顾客双方的利益,为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和效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5.17.一个组织要搞好质量管理,应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落实各级管理者职责,并加强教育、激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19.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工程师休哈特提出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并发表著名的“控制图法”,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20.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主要运用数理统计这一手段,从产品波动中找出规律性,消除产生波动的异常原因,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控制在正常的生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三节1.28.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的应用方法主要是()A.因果分析图B.频数直方图C.排列图D.控制图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31.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是()A.质量原则B.质量方针C.质量守则D.质量目标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27.全面质量管理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应用方法主要有()A.去现场调查B.散布图C.采取表决方式集中多数人的意见D.文献法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问题解析:4.30.PDCA循环有以下明显特点()A.周而复始B.大环带小环C.阶梯式上升D.统计的工具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5.37.QC小组的特点包括()A.明显的自主性B.明确的目的性C.严密的科学性D.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6.24.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控制为主预防为辅的理论观点()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25.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不断改进的理论观点()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26.全面质量管理采用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循环法(也称戴明环)()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32.质量原则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33.质量目标提供了质量方针的框架()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二章第一节1.2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二节1.22.全面质量管理从管因素转变为管结果,抓住主要矛盾()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23.全面质量管理中参加质量管理的人员主要是决策者与中层领导()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三章第一节1.39.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部分()A.组织结构B.程序C.过程D.资源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2.38.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40.质量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内部质量管理与外部质量保证,其中前者不全面,后者全面()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41.一个组织可以有多个质量管理体系,但可以同时只存在一个相同的质量保证体系()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二节1.42.2000版ISO9000族标准有四个核心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三节1.45.质量体系认证的特点包括()A.认证的√象是供方的质量体系B.认证的依据是质量保证模式标准C.认证的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D.认证获准的标识是注册和发给证书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2.46.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是()A.认证对象不同B.认证依据不同C.认证机构不同D.认证获准表示方式不同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3.43.质量认证——为确信产品或服务完全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而进行的第三方机构的证明活动()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44.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社会上的认证机构)√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评定和注册活动()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四章第一、二节1.49.收集质量数据的主要目的是()A.为应付客户而收集B.为分析问题而收集C.为控制质量而收集D.为判断质量而收集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BCD问题解析:2.47.计数值表现为数轴上的所有点的形式,称连续型数据。如重量、长度等()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48.样本是指在某次统计分析中研究√象的全体又称母体()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50.质量数据的修约法则五下舍,五上入,整五则偶舍奇入目的是使舍去与进入的概率相等,误差期望值为零()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5.51.产品质量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类,其中异常波动: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52.产品质量正常波动的特点为:大量存在、影响很小、消除难度大、经济代价高()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53.当质量特性值具有计量值的性质时,往往应用正态分布去控制和研究质量变化的规律()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54.超几何分布的研究√象为有限总体无放回抽样,即考虑样本抽取后√总体素质的影响()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三节1.55.排列图是为了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使用的图表()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56.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图或Pareto图。最早是由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博士于1897年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发现少数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只有少量财富,即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后来由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引入质量管理中,认为80%的问题仅来源于20%的主要原因()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57.排列图分析的目的在于从诸多问题中寻找主要问题并以图形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来,通常把问题分为三类:A类属于主要或关键问题,在累计百分比50%左右;B类属于次要问题,在累计百分比50%~75%左右;C类属于更次要问题,在累计百分比75%~100%左右()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五章第一节1.72.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具备如下条件()A.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不应标准化B.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本按照标准要求供应C.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D.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要求进行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BCD问题解析:2.75.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有()A.设备方面B.工艺方面C.材料方面D.操作者方面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问题解析:3.76.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为()A.工序能力的测定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B.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C.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D.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节省成本的最佳方法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ABC问题解析:4.73.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A.产品工序是否先进B.产品工序是否稳定C.产品质量是否稳定D.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答题:A.B.C.D.E.F.(已提交)参考答案:CD问题解析:5.70.每一道工序在一定条件下,均有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能力,通常习惯上把这种能力称之为工序能力()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71.质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实际的加工能力()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74.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σ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二节1.77.质量标准是指工序加工产品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通常用标准、规格公差(容差)、允许范围等来衡量,一般用符号T表示()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78.工序产品的公差与工序能力的比值,它表示该工序能力?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79.当质量特性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时,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数与一定的不良品率P相?应()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第三节1.80.工序能力第1级别为:CP1.67、P0.00006%,工序能力正好合适()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2.81.工序能力一般分为5级()答题: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82.当CP=1.33时,
本文标题:技术与质量管理-随堂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