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科研杨军一个困惑:什么是科研?写文章很厉害,做实验拿项目拿到大的项目有钱做大量一流的实验就能写一流的文章,就能获得一流的声望,就能评上院士,就能拿一流的项目,就能招到一流的学生写出一流的文章......什么是科研?1.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2.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的材料,B的方法,C的指标,D的意义。3.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4.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5.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不可否认,在若干年的时间里,在成千上万的研究人员中,在数以百万的学术论文中,才会有那么几篇真正改变我们的认知的成果。这也许是一个不得不经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这过程给了大量滥竽充数的人以可乘之机,也让大量的毕业学生无所适从。因为社会容纳不下这么多看似只会写文章的人才。英文叫“re-search”.其中前缀re是“反复”的意思,search是“探索”的意思。科学研究是指“反复探索”的意思科研的定义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什么是科研科研就是思考,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改变人类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思考都是科研。只有那些为解决科学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才是科研。什么是科学是呀,基本概念总是最简单的,然而也总是难以言传的。对于“人”的定义我们争论了千百年,而对于科学的定义,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伪科学”据说已经寿终正寝了。但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概念就已清晰了。国人从未有“科学”的传统,甚至连“科学”这个词本身也是舶来品。以至于“科学”似乎总是那么的神圣,那么的高不可攀,那么的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概念;以至于谈及“科学”必须说几个人名、写几个公式、拽几个名词才行。难道“科学”真的那么独特吗?!什么是科学?也许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人类就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哪来,我们在哪,我们将向何处去?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就产生了两个全新的概念:宗教和科学。宗教是以神的方式解释这些问题,科学是以人的方式解释这些问题。什么是科学?宗教和科学都是人类对自身的解释,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其实,宗教和科学本是同根生,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嗜血的。宗教祭祀、文明冲突、帮派斗争都带来了不计其数的灾难。而科学的悲哀在于,他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一方为了在冲突中取得胜利而发起的;什么是科学?同时,他们又都是向善的,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规范人类自身;他们认为世界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宗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神。基督教说神创天地,道教说道生万物。而科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能量。宗教有愚不可及的地方的时候,科学也是在不断的错误和纠正错误中发展的。科学是允许犯错误的,而犯错误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从事科学事业者应该具有的一个基本心态吧。所以,当你打算写文章的时候,你所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观点完美,让自己的解释圆满,但却不能保证一定正确。抑或说,当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完美、解释圆满的时候,你就可以发文章了。至于正确与否,时间会给出答案的。科研就是独立思考科学是用人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科研是为了得到这种解释而进行的思考。科研要么是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要么是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科研的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科研就是独立思考科研是不分贵贱贫富的。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引出了相对论、量子论,对苹果落地的思考引出了万有引力是科研,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引出了进化论和基因论是科研。对生产生活中极细小的问题进行的思考也是科研。哪怕这不足以发表一篇高水平的文章,也依然不能改变它的科研属性。科研的起源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又有两类:一类是经验问题;另一类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科学研究提供的对自然界作出统一理解的实在图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往往也善于解决问题,或者说提出问题往往就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看出,提出问题极其重要,但怎样才能做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呢?。当你进入一个领域,看完足够多的文献资料,你的大脑就应该进入高度活跃的状态,搜寻你感兴趣的东西。,你会找到这个领域目前存在的理论上的不足;你会发现这个领域还有大量的工程问题没有解决。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太多了,路边的一片树叶、脚下的一块废铁都蕴含着等待解决的问题。只要你开始思考,隐藏的宝藏就已经开始像你敞开大门了。科研的现状无论哪种思考都有一个前提,即对现有解释的全面掌握,这就是查资料——文献调研。只有进行全面的文献调研,才可能全面掌握前人的解释,才可能避免重复的思考,才可能进行修正或创新。这就意味着,要进行科研就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文章的发表只是本着共享的精神对后来者作出的一个提示:这个问题我思考过了,你如果认同的话就不必重头再来了。听到最多的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了,但却很少听过哪个人说国际领先了。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国际领先的地方,只是说我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即所谓跟踪研究。为什么?为什么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跟踪研究?但在很多领域我们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跟上国际先进水平了,为什么到现在还跟在别人后面跑,还只是处于跟踪状态?科研的现状科研能力得不到提高的根源在于不会独立思考或不敢独立思考,提不出问题。国外提出问题,我们只知道有这个问题,却搞不清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以及目前的研究状态,即信息掌握不全面。然后我们一窝蜂的跟着跑。多年以后突然发现,这个方向其实是个死胡同,以至于当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如果不吸取教训,这种现象将会周而复始不断上演,而国家的科研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提高。有人提出要多跟国际同行交流。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掌握最新的动态,掌握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为提出问题做准备。国际会议本来是个好现象,然而这又引发了其它问题。首先是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跟国外交流然后复制的模式,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慢慢退化了,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其次,国际学术会议越来越像官僚会议,开完会回来东西没少买,照片没少照,钱没少花,可就是收获没多少。认识的名人越来越多,架子越来越大,口气越来越狂,说话越来越洋,可就是独立思考没学会。以至于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半小时,依然见不到真金白银,半点自己的思想也没有。为什么很多好的东西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会走了样呢?这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没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做好科研,那么如何做好科研如何才能让科研不再浮躁如何才能让科研显示出它的价值如何才能让自己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增值呢?这虽然与科研的属性无关,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独立思考科学研究的条件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科技试验场所等科研其实很简单,只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史蒂芬霍金科学研究的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科研程序分五个阶段:选择课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设计实施总结结果1、选择研究课题坚持实用原则应用技术研究要经过中试或工程实验来验证其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基础理论研究则强调理论或方法的突破当然,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研究时有所侧重而已。2、收集资料查阅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他人对该课题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存在的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有争论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方的观点是什么,由此才能确立突破点。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有:从图书期刊中收集资料,从互联网络中收集资料,从教育实践中收集资料,通过咨询去收集资料,通过开展教育调查和实验获取资料等。3、筛选、整理和评价资料(一)资料的筛选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后,第一项工作是筛选,也就是阅读和摘录资料。快速浏览资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然后进行摘录。(二)资料的整理整理资料就是对筛选后的大量的分散的资料进行分类、补充和分析等各种处理工作,使资料简明、有条理,形成新的便于使用的资料系统。其次是补充资料。这是把全部资料察看一遍,看资料是否足够。如果资料尚有缺漏的或不完整的,则需要进一步充实。再次是分析资料。这是把整体资料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提高认识。4、设计实施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具体实施5、总结结果想做什么?——研究目的。你以前做过什么?——研究基础为什么要做?——研究意义和立论依据。如何去做?——研究方案。得到什么结果——结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科研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1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