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全国自考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6年10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466)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被称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入的是A.达尔文B.普莱尔C.杜威D.皮亚杰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必须和教育实际密切结合,以充分保证其实际效用,这指的是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性论文是A.《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B.《行为主义》C.《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D.《学习的自由》4.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成熟B.练习和习得经验C.平衡D.社会经验5.最初提出印刻现象的是A.洛伦兹B.斯波丁C.克雷奇D.布朗芬布伦纳6.知识经验的内化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有5个阶段,其中主要是借助于实物、模型来进行心理活动的是A.动作定向阶段B.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C.物质化活动阶段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7.幼儿初期的主要记忆特点是A.以无意识记为主B.以有意识记为主C.以意义识记为主D.以语词记忆为主8.婴儿说话的关键期是A.单词句阶段B.多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合句阶段9.以下四种学习动机类型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A.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者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丽努力学习B.为履行集体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者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C.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D.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勤奋学习10.以下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B.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C.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D.从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向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发展11.初中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是A.初中一年级上学期B.初中一年级下学期C.初中二年级D.初中三年级12.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A.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己处于优势地位B.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具体形象支持C.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尚未进入成熟期D.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处于优势13.对于某高中生,其“理想的我”没有形成,同时对“现实的我”又极度不满,因此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有时也出现放任自我的行为,此时该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属于A.自我肯定型B.自我否定型C.自我矛盾型D.自我萎缩型14.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研究的是A.华生B.皮亚杰C.高尔顿D.维果茨基15.奥尔波特认为,代表个体性格特质的核心部分是A.一般特质B.首要特质C.次要特质D.中心特质16.在加涅的八种学习分类中,信号学习来自于A.尝试错误学习B.经典性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多重辨别学习17.奥苏伯尔用同化论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同化论的核心是A.意义学习观B.接受学习观C.发现学习观D.相互作用观18.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此阶段称为A.准备阶段B.习得阶段C.巩固与转化阶段D.提取与应用阶段19.元记忆发展研究的核心是A.“是什么”的知识B.“为什么”的知识C.程序性元记忆D.陈述性元记忆20.PQ4R阅读策略中,Q代表的是A.预习B.提问C.阅读D.思考21.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影响到对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指的是A.迁移B.定势C.多余信息D.功能固着22.主体的思路不受限制,沿多个角度寻找问题答案,这种思维方法属于A.类比思维法B.广开思路法C.逆向思维法D.灵感思维法2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如果儿童己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这表明他们的品德发展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24.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是A.道德观念的形成B.道德信念的确立C.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D.道德情感的发展25.以下关于耶克斯和道德生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升高B.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降低C.对于简单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低D.适中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2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海德B.阿特金森C.安德森D.巴一特尔27.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其中属于成长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B.相爱和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8.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对奖励与惩罚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将被试分成了四个等组,分别为控制组、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受忽视组。实验结果表明,学习效果最好和最差的分别是A.受表扬组和受忽视组B.受训斥组和控制组C.受表扬组和控制组D.受训斥组和受忽视组29.解释教师工作动机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A.期望B.领导方式C.教学能力D.教学效能感30.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等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指的是教师的A.教学灵活性B.教学风格C.监控能力D.心理健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在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中,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A.自我中心主义B.直观形象性C.可逆性D.知觉的集中性E.具体逻辑推理32.以下对于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描述正确的是A.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B.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C.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D.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E.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的矛盾,但只有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和速度,其他一切矛盾都是以主要矛盾为转移的33.安斯沃斯等人提出,婴儿的依恋模式包括A.安全型依恋B.回避型依恋C.矛盾型依恋D.混乱型依恋E.危险型依恋34.随着进入青春期,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的新特点有A.稳定性降低B.选择性增强C.注意转移灵活D.注意分配能力提高E.注意广度缩小35.柯尔伯格经过研究,提出了儿童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其中世俗水平所包含的阶段是A.服从与惩罚的定向阶段B.社会习俗的定向阶段C.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E.秩序和法规的定向阶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纵向研究设计37.认知内驱力38.超常儿童39.替代性强化40.学习动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2.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43.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4.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45.(本题15分)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6.(本题10分)试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本文标题:全国自考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6年10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0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