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摘要:本文就宿州水资源的利用的基本情况,水资源分布状况,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措施,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水源,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改革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使宿州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1宿州市基本情况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属淮河流域。宿州市辖砀山、萧县、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共四县一区,总面积9787km2,总人口626万人。宿州市辖区内交通发达,津浦铁路干线穿过宿州市埇桥区,连霍高速、合徐高速、泗许高速交叉贯通而过,104和206二条国道与其它县、乡级公路形成密集的公路网。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广阔,地面坡降约为1/5000~1/15000。地貌类型比较复杂,基本上可以分为低山残丘和平原两大地貌。宿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14.4℃,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大、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表现为夏热多雨、冬寒晴燥、秋旱少雨,冷暖和旱涝的转变较为明显。2宿州市的水资源状况2.1降水量时空分布宿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5.1mm,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其地理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年际变化大,丰水年可达2000mm,枯水年不足500mm;年内分配也不均衡,汛期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而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多在7月,降水量最小的月份多在12月。2.2水资源量宿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3.9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5.64亿m3,地下水18.31亿m3。宿州市水资源量主要由降水形成,因此水资源量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2.3水资源开发利用(1)供、用、耗水量分析。以2009年为现状年分析,宿州市水资源总量19.29亿m3,全市各种供水工程年总供水量为9.925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3.725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6.173亿m3,分别占总供水量的37.8%、59.2%。全市总用水量为9.925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4.66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7.02%,工业用水量为2.547亿m3,占总用水量的25.66%,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75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7.72%,林牧渔畜用水量为0.694亿m3,占总用水量的6.99%,城镇公共用水量为0.224亿m3,占总用水量的2.26%,生态环境用水量为0.034亿m3,占总用水量的0.34%。全市用水消耗总量为6.146亿m3,占总用水量的61.9%。其中农田灌溉用水耗水量为3.114亿m3,占总用水量的50.67%,工业用水耗水量为1.308亿m3,占耗水总量的21.28%,居民生活用水耗水量为1.143亿m3,占耗水总量的18.60%,林牧渔畜用水耗水量为0.506亿m3,占耗水总量的8.24%,城镇公共用水耗水量为0.045亿m3,占耗水总量的0.73%,生态环境用水耗水量为0.030亿m3,占耗水总量的0.48%。由于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差异,其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差别较大。(2)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用水量迅猛增长。由于城市规模不断加大,工业产业全面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同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输配水管网不配套,造成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二是水污染程度增加。辖区内仅宿州市城区的一处污水处厂可发挥污水处理能力,污水达标排放的不足30%。农药和化肥排放使来水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河道水体自然净化能力下降。三是新汴河上游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加,下泄水量减少,使新汴河来水量减少。四是水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城区及周边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表现为相互制约、职责交叉,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各管水部门依照自身的管理职能开展工作,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及联合优化调度,也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五是供水价格偏低,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供水紧张与水价格的低廉性并存,加大了供需失衡程度,产生的后果是水浪费严重,水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3措施3.1节约用水首先,培养全民节水意识,依靠群众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第二,通过媒体宣传节水的一些先进范例、节水的科学知识和好的方法,让群众知道如何科学节水,既保证生活质量又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使节水落到实处;第三,通过政府强制行为,给各用水部门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给需水单位输水管道上安装水阀;并采取经济措施,对超用水量加价。从长远看,今后应该不断加大经济措施力度,充分发挥水价对用水的调节作用,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3.2提高用水效率用水效率的提高是弥补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并且宿州市的用水效率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节约空间。目前,宿州市农业灌溉方式大部分采用大水漫灌,灌溉利用率非常低,并且宿州市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7%,农业节水空间非常大,因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无效蒸发、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推广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积极发展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等,将从很大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宿州市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5.66%,是仅次于农业用水的第二用水大户,应采取更新设备、减少自身需水量、加强水的重复循环利用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3.3开发新水源(1)再生水回用。本着集中污水集中排放,综合利用的原则,将符合用水水质的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湖环境、工业、市政杂项等方面。(2)兴建淮水北调和新汴河治理工程。淮水北调工程供水目标为宿州、淮北市新增工业用水;逐步以外调水置换现状工业用地下水,以提供城市生活用水、改善地质环境;适当兼顾输水沿线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新汴河治理工程可研报告正在审批,近年有望实施,届时宿州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将会得到提高。(3)深度开发雨洪资源。实施深沟引水和村塘建设,加强全市中小型水库、大中型节制闸的管护、调度,增加复蓄次数,提高河道、水库调蓄能力,科学合理地利用雨洪资源。3.4完善法规政策,改革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制定完善水资源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的执法监督机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文标题: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6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