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甘肃武罐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质量控制475588529甘肃·武罐2011年7月25日2目录一、原材料质量控制二、配合比设计与优化三、混凝土室内质量控制四、搅拌站的标定与混凝土试拌五、滑模施工工艺控制要点3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砼路面施工规范》水泥强度要求交通等级极重交通特重、重交通中交通轻交通设计弯拉强度(MPa)5.55.04.54.0龄期(d)328328328328抗折强度(MPa)≥5.08.04.57.54.07.03.56.5抗压强度(MPa)≥23.052.520.047.517.042.515.032.5GB175-2007水泥强度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型号42.542.5R52.552.5R龄期(d)328328328328抗折强度(MPa)≥3.56.54.06.54.07.05.07.0抗压强度(MPa)≥17.042.522.042.523.052.527.052.54水泥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强度要求水泥性能极重、特重、重交通路面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烧粘土、煤渣,有抗盐冻要求不得掺石灰石。出磨时安定性雷氏夹和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宜28%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硅酸盐水泥不宜迟于390min;其他水泥不宜迟于600min。比表面积应在300~420(m2/kg)之间细度(80μm)—28d干缩率不得0.09%耐磨性不得2.0(kg/m2)铝酸三钙不宜7.0%铁铝酸四钙不宜15.0%游离氧化钙≤1.0%氧化镁≤5.0%三氧化硫≤3.5%烧失量不得3.5%碱含量Na2O+0.658K2O≤0.6%氯离子不得0.06%5水泥质量控制要点1、在优选水泥厂阶段,除对水泥厂运距、生产规模、质量体系进行考查外,重点检验水泥性能指标的稳定性。2、凝结时间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要延长1个小时。3、标准稠度用水量应保证稳定,批次间偏差小于1%。4、水泥细度应调高,在4~5%。5、碱含量小于1.0%。62、粗集料粗集料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Ⅰ级Ⅱ级Ⅲ级碎石压碎值,%≤卵石压碎值,%≤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含泥量(按质量计),%≤泥块含量(按质量计),%≤吸水率(按质量计),%≤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有机物含量(比色法)洛杉矶磨耗损失,%≤20.021.05.05.00.501.00.5合格3025.023.08.015.01.00.22.01.0合格3530.026.012.020.01.50.53.01.0合格40岩石抗压强度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集料碱活性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2500kg/m3≥1350kg/m3≤47%经集料碱活性反应检验,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1、特重交通应满足Ⅰ级粗集料要求。2、压碎值通过公式计算:y=0.816x-5.0。3、潜在碱活性集料应进行砂浆棒法试验。7粗集料最大粒径要求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面类型普通混凝土路面纤维混凝土配筋混凝土路面最大公称粒径mm碎石26.516.0碎卵石19.016.0卵石16.09.58粒径级配类型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通过百分比(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单粒级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粗集料级配范围1、路面、桥面砼应使用2~4个单粒级集料进行掺配。2、良好的级配是砼达到逐级充填密实机构、形成嵌锁力的前提,有利于减小收缩和接缝开口位移量。3、特别注意16mm筛余量。9粗集料质量控制要点1、生产中,应保证锷式破碎和反击破碎两道工序。2、选材时应先进行碱活性试验,对于潜在碱活性石料要继续进行砂浆棒法试验,最终确认是否存在碱活性。3、配制混凝土时应剔除最大粒径以上的碎石,以及4.75mm以下的石屑。4、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严格控制16~19mm含量,最大粒径应保证。5、对于含泥量超标的碎石,要进行除尘或水洗处理。103、细集料细集料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Ⅰ级Ⅱ级Ⅲ级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云母(按质量计),%≤含泥量(按质量计),%≤泥块含量(按质量计),%≤人工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人工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硫化物及硫酸盐②(按SO3质量计),%≤轻物质(按质量计),%≤有机物含量(比色法)200.016.01.01.003.01.00.51.0合格250.028.02.02.01.05.03.00.51.0合格300.0610.02.03.02.07.05.00.51.0合格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集料碱活性岩浆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沉积岩不应小于60MPa。≥2500kg/m3≥1350kg/m3≤47%经碱活性反应检验,由砂配制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1、特重交通应满足Ⅰ级细集料要求。2、表征砂硬度和耐磨性的硅质含量应≥25%。113、细集料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细度模数方筛孔尺寸(mm)0.150.300.601.182.364.75通过率(以质量计)(%)粗砂3.1~3.70~105~2015~2935~6565~9595~100中砂2.3~3.00~108~3030~5950~9075~10095~100细砂1.6~2.20~1015~4560~8475~10085~10095~1001、Mx≥2.0,同一配合比偏差<0.3。2、配制混凝土时剔除细集料中4.75mm以上的颗粒。12砂中>4.75mm碎卵石含量应<5%13细集料质量控制要点1、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再使用。2、严格控制4.75mm以上的碎卵石的比例,这部分碎卵石的存在会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砂率,并且在混凝土中也是薄弱部位。因此,对于4.75mm以上的碎卵石含量超过5%的要筛掉;含量小于5%要保证变化不超过1%,且在配合比设计时相应的提高砂率。3、当砂含泥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增加水洗设备,通过水洗达标。144、外加剂外加剂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引气减水剂高效缓凝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1014泌水率比(%),不大于70100含气量(%)≥3.0≤4.5凝结时间差(min)初凝-90~+120>+90终凝/抗压强度比(%)不小于3d115/7d11012528d100120弯拉强度比(%)不小于3d/12028d11011528d收缩率比(%),不大于120125冻融循环次数,不小于20020015外加剂质量控制要点1、进场前要检验供应商应提供有相应资质外加剂检测机构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认定对人员无毒副作用。选定减水剂品种前,必须与所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2、掺量要准确掺量要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原材料情况确定。掺量过小,外加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用水量将增大,造成水灰比过大,影响混凝土强度,达不到预期效果;过分的超剂量地使用,会造成浪费,影响经济性,也造成施工时水灰比太小,给施工造成困难。外加剂应以稀释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加水量中扣除外加剂中的含水量。3、保持原材料的一致性尽量保证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的稳定性,应当与做混凝土试配时所用的原材料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64、掺加要均匀要保证外加剂散布均匀,防止局部集中的现象发生,宜通过搅拌机自动计量与水一起加入搅拌机,外加剂就能很均匀地分散到拌合物中。5、确保搅拌时间纯搅拌时间在90~120s,把混凝土拌熟。6、正确存储运到工地后应密封保存,防止外加剂中的水分蒸发和雨水进入,造成外加剂固含量发生变化影响施工效果。17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部位及施工中的输送方式、振捣方式、摊铺方式等,合理拟定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并根据这些选定水泥品种、等级;砂的品种、规格;碎石的最大粒径;外加剂品种与技术要求,确定是否掺矿物掺合料。18混凝土设计要求与使用部位工作性强度凝结时间抗裂性表观质量耐久性提出配合比设计要求碎石最大粒径及规格砂的品种与规格掺合料的品种与规格外加剂的品种与规格优选原材料水泥品种与标号格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与优化混凝土室内理论配合比19路面砼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硬化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硬化过程体积稳定性,满足结构要求;硬化混凝土耐久性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经济性——尽可能采用当地材料。其他:外观均匀、低水化热20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水灰比——强度和耐久性原则: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下,取较大值(以节约水泥)。砂率——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原则:满足粘聚性要求下,取较小值(以节约水泥)。单方用水量——流动性。原则:在满足流动性的要求下,取较小值(保证耐久性)。21三、混凝土室内质量控制水泥砼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注意事项:1、根据坍落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成型方式。2、装料前,试模要涂油。3、振捣时间一般为30s,或与含气量振捣时间一致。4、成型间温度20℃±5℃。5、养护间温度20℃±1℃,湿度≥95%。或放在饱和Ca(OH)2溶液中。22压力机主要存在问题1.试验机负荷示值误差大多数为2%~5%。2.试验机主体部分立柱有松动,一般在0~5mm。3.试验机丝杠松动或因材质问题造成整机框架变形,变形量一般在0~10mm。4.试验机的安装水平位置差,支座支点的自由度差。5.个别试验机主体部分的同轴度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量大约在15%~35%之间,大大低于预期效果且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差。23压力机校准程序1、在被校准试验机的最大负荷下预压三次,记录被校准仪器的初始状态。2、对超差的负荷示值误差进行修正,保证最终测量结果小于±1%。3、在对负荷的测量过程中观察主体部分是否出现影响试验结果的异常情况,根据承压板分力的大小,判定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量。24混凝土抗折试验铰接固接25设备结构方面结构参数不合理配套不全技术性能方面作业性能较差四、搅拌站的标定与混凝土试拌26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27282930计量误差普遍存在31混凝土产生离析32-2.00%-1.00%0.00%1.00%2.00%3.00%4.00%5.00%02468101214序号相对误差砂小料中料大料水泥水外加剂拌合楼调试前33-1.00%-0.50%0.00%0.50%1.00%1.50%2.00%2.50%12345序号相对误差砂小料中料大料水泥水外加剂拌合楼调试后搅拌楼的计量允许偏差(按质量计%)材料名称水泥掺合料砂粗集料水外加剂每盘±1±1±2±2±1±1每车±1±1±2±2±1±134-6.0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3456789101112序号相对误差砂小料中料大料水泥水外加剂前几方混凝土误差较大35搅拌时间150s120s90s60s30s每锅公称容量/kg每锅实际料量/m3材料配比kg1#设定值实际值2#设定值实际值3#设定值实际值4#设定值实际值水设定值实际值水
本文标题:滑模施工质量控制-甘肃武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