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什么是违法行为?凡是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都是违法行为。一、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案例1:抢劫八毛钱被判罚八千•由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沈华抢劫8毛钱一案,法院作出判决,沈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8000元。16岁的沈华是日照市某酒店员工。因嫌自己的收入不够花销,就与朋友王某(另案处理)预谋“抢几个钱花花”。2006年3月6日18时许,被告人沈华伙同王某在日照市秦楼街道居委菜市场处,将路经此处的某职业学校的学生陈某、安某拦住,采取殴打、语言威胁等手段,实施抢劫。不料翻遍陈某、安某全身上下,只有陈某的衣服口袋里有8毛钱,沈某、王某二人不甘心,又继续殴打、搜身,后陈某、安某趁沈某不备逃跑。2006年3月16日,沈华被抓获归案。该案起诉至法院后,法庭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认定沈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鉴于其系未成年、初犯、认罪态度好等情节,依法减轻处罚,作出上述判决。思考问题①:沈某只抢了8毛钱?为什么法院要判罚这么重?②:假设沈某是在公交车上偷偷划破了陈某的衣袋,也是偷到了8毛钱,会被判得那么重吗?•犯罪的主要特征:(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2)触犯刑法和应受刑罚处罚。资料分析:张三因殴打他人导致重伤,是否应算作犯罪行为?如果他在街头与人斗殴,并未造成重大伤害,还是犯罪行为吗?如果不是犯罪行为是不是就不能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呢?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①警告;②罚款;③行政拘留;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刑罚(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的种类:主刑:①管制;②拘役;③有期徒刑;④无期徒刑;⑤死刑附加刑:①罚金;②剥夺政治权利;③没收财产一般违法行为OR犯罪违法行为一般违法犯罪入屋盗窃在公车上偷取他人钱包殴打他人致轻伤殴打他人致死亡抢劫深夜开音响大声歌唱持刀杀人随意拨打110吸毒贩卖毒品在文物古迹乱涂乱画骑自行车闯红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犯罪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知识回顾:1、犯罪的特征: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刑法和应受刑罚处罚。2、刑罚的类型:主刑:①管制;②拘役;③有期徒刑;④无期徒刑;⑤死刑附加刑:①罚金;②剥夺政治权利;③没收财产世界三大公害环境污染、吸毒、青少年犯罪案例1:片刀的“用途”北京市某中学三个初一的学生,上课传递“片刀已买好”的纸条,被老师发现,经过耐心的开导教育,三个学生说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个学生的邻居是私营企业主,买片刀是想将其杀死,他们享用企业主的钱财;另一个说他母亲爱唠叨,买刀想趁母亲熟睡时将其杀死,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他了。当问及三个学生杀人的后果时,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一张纸条被及时发现,避免了血案的发生,挽救了三个孩子。上述案例中的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简要说明他们差点误入犯罪的原因。任务一:列举青少年经常出现的违法犯罪现象。有哪些因素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应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1、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客观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观因素:个人的法律意识薄弱,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2、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①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②正确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引导作用任务二:每组制定一个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标语。案例2:一天凌晨,住在长沙市星沙镇长浏饭店的刘先生发现有人行窃,便大喊:“抓贼喽!”该饭店薛老板闻声后,立即跑到刘先生房间,问明情况后,便跑到楼下去,大喊“抓贼”。这一喊,立即引起周围许多人的注意。在星沙镇二区夜宵一条街上的摊主潘绍峰、潘登峰两兄弟闻声后也一起跑了出来。薛老板和潘登峰跑在前面,他们在后门口发现一提着长刀的青年人。那青年人见有人追,拔腿便跑。在追的过程中,潘登峰不幸被刺中胸部,在送到医院时死亡。•对潘登峰见义勇为的行为你怎么看?案例3:2012年4月15日晚,在广州科韵路附近的绿化带,22岁的大三毕业生罗海霞突然从树林中奔出,在附近聚宝苑小区门口不支倒地,其身中数刀。120医务人员将其送院抢救,但无力回天。经调查,死者颈部被割伤,引起大动脉出血。4月20日,凶手甄某被抓。据甄某称,事发当日下午,他在科韵路附近购了一把水果刀,之后到案发地点打劫路人。在抢劫罗海霞时,甄某遭遇反抗,遂下狠手连刺数刀,抢走部分物品。对上述案例,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情景模拟:当你或你身边的人正遭遇违法犯罪分子的威胁,该怎么办?要求:每个小组抽取一个信封,小组成员根据信封里相关的情景进行模拟。准备时间:4分钟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场景五场景六未成年人在遭受不法侵害时,要注意:•力量对比•周围环境的利用•机智求助他人•人身安全第一•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暂时妥协,事后报警•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保持镇静场景一:公交车上很多人,你发现站在你不远处有一位小偷正在偷一位女学生的钱包,你会怎么做?场景二:晚上,你一个人回家,在离家还有很远一段路的地方,你意识到有几个人跟着你,这时你该怎么办?场景三:今天,你跟另一位同学代表全班把你们的捐款送到一位孤寡老人的家中。当你们走到一处偏僻的地方,突然走出一个人,手里拿着刀,要你交出身上值钱的东西,这是你们会怎么做?场景四:在学校门口的转角处,你看到你们班上的一位比较瘦小的同学正被几个社会青年围着,要求交保护费,这时你会怎么做?场景五:夜间,你发现家里有小偷在翻东西,而睡在隔壁房间的父母却依然熟睡,这时你会怎么做?场景六:回家路上,你看到你的好朋友正和另外一个人在打架,而这时你的朋友正处在被打的状态,你会怎么办?
本文标题: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0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