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2018届一轮复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2、价格(6个考点)(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①供求影响价格②价值决定价格③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⑤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围绕供求与价格相互关系,重点考查了价格变动的原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凸显了价格曲线,价值量计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三个难点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多以曲线图、计算题呈现。材料题多将价格与生产、价格与宏观调控、价格与消费联合考查。试题考查的难点是曲线类试题和计算题三个关系〖名师点睛〗一条规律两个影响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2)具体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间接因素)考点一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3)直接因素供求关系(1)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单位商品价值量大,价格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小,价格低价格影响供求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误区1:供求制约价格,但价格不能制约供求。评析: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制约的,不能认为供求只制约价格。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反过来,价格的变化也影响供求。误区2:供求决定商品价格。评析: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常见的、多变的,是直接性的影响,而非决定性影响。供求不能决定价格,只能影响价格。【误区警示】供求关系商品缺余购买者销售者俗语价格涨跌何方有利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争相购买趁机提价物以稀为贵价格上涨卖方市场供过于求商品过剩持币待购竞相出售货多不值钱价格跌落买方市场2、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涨跌的影响考点一供求影响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较表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价格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性质商品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①社会劳动生产率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③成本①商品价值②供求关系③纸币发行量④地区、季节等因素……联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要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特别提示】: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每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价值供求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具体因素(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①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②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赚钱不亏不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本(2)个别劳动时间对具体商品生产者的影响(假设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4、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结论: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2013·重庆卷·2题)图1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正确说法是()①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②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③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①并不违背价值规律,故不选,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下有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趋势,显然,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故②不选,③④均正确切题,故选D。(2013·福建文综)“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C(2012•广东)《汉书.食货志》记载:“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这说明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B.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D.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解析】本题以农产品价格变化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影响价格变动及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农产品的价格变动由生产环节决定,受流通环节影响,故A项错误;由出来可知,农产品价格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都是有不利影响的,因此应将农产品价格调控在合理范围内,故B项正确;C项于本题无关,舍去;D项错误,农产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其波动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1、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的影响分类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增多减少不变增多不变增多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速记口诀】:量大小,社时定;会生产,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双鞋/小时)单位商品价值量(50元/小时)20.50.5×50=2525×1=250.50.5×50=2525×4=100[图表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小时)商品价值总量(元)思考1:图表1反映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如何?结论一: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结论二: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0.50.5×50=2525×2=50商品价值总量(元)个别劳动生产率(双鞋/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小时)单位商品价值量(元)1(低于上面的社会劳动生产率)4(高于上面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图表2]社会劳动生产率(双鞋/小时)单位商品价值量(50元/小时)商品价值总量(元)20.5×50=2525×2=501(降低)1×50=5050×1=504(提高)0.25×50=12.512.5×4=5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小时)思考2:图表2反映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如何?结论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关系结论二: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0.510.252、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时间反比反比反比正比反比正比无关无关无关无关商品数量×=提醒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变化情况变化后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某国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N÷(1+m%)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N÷(1-m%)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N×(1+m%)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N×(1-m%)注:可将上述公式概括为: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质量与价格(1)优质优价并不意味着商品质量决定价格。从根本上说,优质优价是因为优质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比普通商品多,所以其价格较高(2)优质优价与质优价廉并不矛盾。①前者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后者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两者都是对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的反映,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②就生产同类商品而言,优质优价主要是因为优质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③就优质商品的生产而言,质优价廉主要有以下原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变小;商品供过于求;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的降价竞争;薄利多销的促销方法等(2010·全国文综Ⅱ)假设某企业2009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10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题中“其他条件不变”表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由此可知甲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仍为6元;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个别价值为:6元÷(1+50%)=4元,产品数量为:10万件×(1+50%)=15万件;但商品交换要以社会价值为基础,故价值总量为15万件×6元=90万元。故选C,其他选项均与试题条件要求不完全相符,应排除。答案C〖思维拓展〗价格变动与稳定物价的措施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降低纸币的发行量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如果少于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降低货币本身价值一般来说,货币本身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经济政策国家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物价稳定物价的措施(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2)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符合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3)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4)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科学理性消费等。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思维拓展〗价格变动与稳定物价的措施(2011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第一步先计算出2011年,在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值量:132元÷(1+20%)=110元;第二步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10%的情况下的年产量:10万件×(1+10%)=11万件;第三步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元×11万件=1210万元。故本题选C项。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设某企业2014年的生产条件属于行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商品的价格为14元。2015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30%,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商品2015年的价格分别是A.20元16元B.20元25元C.15元25元D.47元59元解析: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单个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否无关,因此题目中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加30%是干扰语句,可以直接忽略。根据题目可知2014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4元。到了2015年,行业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降
本文标题:2018届一轮复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7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