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精品课程介绍-创业管理(南开大学)
创业管理张玉利南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8a833999-2031c13b-0120-31c13ba4-007b&objectId=oid:8a833999-2031c13b-0120-31c13ba4-007a&courseID=B080060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习要点课时安排案例使用建议第1章创业及其本质(1)了解创业活动的本质及独特性(2)了解创业活动的一般过程(3)了解创业活动产生的情境(4)分析创业热潮产生的环境因素3综合案例1和综合案例2第2章决定成为创业者(1)分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2)分析归纳创业者的独特技能和素质(3)注重从创业神话中识别创业活动的理性因素3第3章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1)掌握机会识别和判断的基本方法(2)把握判断适合个体创业者的机会特性(3)了解创业机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4)提升机会识别能力的途径(5)学习创意产生的主要技术4综合案例3第4章开发商业模式(1)了解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独特性(2)了解商业模式的逻辑性(3)了解商业模式的思维方法(4)学习商业模式的设计4综合案例4第5章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1)了解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2)了解团队组建要考虑的主要问题(3)了解创业团队演变的一般规律(4)掌握优秀创业团队的标准2综合案例5第6章创业融资(1)了解创业融资难的相关理论(2)掌握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差异(3)了解融资的过程4第7章创建新企业(1)了解创业者可以选择的企业法律形式及其特点(2)了解新创企业选址的各种影响因素(3)熟悉选址的评估过程及步骤3(4)把握新企业创建的程序和步骤(5)认识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和方式第8章为顾客创造价值(1)了解新企业生存的主要任务(2)把握新企业获取并服务顾客的基本策略(3)熟悉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营销战略3综合案例6第9章管理新企业(1)了解创业期的特征及其管理(2)了解成长期的特点和管理重点(3)把握新企业增加价值的途径4第10章新企业的持续发展(1)了解影响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2)掌握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3)把握新事业管理的重点2第11章公司创业(1)了解公司创业实践的背景(2)理解创业精神和技能对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的作用(3)比较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异同2第12章创业的普遍性与职业发展(1)对全书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2)把握创业精神和技能的本质(3)理解精神与创业技能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2课时总计36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张玉利教授学员:南开大学2004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授课期间:2006年9月-2007年1月来源:“南开创业网()”讨论区0312216(学号,以下同)学习《创业管理》使我对创业的过程有了了解以及对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有了认识。在学这门课之前,我就有过创业的想法,但那时只是觉得现在社会处于变革当中,经济迅速发展,挣钱的机会多,与其给别人卖力不如自己干。怀着这种心理及对张老师的崇拜,学习了这门课程。在听课过程中,以及网上的几次作业讨论中,我逐步对创业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认真思考。其中讲到创业者的素质:成功智能和社交能力、蓝海战略等收益匪浅。0312201学习这门课程最大的收益不在于如何创业,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关于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有这么一句话:它是认真的人所做的认真的事。这句话可能终生难忘。0312402学习《创业管理》这门课,确实有种受益颇丰的感觉。在知识学习方面,在创业知识的了解方面,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创业中要注意的各种问题,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以及创业过程中的程序等。最大的收获在于精神领悟。体味到了“创新”的巨大作用。创新无论是对于一个人或一个企业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企业具有创新可以不断发展,而一个人有创新精神也会不断发展,会使一个人带有“活性”和生命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0312251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自己应该为将来的创意做哪些准备。首先要培养自己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能力。好的创意早年感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能不能识别出来,在这方面我得开始培养。其次,要扩大自己的信息来源,并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传媒、包报刊杂志等多渠道获取信息,只有多渠道获取信息才能发现机会。第三,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社交层次。第四,培养自己整合资源的能力,将来的创业需要多方面的资源,从现在就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以求将来能获得所需的资源。0412170车雪晴在“创业管理”这门课上,张老师不但“言传”更重“身教”都始终如一的向我们呈现这样一种理念:要勤于思考,脑筋要活,做法要新。就本课程收获现归纳如下四个方面:一、生活模式的拓展记得第一节课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毕业后会去自主创业吗?为什么?“自主创业”,在上这门课之前是完全没有被我纳入考虑范围。此前我的行职业规划只有两条:考研然后要么进外企要么到政府当公务员。在第一堂课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时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听到了其他同学的声音,激情成就梦想,这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但这时也仅限于感受别人的创业激情。课下,老师推荐了一本书《管道的故事》,认真读过之后才真正开始考虑创业对于人生的影响。与其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之中每天提桶奔波,为何就不能独辟蹊径,在广阔的蓝海中挖掘一条属于自己的管道呢?自主创业,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个全新的概念——自主创业,之于我,绝对是生活模式的拓展。二、思维方式再造在我们从小到大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在宣称要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思想却根本得不到体现。在创业管理的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从新的角度甚至是反方向的去思考问题,更多的时候老师本人的一些想法其开阔程度在我们之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们标新立异的积极性。并且第一次作业中有意识的布置了“突破固有模式开发产品新用途“的题目,让我们能真正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真正有机会能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不仅给老师还可以跟同学共享。三、管理学运用的再认识老师在课堂讲授案例时很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善于拿身边的常见的例子来作分析。一方面,这说明了管理学理论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在时刻提醒我们要认真地观察生活、不断地思考商机。管理学的知识本身是从实践中来,要应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应用管理学支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在第二次作业中,题目是“将一个商机描绘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其实,只要我们不断地去生活中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商机无处不在。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意识: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必然有其经济驱动因素,也就是说只要有事情发生就一定有赚钱的机会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四、自我二次认识创业在机会识别的下一步就是整合资源,而我们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易得的资源就是我们自己。进而,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自身目前为止拥有哪些资源,我们需要哪些资源,我们有潜力拥有哪些资源,我们身边的人有哪些资源值得我们去整合。这些思考都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自我,重新评价自我,重新定位自我。过这门课之后,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大学学习的精华在于理念,而对这种理念的学习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体会老师的处理问题方式。0312363朱晓磊上了张老师的课,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理念上的收获。即让我明白了“我们上学干什么?”往往很多人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学习,很容易脱离实际。我以前也是盲目地沉溺于课本中学得不亦乐乎。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实际上是一种肤浅,无知。任何理论只有运用到实际应用中才是有价值的。尤其是我们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更要联系实际,将所学的课程联系到最基本的最广泛的商业活动中去。而不是为了期末拿几个学分而忙忙碌碌地上一学期课,然后考试,然后遗忘~不,绝不能这样,否则我们之中永远也不会走出像张瑞敏、张朝阳那样的创业家。张老师的上课时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而不是单纯的讲课。经常让我们参与讨论。用现实中的例子让我们深入地理解知识。尤其是期末时做的企划创意。我感到特别地有趣,而且很贴近实际地需要。很有可能我们将来也要作这样类似的企划创意。总之,上张老师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在案例分析和自己参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真是获益匪浅。0411388上创业管理课印象最深的几点:首先,上完这门课最突出的体会是我们要具备创业者勇于开拓、承担风险的精神和魄力。处处谨小慎微是不会创业成功的,创业者辉煌成功背后一定有创业初期艰辛投入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把握,对这些的承担需要勇气和胆识。张老师说人们往往会形成只看到不可能方面的思维定式,缺少正面的思量。学完创业这门课我们今后也许未必都去创业,但我们应领会一种创业的精神、创业的理念,这样成功离我们才不会遥远。其次,这门课上老师启发式教学,同学们积极讨论发言,其中有很多新奇有意思的看法和观点,开拓了我的思路,给了我很多启发。创业第一步就是识别机会,有时往往就是一个点子,未必要多么深刻,却是想别人所未想,出奇出新,让人眼前一亮。商业价值往往从这里开发。再者,创业中十分重视团队协作,在课堂上与他人讨论也总是能激发我们思考,提高效率。如果说团队成员在价值观认同上尽量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在知识背景、经验经历、思维方式等方面一定要有差异有交锋,只有这样才能迸发思想的火花。最后,就如企业在生命周期中一旦创业精神衰竭就要走下坡路一样,个人的发展如果缺少了创新的元素也将僵化失去活力。应该将创新这种思路贯彻到生活学习中,因为“一切皆有可能”。总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结束了这门课的学习,感谢老师,收获颇多,回味无穷。(窦雪哲学(双修))0312488张笑寒我觉得一学期的创业管理课下来我的收获是“要多看书,拓宽思路”。在课上老师用启发式教学,让同学们积极讨论发言,产生了很多新奇有意思的看法和观点,开拓了我的思路,给了我很多启发。尤其是上课时做的案例讨论。每次都觉得特别地有趣,既源于理论又贴近实际。远远地超越了书上的范围,关键是这些例子很生动形象,加深了理解。更重要地是这些案例使我明白了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我觉得张老师上课领一个特色是经常给我们推荐看课外书。看《读者》看报纸看新闻,并从中挖掘知识。我觉得极生动,而且让我的眼界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真得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启发和教诲。0412136一个学期的创业管理课程,给我印象最深刻,影响我最大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对于创业理念的理解,创业并非书本上所规定的那些模式,虽然有迹可寻,但并非显而易见,有一定的程序,却又并非一成不变。在课堂上,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创业的案例,也丰富了我对创业的理解。王妍本来以为,依我的性格,创业这样果敢刺激的行为是不会属于我的了。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创业管理以后我发现,这门课燃起了我的创业冲动。记得张老师曾和我们讲过,4月10日泰达学院的研究会结束后,卿志琼老师和张老师说她忽然有一种想要创业的冲动。当时我坐在下面,真的非常想喊出来——我也是啊!当然,我和卿老师是没法相比的,但是单就创业激情这一点来看,我们真的很相似。然而,我知道,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火焰渐渐熄灭后的冷却期,我是否还能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我这样问自己。这门课教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机会的识别了。走在路上,看到什么都在想,这是不是一个创业机会啊?甚至连去上自习,看到很多couple在自习室里卿卿我我,愤怒之余就想着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开一个“coupleclassroom”,让他们别在我们纯洁的自习室里祸害群众了?上个周末回家的时候,我还跟妈妈说:我是不是疯了?现在看到什么都是创业机会,都生怕把它们错过了,一面为自己的发现欣喜,一面又为现有能力不足,不能好好把握住它而感到失望。妈妈看了看我,笑了笑:说得天花乱坠的,实现得了吗?这一句话说得我不禁一怔,是的,张老师曾讲过,有很多机会,它固然很好很有新意,但并不是每一个机会都能成为现实。关键看能不能将它转化成一种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创业就是在不考虑资源约束的前提下,把握机会,
本文标题:精品课程介绍-创业管理(南开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4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