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女性生殖道样本培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女性生殖道样本培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目录生殖道主要正常定植菌群健康成年妇女阴道内可培养分离50种以上微生物(约108/ml)n阳性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ü乳酸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包括α、β溶血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n阴性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ü大肠埃希菌、阴道加德纳菌、变形杆菌n专性厌氧菌ü动弯杆菌、普雷沃菌n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或人型支原体)n念珠菌n青春前女性:以类白喉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n成年女性:乳杆菌占优势n绝经期后女性:ü阴道乳杆菌减少ü肠杆菌数量较绝经前女性更多ü一般无酵母菌与支原体生殖道主要正常定植菌群目录抑菌区是因为:植物分泌出的:l脂肪酸l树脂l福尔马林目录B群链球菌(GBS)B群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i,GBS),又名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lactiae),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定植于人体的泌尿、生殖道,是人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分娩时可以发生垂直传播,所以GBS也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产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50-65%母体:产道定植:6-45%宫内侵入: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脑膜炎:20-60%神经系统后遗症死亡率5-20%B群链球菌(GBS)020%40%60%80%100%5例25.00%4例20.00%20例,7.27%GBS培养阳性孕妇11例55.00%胎膜早破3例(15%)羊水污染2例(10%)胎儿宫内窘迫2例(10%)羊水过少2例(10%)4例未用抗生素16例使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类)3例新生儿正常1例新生儿因新生儿肺炎转入新生儿科治疗,由于家属放弃治疗,预后不明13例新生儿正常2例新生儿因新生儿肺炎转入新生儿科治疗1例新生儿因ABO溶血转入新生儿科治疗3例新生儿均治疗后康复出院B群链球菌(GBS)胎膜早破13例(32.5%)未发生胎膜早破20例(50%)7例不详(17.5%)2011年至2015年26例康复出院2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放弃治疗1例患结局不详标本类型送检例数阳性例数阳性患儿年龄7d新生儿7d-3月婴儿3月-6月婴儿血液27155100脑脊液197070呼吸道25141400耳道分泌物14141400其他332015例(12.5%)早产34例(85.0%)足月B群链球菌(GBS)l筛查最佳时间在妊娠35~37周进行GBS筛查,检验结果更具意义。ü阴性预测值95%-98%ü分娩前≥5周的GBS培养结果参考价值较小l因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并实施了《围产期GBS疾病预防指南》I.指南中建议对所有35-37孕周的孕妇阴道和直肠的GBS检测。II.结果阳性者分娩期应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III.以下情况,应进行GBS检查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本次妊娠有GBS菌尿;•上次新生儿GBS感染史;•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时体温≥38.0℃l据统计,按这种方案执行,26.7%的分娩者会接受预防性治疗,86%的新生儿可以预防早发性GBS感染B群链球菌(GBS)l美国CDC推荐同时采集阴道拭子标本和直肠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减少漏检。l无需使用扩阴器,孕妇无任何不适感,对孕妇和胎儿无任何影响。阴道口1/3肛门括约肌2~3cmB群链球菌(GBS)u液体培养法为美国CDC2010版《围产期GBS疾病预防指南》中明确推荐。“使用液体培养可以提高检测率,如果使用平板直接接种的方式而不是增菌肉汤,那将有50%的GBS携带者被检测为假阴性”GBS对营养条件要求高,固体平板很难培养,需要培养时间更长,经常发生平板已经干掉,还没有明显GBS菌落。根据文献记载,即使进行CO2固体平板培养,也没有液体培养的效果好。B群链球菌(GBS)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形状为圆尾带柱,是一种非芽孢兼性厌氧菌。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七个菌株。由于分娩时可以发生垂直传播,所以也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产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l特点ü 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ü 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ü 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ü 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等。l易感人群:包括新生儿、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致病途径通常为粪-口途径。新生儿发病率约52.8/10万人。感染者总病死率20%~30%。李斯特菌母体:产道感染:12/10万宫内侵入:孕中期流产、胎死宫内、孕晚期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死亡率20-30%李斯特菌l2011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实验室病原学检查证实的的新生儿李斯特菌病患者18例l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李斯特菌l患儿结局:ü11例好转出院ü2例死亡ü5例放弃治疗ü最终治疗后存活患儿的住院时间10~49天,中位数25天61.11%李斯特菌l19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ü发病孕周(27.5±5.7)周ü最早孕周13+1W,最晚孕周38+4Wü妊娠中期(13~28周)发病7例、妊娠晚期(28周)发病12例l19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共分娩21例胎儿ü其中有8例(38.1%)胎死宫内ü3例(14.3%)发生孕中期流产ü4例(19.0%)胎儿娩出后未送新生儿科即死亡ü2例(9.5%)新生儿住院治疗后家属放弃治疗ü4例(19.0%)新生儿住院治疗后康复出院李斯特菌病死率高:l该菌为胞内寄生菌,体液免疫对其无效l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虽然通常对青霉素十分敏感,但是却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李斯特菌沙眼衣原体(CT)lCT仅在宿主细胞内复制l人类是CT的自然宿主,主要寄生于机体粘膜上皮细胞lCT除引起沙眼外,还可引起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肿及其他器官疾病lCT引起的生殖道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ü男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附睾炎ü女性:宫颈炎、尿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ü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直肠炎ü新生儿阴道和肠道感染也有发现l孕妇初次产前检查,筛查CTl孕早期如果CT阳性,应在晚期(首次检查3-6月后)复查l孕晚期应筛查CTl有症状的人群l常规的筛查(=25岁)l孕妇外,女性=25岁,性活跃,或新增性伴/性关系紊乱,建议筛查l男性不建议筛查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n目前临床主要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n青春期、许多性活跃健康成人下生殖道能分离到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n脲原体包括生物变种1型和2型,2型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密切相关,而1型则否n支原体不引起阴道炎,但在BV患者中与其他病原体一起增殖,人型支原体促进BV的发生,无证据表明脲原体与BV有关n检测方法:显色培养法支原体目录
本文标题:女性生殖道样本培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5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