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用电安全在农村作者:刘琦李雁冰张勃眭译丹成宇飞指导老师:靳媛2树立“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理念。近几年,针对农村安全用电,各地电力企业联合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安全用电教育工作的展开,人们对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认识也在逐步加强,但是农村用电安全现状究竟怎样呢?陕西省37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63%,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家庭收入日益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量年年剧增,伴随而来的用电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对此,我们在2009年7月15日到2009年8月3日在华阴市、佳县对401户农民做了“用电安全调查”。调查结果及综合分析如下:一、农村用电安全现状(一)农民用电安全知识严重缺乏,家中存在诸多用电隐患。据走访调查,有34.4%的人对基本用电常识一知半解,有11.5%的人对此完全不懂,农民用电知识严重缺乏:湿手不能触摸带电体,人被电击时不能用手施救,漏电起火时应先关电源等基本知识很多农民都不了解。1997年,国家实行农网改造,将农户家中进户开关改为刀闸和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漏保”)双保险,旨在进一步加强家中线路保护能力,降低用电安全事故发生率。然而有近45%的农户家中只使用刀闸而没有使用漏保,大部分将漏保直接去掉的原因是由于出现漏电等情况导致漏保经常跳闸,影响其日常用电。还有部分农户由于用电负荷大,家中保险丝常被烧断,故将其替换成铜丝或铝丝。有67.8%的农户只图使用方便,对家中照明灯、插座、开关的安装地点和高度毫无要求,安装极不合理。比如,照明灯的安装高度不符合规定(2.53米),插座距地高度根本达不到规定高度(1.5米)。更有甚者将风扇开关直接装到铁门上,一旦风扇开关发生漏电,后果不堪设想。还有超过48%的家庭出现电线老化或破损现象,64.8%的家庭所使用的电气(除电线)有破损,其中老房的电线老化破损尤为突出;有些人为了省钱,将破损的电插板、开关等用胶带粘好继续使用。据调查了解,有33.3%的农户家中新房自己布线,53.9%的农户临时用电自己走线,由于绝大多数农户不懂布线要求及规范,家中布满“蜘蛛网”,进户线乱成一团,还有些农户家中晾衣绳丝直接或间接跟电线挨到一起。这些都极易引发触电事故,严重威胁农户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二)电力企业开展的用电安全服务有待加强1.电力企业管理尚不够规范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集体电力资产全部移交电力企业统一管理,电力资产增加逐渐成为供电企业经营中的一大压力。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之电力企业管理疏漏、宣传不力,近些年电力设施破损严重,私设电网、窃电、破坏电力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在走访的村镇中,电力设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如:变压器、警示牌等),这极易引起用电事故发生。另外,电力企业对所管辖区域的“年用电负荷”评估不够细致。如有50%的农户家中电压不达标,以佳县为例,其地处陕北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水平低,用电负荷较小,但企业分配给个供电所的年供电量大于农村年用电负荷,导致该地区72.5%的农户家庭电压过高,给农户安全用电带来一定阻力。2)农电工业务水平偏低,服务不到位4农电工为电网公司职员,为农村正常、安全用电提供服务。然而,大多数农电工专业知识极其缺乏,技能低,缺少责任感,服务热情低。有些农电工家中电线“私拉乱接”现象比普通农民家中还要严重。走访调查发现,有86.3%的农民不知道电网服务热线(国网:95598、地网:96789),因此当其家中用电出现问题时,大都请所在地区电工处理,然而基层农电工事故处理不够细致,服务热情不够,农民对其服务质量满意度低,对农村安全用电造成一定影响。3)企业宣传不够深入据调查,有66.3%的农户从未接受过供电企业的“用电安全”宣传。很多农户告诉我们,企业进行用电知识宣传次数少,多为一年宣传一次,以发放宣传画和宣传单为主,老人、妇女及儿童受知识水平限制,对此接受能力差,宣传效果甚微。从华阴市电力局了解到,电力局每年向全市印发1000多份宣传画报或挂历,且大都发给各村村干部或群众代表,宣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民对用电安全知识的需求,也无法真正提高农民安全用电意识。二、农村用电安全现状分析(一)农民文化程度低受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社会政策、教育水平、农民自身等因素的制约,在走访的401户中,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小学以下”的人口有43.1%,“初、高中”的有49.9%,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且大部分家庭青壮年进城务工,家中留守儿童及老人较多,其接受用电安全信息的速度较慢,对知识的摄取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而且平日忙于5农活,很少进行用电知识学习,甚至不愿意接受此方面的教育,致使农民缺乏用电安全相关知识,对用电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够,用电安全意识淡薄。(二)企业内部建设不完善1.农电工职业素养欠缺农电改制后,企业对农电工上岗采取招聘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然而,企业招聘农电工时,门槛低,大部分农电工以各村稍懂电业操作知识的农民为来源。其文化水平偏低,掌握知识能力不足,电力专业知识较差,不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操作新设备。同时对电力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所知甚少,依法办事、依法服务能力欠缺;加之他们边务农边从事电力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电力服务中,施工检修质量较差,妥善解决供用电纠纷能力不强,用电安全常识宣传不到位,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力服务质量的要求。电力企业对在职农电工进行培训时,仅就其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培训,忽略对其职业道德的教育,再者,农电工工资待遇较低,与其它电业职工相比差距较大,造成农电工心里失衡,归属感不强。同时,农电工队伍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未落实,分配不合理,激励体制不健全,致使其职业道德欠缺,工作积极性低,缺乏责任感。这些原因均导致农户违规用电现象无人纠正,家中线路出现故障无人解决的现象。2.用电安全宣传力度薄弱供电企业对农户进行用电安全宣传周期长、时间短、范围窄、力度小。原因在于:(1)部分电力企业对此认识不足;电力人员在农村6用电服务上意识薄弱,致使服务不彻底,效果差。(2)企业宣传经费不足,无法采取多样方式进行全面的安全用电宣传。走访了解到,由于经费不足,对用电安全的宣传只停留在发放宣传单上,宣传形式单一,这无法使农民全面了解到安全用电常识,对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不够重视。(3)我省地处西北,地形多样,部分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落后,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水平低且滞后,社会对农村用电关注度低。三、对农村用电安全现状的建议(一)提高农民自身用电安全意识是前提农村用电现状令人担忧。农民应注重自身文化素质修养,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关注用电安全常识宣传。可以成立村组管电协会,建立村委会和企业联合共管共宣的新格局,由村委会组织,企业协助农民进行用电知识学习,只有让农民认识到“用电安全关系重大”,掌握了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才能规范自身的安全用电行为,从“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自觉行动,从而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安全用电。(二)规范电力企业管理是关键1.加强农电工组建设农电工组是供电企业与农户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加强农电工组建设,首先,加高农电工入职门槛,组织农电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整体素质;其次,提高农电工工资福利待遇,按有关规定为其缴纳各项应备保险,改善其生活条件;再次,供电企7业应加强对农电工的管理,加快农电工组建设,转变内部体制,进行农电工个人绩效优化考评、服务且监督农户家中电气使用情况,保持农电工组队伍稳定。增强农电工的责任感,使其能本着“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和谐服务”的宗旨服务于农民。2.加大用电安全宣传力度农村安全用电常识宣传不是一时一事或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供电企业应持之以恒的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年画、海报、警示牌、讲座、电影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途径和形式,通过正反两面经验教训来触及人心,对孤寡老弱应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如:组织青年志愿者逐户帮助村民检查室外电表、线路的安全情况,及时为村民排除安全隐患,并向村民讲解安全用电有关知识,让村民懂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发放《农村安全用电宣传手册》、《农村少年儿童安全用电指南》、《电力设施保护手册》;发布《农村电气化安全用电警示教育片》,采取多种形式在影院、电视台、学校等地组织播放,使安全用电常识家喻户晓,全面提高农村安全用电水平;现场解答用户咨询,讲解农村安全用电知识、保护电力设施、节约用电等常识,积极为农村、为农民服务,把除隐患、保安全、全力构筑新农村供、用电安全屏障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3.建立电力企业服务新机制一方面,针对电力设施被盗被破坏现象,建立电力设施保护新机制,与村委会联手,成立“电力设施保护”组,对“保护电力设施”进行监督,采取合作、监督及赏罚新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便8民信箱、每周上访接待日等方式征集农民日常出现的用电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4.争取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农村用电安全状况不仅在于农民和供电企业,同时也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农村工作要“两手同抓,两手同硬”,一手加大经济惠农,加大对农村电力设施的投入,一手注重精神、文化惠农,向广大农户普及科普知识和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用电安全知识,增强农民对科学的认识。具体说就是要“依靠政府,立足长远”。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生活用电管理的领导,明确管理的范围和责任;按照用电程序有关规定,企业依法与农村用户签订安全用电协议;全面清查、摸底,制订农户住宅户表及住宅户表以下电力线路改造的年限及资金投入的使用方法,建立健全住宅户表及住宅户表以下投资管理机制,做到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明确村委会、村民和供电所对农村电力线路设施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改善农村用电安全现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不仅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用电安全意识,加大供电企业对“用电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电系统的人、财、物力投入,同时,还需要关注农村用电安全现状,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统筹农民、供电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兼顾各方利益,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更全面的落实”三农”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附件:关于用电安全在农村的调查分析报告一、用电安全在农村的调查项目概况(一)调查目的农村用电在“新农村,新电力”建设中承担着相当重的生产任务,农村行政村改造面过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现实需求;农民用电安全意识差异较大,部分农民对用电安全常识知之甚少,导致农村每年触电事件时有发生。解决农村安全用电方面的问题迫在眉睫。(二)调查内容“用电安全”调研表序号:时间:地点:文化程度:1、实收电价:2、日常电压是否稳定?3、供电是否稳定?4、新房布线是自己装的还是请别人?5、临时布线是自己装的还是请别人?6、是否了解照明灯、插座和开关的安装要求?7、买电线看中什么(质量、价格)?8、购买家用电器时注重什么(品牌、质量、价格、节能)?9、家中有无保险丝或保险管?规格:10、家中装有漏电保护器吗?知道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吗?1011、家中曾有过漏电现象吗?此后在思想、设备上有无改变?12、是否对孩子进行电的安全教育?13、知道火警电话(119)吗?知道电网服务热线(国网:95598、地网:96789)吗?如果有人触电,该怎么做?如果发生漏电、起火事故,该怎么做?14、当地供电局有无做过用电安全宣传?15、了解哪些用电安全知识?(不可湿手触摸带电体不可用湿抹布擦拭电气设备不可在电线上悬挂物品晾衣绳丝不和电线捆绑不在架空电力线附近架设天线用电设备出现异常,及时切断电源不在电杆附近挖土不在架空线附近放风筝远离高压带电体雷雨时不在大树、高墙和高耸建筑物附近躲雨等)观察及测量1、家中电器与电线是否匹配?2、家中所使用的电气(除电线)有无破损?3、电线的绝缘皮是否老化及破损?4、所使用的进户开关是什么?5、进户装置的装设是否符合要求?6、是否有私拉乱接现象?7、照明灯、插座、开关和电线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8、有无稳压器?9、家中电压:11(三)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401户,共有调查表401份,有效调查表401份,问卷有效率达100%。其中,被调查者性别结构是:男性占38.5%,女性占61.5%;年龄结构是:0-25岁占15.0%,25-45岁占31.9%
本文标题:用电安全在农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0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