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回延安》测试
《回延安》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糜.子(méi)贮.藏(zhù)白羊肚.手巾(dù)B.脑畔.(pàn)慰藉.(jiè)柳林铺.(pū)C.哺.育(fǔ)外溢.(yì)一气呵.成(hē)D.惬.意(qiè)差.使(chāi)米酒油馍.(mó)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廷河还要在前头!B.……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D.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框里转。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1)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3)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4)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①醇厚浓郁②多彩和谐③旖旎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5.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分)(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A.靠抱扑B.贴搂靠C.靠绕扎D.贴搂扑6.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1)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修改意见:(2)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修改意见:7.综合性学习。(6分)(1)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由于春节历史悠久,加上中国幅员辽阔,故在各地产生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请简要介绍一个你家乡的春节习俗。(2分)(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小德一家就选择了去旅游。在某个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小德看到了景点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刘为兄,张为弟,兄弟间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是仇,魏是恨,仇恨中有仁有义,单刀独辅汉江山。请说出该对联重点写的人物是谁,并概括对联中一个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2分)人物:____________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中秋节或春节的情境。(80字左右)(2分)A组:热闹洋溢张灯结彩欢声笑语齐心协力兴高采烈B组:一边……一边……不仅……而且……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诗歌一、二节,回答问题。(11分)1.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3分)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临近延安时怎样的心情?(2分)3.“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4.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8分)桂林山水歌(节选)贺敬之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桂林山水甲天下”……呵!是梦境呵,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心是醉呵,还是醒?水迎山接入画屏!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珠洞,室珠久等叩门声……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1.“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2.诗人写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关山、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2分)3.这首诗主要赞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1分)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呵,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1.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1)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2)昆仑山惊邙山呆。()(3)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2.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个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接起来的呢?(2分)3.“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3分)4.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一、1.【解析】DA项,“肚”应读“dǔ”;B项,“铺”应读“pù”;C项,“哺”应读“bǔ”。2.【解析】BA项,“廷”应为“延”;C项,“窖”应为“窑”;D项,“框”应为“眶”。3.(1)夸张(2)拟人(3)比喻(4)排比、拟人4.【解析】D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解答这类题,要结合横线前后内容来选填合适的语句。先认真阅读语段,把握句子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答题提示,然后解答。“旖旎”的意思是柔和美好,多用来描写景物。由此排除A.C两项。“醇厚浓郁”,“醇厚”指(气味、滋味等)纯正浓厚;“浓郁”指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可以与“特色风物”搭配。可排除B项。5.D6.(1)语序不当。将“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2)语义重复。去掉“第一趟”或“首飞”。7.(1)略。(2)人物:关羽故事示例:桃园结义、单刀赴会。(3)示例: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品尝各种美味食品,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二、(一)1.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有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激动。“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2.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3.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感情。4.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延安人民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二)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鲜明地突出了“甲天下”的桂林青山秀颀、娇美的姿态,读来令人心驰神往。2.通过写这些具体的景物,再现当年的战斗生活,回忆当年对桂林山水的心驰神往,随即发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慨。3.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秀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三)1.(1)排比(2)拟人(3)对偶(4)引用2.第一部分(1~4节),写黄河的旧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第二部分(5~9节),写黄河的新颜,即新时代治理黄河后产生的巨变,然后展望黄河未来的前景。诗人巧妙地运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3.这两句既是指梳妆台上的“明镜”被乌云所遮,梳妆台上的金钗为黄水所吞没;又是指黑暗统治暗无天日,黄水滔滔,泛滥大地,给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第8小节中“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之形成对比。4.本诗以“黄河女儿”对黄河今昔的不同感受为抒情点,满怀激情地歌唱新时代“治理黄河”的宏图,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华儿女用行动建设祖国的壮举,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胆魄和力量。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回延安》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8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