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说教学反思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1、教材地位及作用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16课。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同时,它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教材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1、教材地位及作用知识与能力:了解“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以及五四精神。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2、三维目标的确定及依据过程与方法:(1)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3)通过阅读材料,总结五四精神并进行小组讨论。(4)合作探究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加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巴黎和会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外交。(2)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时代变了,但当代青年学生仍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我们国家的繁荣而奋斗。【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以下三维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五四精神确立依据: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且五四精神可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确立依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比较复杂,要求对国际、国内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这块内容比较难以理解。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虽然在初中就较为系统的学习过本课的内容,但南星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素质比较一般,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1、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视频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法: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本课分为四个子目进行讲解:第一子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第二子目: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三子目:五四运动的结果第四子目:五四精神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整合依据: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被运用。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依照背景、过程、结果这种传统模式来讲,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虽然传统,但是每个子目却可以大胆创新,传统优势加上新课程的理念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一子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观看《我的1919》相关片段。1、中国是战胜国。2、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在争辩。设问一:中日山东问题是如何产生?设问二: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出“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并告诉学生“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导火线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会不会发生五四运动?为什么?合作探究:国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时间中心主力口号方式北京上海青年学生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集会、游行、罢课等第二阶段“三罢”第一阶段不变1919.5.4-6.31919.6.3-6.28“三罢”: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特点:广泛性、群众性、自发性。第二子目: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三子目:五四运动的结果图片展示法归纳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精神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1、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爱国与牺牲精神2、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3、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精神自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第四子目:五四精神名称性质任务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结果前途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1840——1919——1949)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国际: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阶级结构变化)新文化运动(思想变化)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过程第一阶段:时间、中心、主力、口号第二阶段:时间、中心、主力爱国与牺牲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精神。五四精神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词:胡宏伟曲:雷雨声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优点:本课充分运用音像资料、图片和文字资料,采用传统模式与新理念的结合,在各个子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用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三维一体。以歌曲的方式结尾,让学生再次感悟五四精神同时又可以缓解学生疲劳。•困惑: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五四运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体现高中教学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新颖而不老套。另外,五四精神的展现上过于生硬,过渡不自然。材料1: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借款三倍于以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材料2: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材料三:辛亥革命前后工人人数及罢工次数:人数:1911年前50—60万人1919年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人罢工次数:1912—1919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前5个月就达19次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工人总数棉纺纱锭面粉出超1913年1915年1919年材料一:从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俄、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等为担保。材料二:对人民的压榨:1912年——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
本文标题:五四运动说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2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