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上)(根据钱智亮教授讲座整理)一、协助家长澄清教育观念——您教育孩子的观念正确吗?(观念决定行动)(包括父母的儿童观、发展观和人才观)1、孩子是什么1)孩子是什么——家庭层面的孩子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夫妻共有,孩子是家庭的纽带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传承种族,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快乐与幸福——重在过程,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孩子是希望与未来——承载晚年,孩子是未来的投资2)孩子是人不是物——社会层面的孩子别把孩子当玩具——爱理不理别把孩子当饰品——随意摆弄别把孩子看成容器——硬灌知识别把孩子看成机器——机械指令别把孩子当做面子——过早教育、过度教育别把孩子当做出气筒——谩骂讽刺、殴打体罚2、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先天因素:遗传素质、孕期、产程差异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教育因素:抚养人、抚养方式、早期教育的时间、方法、内容、水平等主观能动性:主动性、上进心、成就感、荣誉感、坚持性先天因素内因环境因素外因教育因素外因主观能动——内外因联合发生作用正确对待孩子的发展:先天是基础、前提:承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同时,也承认“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反对“遗传决定论”。环境是条件:承认“近朱近墨”的同时,也看到“出淤泥而不染”现象的存在,反对“环境决定论”。教育是关键:认识到“教育挖掘人的潜能”的同时,认同“功能极其有限性”,反对“教育万能论”。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因素:看到无数逆境成才“天道酬勤”的事实,同时反对“爱拼就赢”的“主观决定论”。3、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吗?能——能力实际能力:知识、技能潜在能力:学能、创造力社会能力:自理、应人、应物体——身体体质:俱全、无病、身高、体重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健体:锻炼方法与习惯,营养保健格——人品人格:兴趣、性格、气质、情绪品格:信仰、公德、法纪风格:做人、做事、个性4、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有哪些?(希望孩子成什么样的人?)思想道德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不要歪才,不要庸才,不要废才5、什么对孩子来说最重要?人之生——生命:健康第一人之品——品德:做人为先人之格——格调:生活质量人之气——贡献:服务社会人之才——才学:发展空间什么对人来说最重要?身体、人品、人格、贡献、才学、出身、性别、长相、身高……?出身、性别、长相、身高……不足挂齿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运动、空间关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幽默。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阶分数高≠能力强,能力强≠分数高——如语文成绩与语文能力相关并不大听:听的态度,听的结果说:说的内容,说的形式读:阅读、朗读写:书写、写作二、引导家长定位父母角色——您成功扮演父母角色了吗?(角色决定命运)1、关注其健康睡眠:时间与质量(四6)注意睡眠问题再谈)营养保健: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养成习惯2、关注其精神教育投入:为孩子的教育做力所能及的支付,保证孩子受到较好的教育……;亲子交流:伺机通过言语、表情动作、身体接触等各种途径向孩子传达“我很在乎你”、“我爱你”、“你对我来说很重要”等信息;全面关心:让孩子体会到你在关心他的生活健康、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心理期望:让孩子体验到你对他恰当、热切、真诚的期望;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你能行!”、“加油!”、“别灰心!”、“再试一试”;孩子一旦有好的表现就鼓励他“你真棒!”、“你怎么这么能干?!”、“你真了不起”、“我真为你感到自豪!”等;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及时安慰、帮助他分析原因、鼓励继续努力、相信他能成功!……心情舒畅的孩子能快乐而轻松地飞,否则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3、关注孩子的安全身体发育尚不完备:体力不足以抵御外来侵犯心智发育尚不健全:智力不足以预见伤害危险社会认识尚不充分:社会经验不足以认清环境情感意志尚不成熟:能力不足以承受心理伤害行为习惯尚在养成:活泼好奇爱模仿常出意外道德观念尚不明确:是非辨别能力尚不够完善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威胁人类健康的隐患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高层建筑、食物与药物中毒、“电老虎”、“气老虎”、水火无情烧灼烫淹、玩具隐患、辐射与噪音、电视、电话、卡片、光盘、录像、网络、出版物、校园暴力的影响等独生子女对家长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哪里也马虎不得!4、价值引导良好的行为期待着奖励,不良的言行需要矫正与约束,错误的行为表现需要给予必要的惩罚,身边的各种现象需要给他评判——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家长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培育。爱父母、爱家人、爱亲邻、爱人民、爱人类(爱人类)爱家庭、爱社区、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爱社会、爱自然)戒贪争、戒竞争、戒纷争、戒斗争、戒战争(克制争胜念头)三、辅助家长反思教养方式——您的教养方式合适吗?(态度决定性格)1、家长态度决定孩子性格——您的教养方式合适吗?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故须早教,勿失机也——选自《颜氏家训》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表现:父母态度孩子的性格支配服从、无主动性、消极、温和过度照顾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胆怯保护缺乏社会化、深思、亲切、非神经质、情绪稳定溺爱任性、反抗、幼稚、神经质顺应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性、粗暴忽视冷酷、攻击、情绪不稳、创造性强拒绝神经质、反社会、粗暴、企图引人注意、冷漠残酷执拗、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民主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专制依赖、反抗、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大胆生活在不同情境中孩子发展也会不一样:生活在批判中,孩子学会的是指责;生活在敌意中,孩子学会的是打架;生活在嘲笑中,孩子学会的是难为情;生活在羞辱中,孩子学会的是内疚;生活在宽容中,孩子学会的是大度;生活在赞扬中,孩子学会的是自信;生活在公平中,孩子学会的是正义;生活在安全中,孩子学会的是信任;生活在赞许中,孩子学会的是自爱;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中,孩子学会的是寻找爱。所以,我们要多进行亲子间的正常接触和交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标准:孩子有什么话都愿意同你讲。(钱是挣不完的,财产是带不走的,爱人是说不定的,只有孩子和身体是自己的。)2、三种类型的父母1)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这样的父母教养下,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厮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另一种专制——过度保护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学,拒绝与同学交流,拒绝老师教育帮助,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的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情绪,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2)放任型父母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颜之推:《颜氏家训》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祖辈,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甩手”父母(不负责任)孩子会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逐渐养成不良的个性与态度,最终结果是:小时侯父母不管,长大了警察管。放任和溺爱的孩子:自控力差,自我为中心,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与人交往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侵犯行为,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3)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民主教养不等于事事都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对有些重大问题要有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实现统一口径,2:1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保证孩子沿着正确的社会规范发展家庭人伦的崩溃恶化孩子成长环境。3、家长要找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又父子,有父子而后又兄弟,一家之意,此三而已矣——《颜氏家训》兄弟篇父子有亲(责任与义务)——父子无亲夫妻有别(分工与合作)——夫妻无别兄弟有悌(仁慈与友爱)——没有兄弟长幼有序(尊敬与服从)——长幼无序明友有信(诚信与义气)——朋友无信君臣有义(兼爱与报效)——君臣无义奉劝父亲们:不无为而治。男主外,竞争激烈的时代,做男人不易;奋斗事业兼顾家庭,不将外面的不顺迁怒于自己的骨肉。养不教,父之过;尽职责,不犯错。要对孩子做智慧的启迪、做人的引导。奉劝母亲们:别越俎代庖。女主内,白天也要去上班,做女人更难;忙里忙外,上有老下有小,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做“慈母”不做“母老虎”,而“慈母”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和情商的培养很重要。注意不同时期孩子的管教方式不同阶段年龄目的对策第一反抗期2—3岁寻求自主放任顺应第二反抗期7—8岁挑战权威坚决镇压第三反抗期青春期自立自理交流疏通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中)四、指导家长创设学习氛围——您为孩子创设家庭学习氛围了吗?(环境决定效果)问题提出:我们常常碰到咨询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如何与家长顶嘴等,经过究因分析后我们多半发现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极相关,家长的学习兴趣与认识,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等对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1、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孩子们一般喜欢并尊重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上进、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长。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的的影响到学习成绩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调查表明:许多学业不良孩子的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经常约些朋友晚上打牌、玩麻将、先聊、歌厅舞厅、看电视、玩游戏传统的家风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2、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积极的态度家长应该多想孩子讲述自己小时侯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的信息。努力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情感,否则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的都是自己多么多么不愿意上学、学校生活多么多么枯燥无味等一些消极信息,可以想象孩子对学校的概念会是什么样。出现老师管得严的现象,家长心里应感到庆幸才是正常的,但从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发千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否则不但破坏了老师的威信,以至老师今后很难开展对你孩子甚至对其他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且也使得孩子陷入了两难境地,使孩子觉得不知道听谁的好了,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在家长面前表现一个样,在老师面前一个样的双重人格。3、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学习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学习的地点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可来了精神一样,心理学上叫地点动力定型,所以,家长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地点。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是一个房间,
本文标题: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0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