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潍坊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高一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有关科学家对物理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卡文迪许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2.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任何物体间的引力都能直接用2rMmGF计算C.由2rMmGF知,两物体间距离r趋近于0时,他们间的引力无穷大D.2rMmGF式中,M与m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m是否相等无关3.在下列四幅图中,标出了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在P点的速度v和加速度a,其中高一物理第1页(共8页)可能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光滑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0,球穿在斜杆上,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杆匀速滑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杆对球的弹力与球重力的合力大小为FB.推力F大于球的重力C.推力F大于杆对球的弹力D.杆对球的弹力小于球的重力5.在行驶的汽车内,小明说:“让我也助车一臂之力!”于是,他站在车厢里用力向前推车厢,如图所示.若小明的质量为m,他手对车的水平推力大小为F,车厢对他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车与小明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车对小明不做功B.车对小明做负功FLC.车对小明做正功fLD.车对小明做正功maL6.关于平抛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平抛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C.只要时间足够长,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有可能变成竖直向下D.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高一物理第2页(共8页)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拴一小球.小球在重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不停地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小D.弹簧处于最长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小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块a与质量为6kg的物块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F=16N的水平力推a物体,a、b共同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方向向右B.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12NC.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ND.若某时刻撤去推力,a、b将会一起匀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两物块a、b质量相等,随水平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向心力是a的向心力的2倍B.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仅由盘对b的摩擦力提供C.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D.a、b都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10.为了充分利用能源,某电动车安装了一转化效率为的小型发电机,将电动车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现对安装了储能装置的电动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动能EK与对应的位移x关系进行测定:让电动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至最大动能,之后在未开启储能装置的情况下关闭电高一物理第3页(共8页)源,得到EK-x图线①,在开启储能装置情况下关闭电源,得到EK-x图线②,如图所示。设电动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由图和题所给信息,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A.开启储能装置比未开启储能装置少运动的距离B.电动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C.电动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ED.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高一物理第4页(共8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要将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黑色中性笔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作答,不能在试题卷中直接作答.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1.(6分)在利用图甲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中,将木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获得滑块与传感器间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所标物理量为已知量.由图乙可知,0~t0时间内木块的位移为,木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用图中给出而s0、s1、s2、t0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要测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12.(6分)甲同学利用图1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其中O是重物开始下落时打下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和重力加速度g,测出纸带上A、B、C各点到O的距离h1、h2、h3,如果满足h2=(用T、h1、h3、g表示),即可证明重物从O下落到B过程的机械能守恒.高一物理第5页(共8页)乙同学利用图1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根据实验打出的纸带,测出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第一点O点的距离h,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画出hv2图线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g=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导致图线未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13.(6分)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1)若将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加速,当小车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标号)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恰好过两个铁钉的连线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2)若将木板带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利用小车沿斜面的重力分量消除掉阻力的影响,再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获得实验所需的纸带.在下列2条纸带中,最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填写纸带下方的字母标号)(3)若将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O,两条、三条…同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拉伸同样的长度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计算出小车对应的最大速度v,取02vv,横坐标以W0为单位,绘出Wv图线,理论上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但某次实验得到的图线却不过原点,如图所示,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在垫高木板带有打点计时器一端时,木板的倾斜角度(填“偏大”或“偏小”)高一物理第6页(共8页)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8分)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ETC车道,到达O点的速度smvo/30,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时速度减至smv/6,并以sm/6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已知MN的长度d=36m,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3sma,求:(1)O、M间的距离x;(2)汽车从O到N所用的时间t.15.(10分)一密度均匀的行星,半径为R.由于自转原因,物体在两极处对星体表面的压力是其在赤道处对星体表面压力的k倍,求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16.(12分)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x轴水平,y轴竖直向上,物体从A(0,2L)点沿x轴正方向水平抛出后,刚好通过B(L,L)点,已知重力加速度g,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从A点抛出时的速度v的大小;(2)小球经过x轴时的位置坐标.高一物理第7页(共8页)17.(12分)如图所示,长mx=1的粗糙斜面AB与水平平台在B处通过光滑微小圆弧平滑连接,平台BC光滑;平台右边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圆弧轨道DEF,C、D间的高度差m.h=80,圆弧轨道半径m.R=50.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滑块离开C点后,从D点沿D点切线的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F时,对轨道压力刚好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滑块到达D点时的速度的大小及方向;(2)滑块到达D点时,重力对滑块做功的功率;(3)滑块在竖直圆弧轨道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高一物理第8页(共8页)
本文标题:2015-2016潍坊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4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