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非常好的课件)
LOGO项目十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学习要求了解建筑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密实度、空隙率和填充率的概念与计算,理解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与热有关的性质、力学性质及耐久性。任务10.1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概述10.1.1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材料检测既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研究建筑材料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掌握以下3点: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对常用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评定,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1熟悉常用材料实验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基本的试验方法;2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任务10.1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概述10.1.1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生产单位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材料的主要质量指标,以评定产品的质量等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确定产品能否出厂。检测目的施工单位的检测目的是通过测定材料的主要质量指标,判定材料的个性性能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即是否合格,即确定该批建筑材料是否用于工程中。任务10.1建筑材料性能检测概述10.1.2建筑材料检测步骤取样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1密度检测(1)主要仪器设备。其包括李氏瓶(如图10-1所示)、筛子(孔径0.20mm或900孔/cm2)、量筒、烘箱、干燥器、物理天平、温度计、漏斗和小勺等。图10-1李氏瓶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1密度检测(2)式样制备。1)将试样碾磨后用0.20mm的筛筛分,全部通过孔筛后,放到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2)将烘干的粉料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1密度检测(3)试验方法及步骤。(1)在李氏瓶中注入与试样不发生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值(V0)。(2)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m1),精确至0.01g,直至液面上升至20mL左右的刻度为止。(3)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瓶内,转动李氏瓶使液体中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V1)。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1密度检测(3)试验方法及步骤。(4)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m2),计算出装入瓶中试样质量m。(5)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液面读数V1减去未注前的液面读数V0,得出试样的绝对体积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1密度检测(4)结果计算。2)密度测试应以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试验需重做。1)按下式计算出密度(精确至0.01g/cm3)。m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1)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温度计烘箱烧杯托盘天平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容量瓶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2)试样制备。将66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3)试验方法及步骤。(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0),精确至1g,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处,摇转容量瓶,塞紧瓶塞后静置24h。(2)静置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500mL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称取其质量(m1),精确至1g。(3)再向瓶内注入与前面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500mL刻度线,称取其质量(m2),精确至1g。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4)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砂的表观密度,(精确至10kg/m3)0,s300,0211000(kg/m)smmmm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2石子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1)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天平筛子带盖容器毛巾浅盘刷子广口瓶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2石子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2)试样制备。将试样筛去4.7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数量,见表10-1,洗刷干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表10-1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粒径(mm)小于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3.04.06.06.0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2石子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3)试验方法及步骤。(2)气泡排尽后,向广口瓶内添加清水,直至水面凸出到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水面与瓶口平齐。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质量(m1),精确至1g。(1)将试样浸水饱和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然后注满清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上下左右摇晃广口瓶以排除气泡。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2石子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3)试验方法及步骤。(4)将广口瓶洗净,重新注入清水,使水面与瓶口平齐,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质量(m2),精确至1g。(3)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试样的质量(m0),精确至1g。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2石子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4)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石子的表观密度精确至10kg/m3)0,g300,0121000(kg/m)gmmmm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3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1)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游标卡尺天平烘箱干燥器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3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2)试样制备。将规则形状的试样放入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待用。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3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3)试验方法及步骤。用游标卡尺量出试样尺寸(试件为正方体或平行六面体时以每边测量上、中、下3个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当试件为圆柱体时,按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量其直径,各方向上、中、下量3次,直径取6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按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量其高度,分别量4次,高度取4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其体积(V0)。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2.3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4)结果计算。用天平称量出试件的质量(m),并按下式计算出体积密度(精确至10kg/m3)000m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堆积密度试验10.2.3.1砂堆积密度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砂堆积密度试验的主要仪器有标准容器(金属圆柱形,容积为1L)、标准漏斗(如图10-2所示)、台秤、铝制料勺、烘箱和直尺等。图10-2砂堆积密度漏斗1—漏斗;2—20管子;3—活动门;4—筛子;5—容量筒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1砂堆积密度试验(2)试样制备。用四分法缩取砂样约3L,试样放入浅盘中,将浅盘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待用。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1砂堆积密度试验(3)试验方法及步骤。(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m1)精确至1g;将标准容器置于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2)取试样一份,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精确至1g。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1砂堆积密度试验(4)结果计算。试样的堆积密度按下列计算(精确至10kg/m3)021001000mm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2石子堆积密度试验(1)主要仪器设备。石子堆积密度试验的主要仪器有标准容器(根据石子最大粒径选取,见表10-2)、台秤、小铲、烘箱和直尺等,磅秤(感量50g)。石子最大粒径(mm)标准容器(L)标准容器尺寸(mm)内径净高壁厚9.5,16.0,19.0,26.510208294231.5,37.520294294353.0,63.0,75.0303602944表10-2标准容器规格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2石子堆积密度试验(2)试样制备。石子按规定(见表10-3)取样后烘干或风干后,拌匀并将试样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2石子堆积密度试验(3)试验方法及步骤。(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m1)及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取一份试样,用小铲将试样从标准容器上方50mm处徐徐加入,试样自由落体下落,直至容器上部试样呈锥体且四周溢满时,停止加料。(2)除去凸出容器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凸起部分体积和凹陷部分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精确至10g。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3.2石子堆积密度试验(4)结果计算。试样的堆积密度按下列计算(精确至10kg/m3)021001000mm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4孔隙率、空隙率的计算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V0)中,孔隙体积(V0-V)所占的比例。材料的孔隙率P按下式计算000100%1100%VVP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4孔隙率、空隙率的计算空隙率是指粉状或颗粒状材料的堆积体积(V0')中,颗粒间空隙体积(V0'-V0)所占的比例。材料的空隙率按下式计算000100%1100%VVPV任务10.2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10.2.5材料的吸水率检测材料的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吸水量和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或体积比,分别用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表示。21w1100%mmWm21v0w100%mmWV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1采用标准采用标准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175—2007:通用水泥。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2水泥性能检测的一般规定编号和取样对试验材料的要求养护与试验条件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3水泥细度检测负压筛法水筛法手工干筛法水泥细度指水泥颗粒粗细程度,水泥的化学、力学性质都与细度有关,因此细度是水泥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3水泥细度检测图10-3水筛法装置系统图1—喷头;2—标准筛;3—旋转托架;4—集水斗;5—出水口;6—叶轮;7—外筒;8—把手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4比表面积检测水泥比表面积测定原理是以一定量的空气,透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的。ssSTST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标准法和代用法)标准法•测定水泥浆具有标准稠度时需要的加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试验时,拌合水泥净浆加水量的根据。代表法•代用法的主要仪器有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2g)、装净浆用锥模和净浆搅拌机等。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6水泥净浆凝结时间试验测定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评定水泥的凝结硬化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任务10.3水泥性能试验10.3.7水泥安定性测试用沸煮法检验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检验分雷氏法和试饼法,若两种方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图10-5雷氏夹1—
本文标题:建筑材料性能检测(非常好的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2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