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参考答案
1黄淮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C2、C3、D4、C5、D6、C7、D8、C9、D10、B11、D12、C13、B14、B15、B16、C17、A18、C19、D20、A21、C22、C23、C24、D25、C26、D27、C28、A29、C3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E2、ABCD3、ABD4、AC5、ABCDE6、BCD7、ABC8、ABCDE9、ABCD10、AB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1)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分)(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1分)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1分)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1分)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1分)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5分)(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1.5分)(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1.5分)(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5分)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2(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3分)(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1分)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分)4、什么是资本积累?其本质是什么?(1)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3分)(2)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3分)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分)(2)跨国公司的发展。(2分)(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分)五、论述题(本题15分)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3分)(3)“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6分)2、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3分)(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3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3分)(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3分)(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6分)(注:对于主观题,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3.联系实际,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意义。只要观点正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且语言流畅,思维清晰,可给分。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3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