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十二章大学生生命教育
第十二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罗马]西塞罗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失去它一切都不存在。它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类创造和实施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而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生命,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培养人文精神。第一节大学生生命教育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第三节大学生生命教育训练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大学生生命教育一、生命的含义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了解生命的起源,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生命的特征,是把握生命教育的前提。生命受之于父母,成长于社会。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它具有单一性和独特性,并且无可替代,因而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是独特的。一、生命的含义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珍爱生命,既可以从教育学、人生哲理的视角加以关注,更应该从心理学的视角深入思考。可以说,心理健康是生命和谐、珍爱生命的内在基础和必要前提;珍爱生命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心理健康对珍爱生命的作用一个和谐的生命个体,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心灵高尚、生命和谐的内在基础。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拥有生命意义的个体心理更为健康。生命意义感与自我价值感、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及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体验存在紧密关系。(二)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总之,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动机,而能否发现个人独特的生活目标与存在的生命意义,更是与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相关。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是指根据大学生个体生命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理想教育、生命信仰教育、人生责任教育、人生幸福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态度;二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让大学生珍惜、热爱生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三是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为生命教育指明方向。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一)认识功能——认识自我,升华道德境界(二)激励功能——确立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三)实用性功能——张扬个性,增强就业能力(四)预防性功能——充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五)发展性功能——获取意义,提升生命价值(一)认识功能——认识自我,升华道德境界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覆盖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命理想教育、生命信仰教育、人生责任教育、人生幸福教育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特殊的生命意义。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将改善现实教育中忽略生命教育的现状,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引导大学生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命的价值。(二)激励功能——确立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意志力消失的结果就是感觉生命失败和直觉价值的丧失。为此,生命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和远大理想,使其产生使命感。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规划出一个个近期明确的并完全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使其有兴趣、有信心去完成。(三)实用性功能——张扬个性,增强就业能力生命教育正是坚信“人人都有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因而人人都有特殊的生命意义”,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特长爱好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特殊的生命意义,制订有个性特征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个性发展得到充分尊重的职业教育环境下,人尽其才,各扬其长,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四)预防性功能——充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弗兰克尔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认为生命毫无意义的人不仅得不到快乐,而且很难生存下去。”(五)发展性功能——获取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生命教育要求把大学生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大发挥,在“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一、心理危机概述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这种现象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其独特的诱因,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情绪、认知、行为及生理反应。大学生应该学会识别并积极干预心理危机,保持心理健康。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一、心理危机概述(三)心理危机的应对(二)心理危机的识别(一)心理危机的含义一、心理危机概述心理危机的含义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对重要生活目标受到阻碍,但又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通常习惯的应对机制加以处理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意料,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和缓解,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一、心理危机概述心理危机的识别只有了解了心理危机的表现,才能识别你或你所关心的人是否需要帮助。以下情况是心理压力超过应对能力的征兆,存在的越多且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需要帮助。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感中。易激动,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行为紊乱或古怪。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1234567日记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自杀或者死亡。任何书面或口头表达出的内容像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8910一、心理危机概述心理危机的应对遭遇危机,“我”应该做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等待,主动寻求帮助。•要相信会有人愿意帮助你,但你得将自己真实的困难和痛苦告诉你信任的人,否则,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就无法帮助你。•如果你的倾诉对象不知道如何帮助你,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如果担心你的心理问题被发现,可以向心理热线或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有时为找到一个真正能帮助你的人需要求助于几个不同的人或机构。你应坚持下去,提供帮助的人一定会出现。•解决心理危机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你得反复多次地见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如果医生开药,应按医嘱坚持服用。•避免使用酒精或毒品麻痹你的痛苦。•强烈的痛苦会使你更难作出合理的决定,不要冲动行事。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一)易察性(二)普遍性(三)无助性(四)危险性(五)潜在性(六)时代性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一)易察性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环境当中,学习、生活相对有序和单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易察性。(二)普遍性普遍性是指心理危机在一定意义上是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幸免。(三)无助性心理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使人的未来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先前的应对方式无法应对危机,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常常会使大学生感到无助和绝望。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四)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也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人际交往等,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到学生生命。(五)潜在性大学生心理危机常常不以直接爆发的方式体现,而是潜藏于个体内心,当遭遇特定应激事件时,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六)时代性时代性是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反映了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压力,反映了个人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为成才、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一)生理原因(二)学业压力过大(九)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八)择业求职焦虑(七)目标困境(六)应激障碍(四)人际关系紧张(三)适应不良(五)情感困扰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一)生理原因在大学阶段,他们处于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特殊时期;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相对稳定而又不够稳定的关键时期。(二)学业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使孩子感到压力大。因而一旦学习成绩下降,考试不理想而又感到无能为力,都会使大学生缺乏成就感,自我形象降低,极易形成心理危机。(三)适应不良他们在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到不适应,如果这种不适应持续太长而没有得到缓解,容易产生心理危机。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四)人际关系紧张在大学环境里,单纯依靠应试教育下的出色成绩保持比较稳固的人际关系,已经不现实了。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适当改变和引导,将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危机。(五)情感困扰与异性的接触,易形成失恋、暗恋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六)应激障碍应激障碍主要包括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方面。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七)目标困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许多青少年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陷入长期的困境之中。(八)择业求职焦虑与以往相比,大学生就业取向、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九)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大学生,对人生、事业充满着美好的理想,对友谊、爱情充满着纯真的渴望,他们理想高远,有相当强烈的自尊、自强、自立意识,但又有较大的依赖性。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不仅对学生本人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也对学校的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管理秩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除了依据大学生个人生活史与性格特征,是否存在急性应激事件来识别外,大学生在心理危机状态下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情绪、认知、行为及生理反应,这是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指标。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一)情绪表现情绪具有外显性。大学生在心理危机状态下,会有特定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沮丧、紧张、绝望、烦躁、害怕等。(二)认知表现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三)行为表现心理危机中的行为表现是大学生为减轻和排解痛苦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机制,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否认、攻击、放纵、逃避、退缩等消极的行为反应。(四)生理表现人们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以及生理反应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预测危机、防范危机的职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管理。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就是对高校潜在的突发事件及其负面影响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突发事件给高校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下述12类大学生是危机高发人群,应予以高度关注,特别是在敏感时段更应重点关注排查:•有自杀未遂史或自杀企图与计划者•曾患抑郁症及尚在治疗者•曾有妄想或其他精神病症状及尚在治疗者•人格偏执者•近期失恋者•意外怀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大学生生命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0934 .html